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轶闻 » 第十九章:老友相见

第十九章:老友相见

    我闭目聚气,引大地之力打出一掌《惊涛》,于重围之中开出一条血路,众兄弟沿路杀往城外。

    此时波才大哥已屯兵五里之外,前军在城外接应,以箭雨射杀城楼守军,掩护我们撤离。待我们逃出城后,只剩下不足百人,马大哥和兄弟们的死让此时的我对汉军恨之入骨。

    回营中经过短暂休整后,我即刻修书给各地首领,快马送达,起义全面爆发。

    波才下令进攻洛阳,八万大军围城,令朝野上下为之震恐。汉灵帝立刻委任皇甫嵩为左中郎将,卢植老师为北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征讨义军。

    我与波才所部义军披荆斩棘,大破洛阳城守军。我挑枪于人群中将汉军先锋朱俊刺死在马上,众兄弟士气大振,此时皇甫嵩所部的五万精兵已被我义军围于中军大营内。

    正当洛阳城危亡之时,有一人的出现扭转了战局,这人便是曹操。

    曹操几经辗转复被招入京,为的便是与我义军对抗。其官职虽在三路将军之下,所部兵士也仅有两万,但其手下谋士武将众多,有曹氏族人,也有像李茂、陈昱、于禁这样的坚定追随者,实力极为强横。

    曹操率两万汉军驰援皇甫嵩,波才紧急召手下十七路首领共议对策:“汉军穷途末路,我等拿下洛阳本已成定局,大事将成耳!可这曹操小贼忽然来袭我军后方,连破高飞、马俊二营,势头正盛,当如何应对?”

    我见众人不语,便起身提议:“波才大哥,诸位头领,我与那曹操早些年就认识,对他有些了解。此人心思缜密,又极善谋略,手下能人众多,的确有些棘手。我军不如暂退回山上,依寨而守,避其锋芒,等待时机再行对策。”

    旁边廖忠听我言立即提出反对:“杜首领言过了,何以长他人志气?我军已将那汉军主力皇甫嵩重重围住,曹操区区一介偏将有何惧哉?我愿领一万精兵,三日之内必破之!”

    波才听后连连拍手叫好:“廖忠贤弟好气魄!自古兵家讲究一鼓作气,我义军大势已至,切不可退。我意亲率三万主力迎战曹操,廖贤弟和张、马、牛、黄四位头领与我同往,小六兄弟且留守在大营,对皇甫嵩只围而不攻,等我大军凯旋再做商议!”

    此时我再多说便是动摇军心了,事已至此,也只能为他们祈祷,盼他们早日凯旋。

    波才率五路精兵从侧翼绕后迎战曹操。曹操何许人也,身边又有一众谋士相佐,早已猜到我军行迹,正张好大网准备请君入瓮。我三万精锐中了汉军重重埋伏,全军覆没,波才大哥也在战斗中殒命,只剩几百伤病残余败返。

    经此大败使我军心大乱,曹操乘胜猛攻,我军溃如蚁穴,不到十日,义军便被皇甫嵩和曹操夹围。

    曹操派信使前来劝降,此时营中只剩我与4路头领。我职务最高,便随信使去往曹营会谈。

    走入大帐,中间坐着曹操,左边便是李茂,二人见到我后大吃一惊。

    李茂带着不可置信的表情走到我面前:“小六?真的是你?你怎么…我…”他有些激动,一时间不知先说什么好。

    我心中感受亦是如此,不知是该先叙旧,还是先谈此战事。但我更多的是难为情,感觉应该和他解释些什么,毕竟自己是起义军身份,如果是王冕自然能够理解我,可这两位都是家里世受汉禄的主,但转念一想也没什么好解释的,我们皆行正道,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见我迟迟不开口,曹操也忍不住说道:“小六兄弟,我知你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难免有些颓丧。上次你为大家背责,被迫离开洛阳,实乃大丈夫也。可纵你走投无路也万不可行此逆天叛道之事啊。你我都是大汉子民,怎可这般……”

    我抬手打断了他:“别这么说,曹兄,这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而并非他刘家的天下,你我虽昔日有旧交,可如今立场不同,不便再议是非。”

    李茂此时脸上露出惊色:“小六,你可是受了什么蛊惑?这不像你能说出来话啊!咱们兄弟从小在一起,我是了解你的,你有什么难处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帮你想办法”

    曹操见我不答,接过话来说:“小六兄弟,我且不与你论是非,就眼下这局势,你还有胜算否?”

    我回:“却无胜算,但愿死战以告慰同泽。”

    曹操继续说:“你我皆非凡人,皆有各自使命,死战这类话切勿再说了,如今你等败势已定,我惜你这一身武艺,又念往日之情,可禀明陛下免你叛乱之罪,今后与我、你茂兄一同为朝廷效力如何?”

    我笑着回道:“感谢曹兄好意,可如今箭已离弦,大事已起,我背有重任,身后还有数十万弟兄的心血和生命,断不能投降,请曹兄打消此念头。”

    曹操停顿了片刻,似在思索些什么,后起身走下来,搭着李茂的肩膀说道:“既是如此,那你便率部离去罢,皇甫嵩那边我来应对,他日若有机会见面,我们再叙往事!”

    他这一番话让我和李茂都惊了。

    李茂转头欲言又止,又正过头来对我点了点头。

    我明白他们的意思,这份情我领了。本打算战至不死不休,可偏偏遇到的对手是曹操和李茂,昔日画面不觉涌入脑海。

    罢了,此一役损兵折将,我带着一万残军撤出大营,奔宛城而去。曹操则为我们拦住了皇甫嵩的追兵,依照他的说法,穷寇勿追,定有伏兵,皇甫嵩被我们打怕了,自是深信不疑。

    彼时,赵弘已率寨中十九路堂口弟兄攻陷了宛城,正在清点俘虏加固城防。见我等败退归来,赵兄亲自出城来迎,并宽慰我说:“咱们总归是拿下了一城,且有个容身之地了,待休整些时日再谋良策吧!”

    夜晚,赵弘大哥摆宴庆功,湘姐今天特别高兴,终于如愿进了宛城。看她时而与众兄弟把酒言欢,时而翩翩起舞,我很欣慰。但内心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一个人独饮于角落,脑子里都是那些死去的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