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5,多了一个舅舅 » 第十五章 在路上

第十五章 在路上

    大舅和老爸把小舅送上火车,叮嘱了几句就着急离开了。

    车站到渡口还要坐马车走一段路,他们得要抓紧时间返程,要不然,黄河没有夜里行船的惯例。

    黄河水情变化无常,唯一破例的就是曾经在抗战时期,送八路军,夜里冒着生命危险过黄河,那也是要有丰富经验的老船工才敢这么干,谁也不敢拿生命开玩笑。

    因为太危险,赶不上船,就要渡口夜宿了。

    小舅高吉利踏上南下的火车,就走进卫生间,把包裹和贴身财务全部收进空间,只带了一个书包。

    现出火车还是老式机车,速度慢,加上又是硬座,北方在夏收,各地的大学生都还没返校,能出门的人也还不多,所以能有座,也不是太挤。

    之前忙着收自己的东西,火车启动了一会了,高吉利才缓缓找到自己的座位,打量了一下周边,对面座位坐着一个女孩,女孩邻座是一位抱着孩子的大姐。

    自己的邻座则是一个胖乎乎的男人,对每个人都面带微笑,礼貌的点头,打了一圈招呼,高吉利放心的坐了下来。

    胖乎乎的男人大一些年纪,面带笑容,笑容里有几分油滑,少了几分威严,猜测像是做生意的,就是不知具体做什么。

    看到对面大姐的孩子睁着大眼睛看着自己,眼睫毛长长的,眼睛又一眨一眨的,马上想起了自己的小外甥。

    高吉利从书包里摸出几颗糖果送给孩子,孩子害羞不敢接,眼睛看向自己的母亲。

    大姐人比较豪爽,也不扭捏,对孩子说“要谢叔叔!”

    孩子听话的接过礼物,说了句“谢谢叔叔”,还开心的笑了笑,把糖果给自己的妈妈看。

    有心逗一下孩子,“不用谢叔叔,谢谢哥哥就好。”

    孩子有点害羞,不过还是脆声声是答了一句“谢谢哥哥”。

    胖乎乎的男人,看着高吉利判断是个好打交道的,跟着打趣“同志,你做了哥哥,不就比我们差了一辈吗?”

    高吉利想起小外甥殷建设的一段话,脱口而出“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提拔靠领导,年龄只能长,不能少,我人年轻,我自豪。”

    周围的人一听,都哈哈笑了起来。

    “这个小同志,有意思,你们俩说相声呢!”

    有个乘客喊了一嗓子,整个车厢都笑起来,现在可没多少个人隐私,大家开始互相聊身份,聊工作。

    高吉利从包里掏出一些花生瓜子,放在火车桌板上,请大家都吃一点。

    通过了解,原来自己的邻座胖子也姓高,是医药厂的采购员,这次来西北采购药材,而对面的大姐则是带孩子去长安与老公团聚,旁边的女孩,估计也是去长安走访亲戚。

    当听到高吉利是新招的大学生,也是去亲戚家走访,看望一下老人,顺便去广东读书,高姓大哥羡慕坏了,现在大学生身份不一般,只要稳当点,几年就能做科级干部。

    现在出门不易,一张介绍信就拦住了很多人。

    殷建设提醒注意财不外漏,以及早出发,也是为了避开开学高峰,小偷们的热点工作时间段。

    生命保贵,钱可以继续赚.只要人在。

    高胖子烟瘾比较大,开车一会儿就已经按耐不住了,从兜里掏出一包烟来,随手递地高吉利一支,高吉利连连摆手,解释自己不会,让他自便。

    当下也没有公共场合禁烟的意识,据说飞机上也能抽烟喝酒。

    一看邻座确实不会,高胖子自顾点燃一支,悠悠的吸了起来。

    可能是想到了什么,边抽边对高吉利说:“烟是搭路桥,酒是敲门砖,这些东西不会,也要多学学。”

    “刚才一看你,我就知道你是个读书人,社会也是大学,虽然没有文凭,但是人情事故也是大学问。”

    高胖子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勾起了伤心事,话有点多说了几句,说着从自己的包里拿一瓶白酒,还有一些花生米,示意一起喝一点。

    高吉利也不好推辞,把自己水杯里的水倒掉,陪高胖子喝起酒来。

    高胖子心里有事,喝酒有点蒙头买醉的意思,一会儿半瓶酒没了,爬桌子上睡了起来。

    为了防止他摔倒,高吉利只能和他换个座位,让他靠窗户睡,这样也能舒服点。

    看着高胖子昏天黑地的大睡,对面的大姐私下里的说话了:“这个采购员同志,估计这次计划外物资任务没完成,心里有心事了。”

    “现在做什么都不易,我那口子搞技术,不知道现在他们企业效益怎么样。

    报纸上都说,东北有一家国营企业已经破产关门了。

    大姐也想到了自己许久未见的老公,看着高吉利英俊帅气的模样,突然冒出来一句:“小同志,你有女朋友没?”

    高吉利无奈的回应“还在读书呢,那能找女朋友。”

    大姐一想也是,读书娃儿结婚都晚,而且还眼光高,要挑来拣去的,何况外地读书,工作没安排,万一两地分居,确实不好。

    想到自己的苦,劝慰的说“以后找对象,最好能在一起生活工作,有什么事情了,彼此能相互帮助。”

    “你们家几个孩子?”大姐还是个热心人。

    “我有哥哥和姐姐,我最小。”

    “那不错,将来万一别的地方安家,也不担心没人照顾父母,有大哥大姐罩着”。

    大姐笑着说:“哥哥,姐妹有,最沾光,这是优势。”

    可能是无聊,“你在那读书?”大姐有点八卦,问的很详细。

    殷建设如果在旁边,一定能猜出来,大姐估计想给自己的亲戚什么的做媒婆,自古媒婆都是朝阳产业。

    “我在广州读书。”高吉利觉得大姐有点问得太多,有点招架不住了。

    “这么远!”大姐的话里明显带着希望破灭的失望,现在长安都还没到呢。

    广州,对西北人来说那是那么遥不可及的地方,可能觉得气氛不对,大姐马上转口“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一定很辛苦,要学点真本事出来。”

    大姐开始安慰高吉利,顺便给他打打气,没有了做媒的冲动,大姐明显变得沉默了。

    高吉利想,我这是被鄙视了吗?大姐的沉默却换来了邻座女孩的注意。

    “你是要做岭南人吗?”临座女孩笑盈盈的盯着高吉利。

    “我可不敢,日荔枝三百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女孩突然对暗号一样的冒出来这么一句。

    高吉利一想,完了,我遇到一个文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