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5,多了一个舅舅 » 第八十七章 开荒和路遇

第八十七章 开荒和路遇

    殷建设回到外婆家,直接开始了躺平生活。

    村里杀猪都没去看,反正预留的猪都预留了。

    自家姐姐妹妹,正在和杨奶奶学缝纫,女人可能天生对针线什么的没免疫力,应该是对漂亮衣服没有抵抗能力。

    为了美丽,能够没条件,也会创造条件。

    看见自家姐妹妹,那稚嫩中带着希望的小脸,好象布料马上变成了漂亮衣服的样子,殷建设心里感叹,难怪都说女人的钱最好赚。

    自己只是想着下顿吃什么的时候,十舅和三舅来了,十舅把开会后的想法,和殷建设提了一下。

    殷建设建议道:

    “十舅,你们还是胆子太小,不能只买小的拖拉机,可以买个大的,再配套一下推斗,不就是有了大的推土机了吗。

    有了推土机,可以黄河边开荒啊,前几年发大水,很多黄海边的地都抛荒了。

    现在村里组织开荒,那村里不是就有了很多的荒地。

    这些地,谁占下了就是谁的,只交一下水费,连公粮都不用交。

    把地的排水沟修好,适合种水道的地种水稻,不适合的种小麦、玉米、牧草,再差的种黄豆、甘草,最差的不行,发动大家挖土做鱼塘养鱼。

    要么就是种菜种西瓜,种葵花子,村里的地,集中起来,大面积的搞大棚了,公粮要交的,可以外面买。

    自家的口粮总要有点的吧,别种地种一年,自家口粮都没了,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十舅一听,马上拍起了大腿。

    “对啊,黄河大堤外围一公里都是抛荒的荒地,从来却没人管过。

    我们村打了报告给县里,把这些地全部开了,村里不就有发展空间了吗,不过这些地,离黄河那么近,会不会黄河再发大水又给淹了一啊。”

    殷建设听到这话,笑了笑,心想,你要是知道再过几十年,黄河都要断流了,就不会这么想了。

    “黄河沿线的所有地区,都想发展,不管是发展农业还是工业,都离不开水,各省都想从黄河里抽水,又有那么多水电站。

    十舅,你还觉得大水,能发的起来吗?”殷建设反问道。

    “对啊,早开闸口,早用水,九曲黄河,不可能只富一套,风水轮流转,都想着用黄河水,那水必然,越来越紧张,手快有手慢无,马上给里打报告,垦荒。”

    十舅说完,风风火火的走了。

    三舅看到十舅这着急的样子,叹了口气,“看来,我还得要再熬几年,老十做事,还是不够稳重啊。”

    殷建设听到三舅的感慨,略带成熟的笑着:

    “三舅,你呢,还是做村支书,村长十舅做一做,年轻同志,你看着点,发展起来也快的。

    提起来发展,十舅这次去了外面开了眼界,又看了我们的发展,着急了,说明三舅你没挑错人。

    提起来这些事,我还想到一件事,村里搞大棚了,其它村里一定会有人妒嫉,有人想学。

    我想,你到时候,特别是开春了,能不能和关系近的村子串串门,让他们规模化的种些西瓜啊,香瓜啊,还有花生什么的。

    我让人上门统一收购,魔都市场那么大,不怕东西没人买,只要你有,越多越好。

    最好每样能种个几百亩,我收购来还省事一点。

    还有村里,能不能和县林场也联系一下,据说林场现在果园也搞承包了,苹果、梨、杏、桃,什么的,只要上市了,我也能包销一部分。”

    三舅想了想,应了下来,说过完春节后,就挨个村子去联系。

    86年的春节,在鞭炮声中走来了。

    殷建没今年是陪着外婆和杨奶奶,大家一起过年。

    现在的日子很慢,午味很浓,外婆已经提早几天,就在准备过年的年节吃食。

    殷建设的姐姐,妹妹先给外婆,奶奶磕头拜年,领了红包,又给大舅、舅妈拜年,领压岁钱。

    大舅的压岁钱钱不多,就是讨个喜气。

    父母不在,自己吃好早饭,大舅套了马车,自己戴着虎头帽,穿着新棉袄,新棉裤,新鞋,还要给殷庄村的爷爷,二叔去拜年。

    西北的寒风呼呼刮着,大地一片苍茫,马车沿着干涸的渠坝行驶,光秃秃的白杨树上的眼睛,注视着路上的往来,和偶尔出现的行人。

    在一颗大榆树下,一个穿着军装的西北汉子,引起了殷建设的注意。

    主要是黄土凹里,出现了引人注目的绿军色,让人不注意都难。

    西北汉子靠在一块石头上,旁边还有一副拐。

    大舅看了一眼,叹了口气,继续赶着马车向前驶去。

    待看不到那个人影,殷建设开始好奇大舅:

    “刚才那个人咋了?”

    “噢,那是一个从老山前线,退下来的兵。

    我们不是和越南鬼子在打仗吗,那小子是家里的老大,听说初中毕业去当兵了。

    不过没想到上了前线,当工兵的,一条腿炸没了,救下来以后,复员回家,残疾了,安置工作不好安排。

    西北这边没什么厂子,又是农村兵,为了照顾家里,他把争取到的

    工作指标机会让给了弟弟。

    弟弟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起码没残疾,工厂也没法嫌弃,估计是过年了,家里没人,等家里人呢。”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西北农村孩子,有出路的机会太少了,现在最好的出路就是读书,其次是当兵,当工人。

    可是现在报纸上又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日逑的,不是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吗。

    造原子弹,得要多大的学问啊,卖个茶叶蛋能有啥出息,现在的报纸,有时候他真的,也喜欢扯蛋。

    大舅想起这些,气就不顺,甩了个鞭花,在空中炸响,马儿听到响声,加快了脚步。

    钱重要,还是知识文化重要,一直是他最近纠结的大问题,他也想让自家孩子去好的学校读书,他一直纠结,为孩子无私付出,到底对不对,有没有必要。

    殷建设不想用内卷这个词再去刺激大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