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当崇祯 » 第四十一章 火器营

第四十一章 火器营

    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原本只是举人,在明朝这种看重科考出身的环境,按理说他是做不大官,但他却当上了登莱巡抚。在与传教士和葡萄牙人的接触中,孙元化看到了火器不仅威力巨大,更是大大缩短了士兵培养时间,一直力主朝廷大力发展火器。孙元化在辽东孙承宗手下之时,主张得到大力支持,参与了宁远城的构建与防守。并且还著有我国第一部炮学专著《西洋神机》,还撰写克《论台铳事宜书》、《改造火器呈》、《火药库图说》等文。

    在己巳之变中,孙元化守抚宁,救开平,又参与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的战斗,所向皆捷。他驻防的八城、二十四堡屹然不动,很重要的原因是发挥了西洋火炮的威力。朝廷看到了火炮的威力,开始重用孙元化。崇祯三年,孙元化随孙承宗镇守山海关。五月份,兵部尚书梁廷栋破格荐用孙元化升登莱巡抚,葡萄牙雇佣兵也被交到他手上,协助他在登州组建和训练明军火器营。

    最初葡萄牙人在明朝沿海地区的做法比较强硬,但在“屯门海战”中被明朝教训之后,就改用行贿这种软法子。他们这才得以在澳门居留,并建房修城逐渐站稳脚跟,然后就又长了脾气。当时远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国王,派了一个名叫马士加路也的人到澳门担任总督,这位新来乍到的葡萄牙人没能摆正自己行贿者的身份,很嚣张地跟广东官员互怼,关系闹得很僵。干互相拆台这种事,大明官员个个是行家,一言不合就下令中断对澳门葡萄牙人的生活物资供应,同时还加大在粤澳贸易中对葡商的盘剥力度。葡萄牙人根本无法招架,缺吃少喝还赚不到钱,一度打算从澳门卷铺盖搬家走人。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指派曾任两广总督的李逢节去澳门谈合作,澳门的葡萄牙当局为了摆脱困局,自然是一百个愿意。就这样,一支葡萄牙雇佣兵部队在澳门诞生了,并于崇祯三年一月三日抵达北京。葡萄牙雇佣兵部队到京后的具体工作是监制火器和训练士兵,在崇祯三年五六月间共铸造鹰嘴铳41支和鸟铳65支,并以每批100人的规模分批训练炮手。

    按照原计划,火器营的建制规模为每营4000人,2000卫队2000战士构成的多兵种联合。装备大炮96门、炮车120辆、鹰铳100门和鸟铳1200门。预计最后建成15个,6万人的超现代化部队。这个装备水平按兵员与火器的比例来比较,甚至要优于三百年后的许多抗日武装。只可惜因为“吴桥兵变”,登州陷落,城内火器营的人员、装备以及粮饷,最后全部落到了叛军手中,带着投降了皇太极。

    崇祯下旨,火器营赐名神威营,由孙元化遴选各级军官,张可大为宣府副总兵兼兵部郎中,统领神威营调往宣府。另外崇祯又给孙元化拨款10万白银,在登州重新组建火器营。既然决定限制关外贸易,就不能不防蒙古诸部重新进犯九边。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宣府,宣府一旦被破,整个京师肯定会人心惶惶。而且崇祯也迫切需要战马,只有先把他们的先头部队打疼了,亦或是自己守住了。后续不管是拉拢、分化,还是合作贸易,才能谈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