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汴梁平妖记 » 第二十六章 左千户

第二十六章 左千户

    “什么?!你说我们千辛万苦,还没走到江州?”

    “我的大少爷,我驾车,你就放心吧,肯定是蜀道艰难,我们才走的这么慢的。”

    “我不信,你三天之前也是这么说的,按说我们就沿着大江前行,就前后两个方向,怎的还走这么慢啊?”

    寅帕忿忿甩下马鞭:“你嘴巴这么厉害,你试试看。”

    珍珠吃痛,又多跑了一段,而后却又慢慢放缓蹄子,好像悠游自得,只顾沾花赏景的旅者。

    “唉,我看我上也是劝不动这洪义大哥的爱马了,你说这马儿个子不大,也不知道洪义去哪驯养的。”燕丹生也是一脸无奈,又拿起天书琢磨起来,自从那日被神雷天书化作的二龙骂他“神物自晦”之后,他就愈发想要用心钻研这作者不祥的宝贝。

    毕竟姜思凡的天书,可是能帮那半分道法不会的书生魂魄,给凝练成可以自在移动的神魂了,他却还在与自己琢磨那几招武学技击,多少心中还是有些嫉妒的。

    可无论他怎么拿温柔话语呼唤,或是拿火灼烧,或是拿水浸泡,都没有一丁点反应,甚至当时练得“灵觉”时候的顺畅感都已经很久没再出现了。

    摆弄了一会,有些烦了,就继续温养那口“赤霞真气”,不得不说那吕公所作的内功还是厉害,又或者是自己在练气一途真的有所天赋,他练气速度总感觉莫名的快,年纪轻轻,修道不过两年,就已经堪比一些练家子十年之功了,就是不知,比之那些道门学派的弟子又会如何。

    ---------

    半月前,午后,汴梁,一宫装金饰老妇半坐半靠摊在宫殿上的次座之上,俯瞰座下百官文武,却不见得半分威严气氛。

    只因她身旁主座龙椅上,那个本应商议国事的老人并没有临朝。

    也因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使得这位摄政皇后的权威继续在群臣心中下滑。

    托以外人摄政,本是大忌讳之事,却被那老皇帝当作日常。

    这日常主事之人并没有让百官信服的本事,也没有那些历代皇帝都展露出来的恐怖气息压制,只像个无聊的人偶傀儡—他们文武百官肆意操纵的傀儡。

    因为这件大事,皇后不得不开了这个午间小会,处理政事。

    却只见一名少年急奔上来,丝毫不管自小辛苦学习的皇家礼仪,只是大声嚷道:“母后!西南川蜀礼国不听礼教,仅受了土司之头衔,如此敢在我们皇城眼皮子底下拒命,不受诏安官职,显然是不服天军神威啊!这帮西南蛮子根本是不知死活,我们为何还要忍气吞声,咱们还在等什么?赶快发令缉捕那伙南蛮,杀他们全家全族,扬我大宋国威啊!”

    此言一出,堂中文武皆是发出不屑嗤声。其中有一身披金光铠甲的朝堂大将越众而出,脸色铁青,不满道:“大皇子此言差矣。启禀太后,我国与礼国向来交好,自祖龙武皇帝以来,修好条约已有百年,怎可因噎废食!

    况且西南势力自成一派,若是我国夺占其中领土,必然又面临其同盟西方高原土僧、西南海岛巫族侵扰,三蛮同盟根本难以撼动!我镇守西南多年,深知其中情况,请太后三思再过!”

    那被称为大皇子的少年只是大怒,猛地一脚踹在武将身上,却被那武将直接提拿起那只腿,一把拉起来让大皇子倒转了个上下,不屑道:“若是陛下亲至,我还会怕上三分,可你这小龙小蛟,甚至还没有得到太子正名,怎敢冒犯朝中大臣?”

    看到这一幕,诸位大臣皆是大笑。

    那大皇子只是如同被捕猎物一般胡乱扑腾:“那是父皇还木有开始选拔太子,若似父皇亲至……”他被嘲笑地面红耳赤,鼻涕眼水不争气地堵住嘴鼻,说话都含糊起来。

    那大将只是哈哈大笑,根本无视阶上次座之人的脸色,只是笑道:“你这般无厘头的劝谏,即使是你的父皇也不可能同意,何况……你那父皇正在忙于长生……怎可能……”他后半句言语含糊,最后是闭口不言。

    那少年仍在扑腾,“传言西南礼国大汤王已经到了岁数尽头,想必不日就会驾崩去世!尔等无知,才会放弃如此良机!”

    “你这传言,即使城中百姓都已有耳闻,妇孺皆知反而难断真假,若是礼国故意放出来的消息,我们大军深入,岂不是正中其计?”那是百官之中一个肩披狼皮,身穿狩猎服饰,却又怪模怪样头上带着个双羽武将头冠的外族人发话。

    那少年只是继续流泪:“慕容柯能!若是李靖将军在此,岂会轮得到你这条胡狗说话!母后!如今父皇不在,朝堂昏暗,你可要清楚决断。”

    那大将轻轻将少年放下来,不理少年那愤怒眼神,只是启奏:“启奏太后,今日之朝堂,臣洪凯前来,是为鱼复锦衣贼一事而来,而非听些开战打仗、想要徒耗国力的胡言乱语。”

    那沉默已久的老妇人终于开口,只是咬住下唇,显然做了十分纠结的抉择:“诸位大臣急于防备内祸之心,我已了然,大皇子想要为国开疆扩土之意,我亦明白。但纵然狼胡归附,东北亦有兵祸危险,大军不可妄动。”

    皇后沉默一会,终于还是下了决心,挥了挥手:“急传左千户来商讨要事!”

    诸位大臣皆是一喜,左千户是太后心腹,素来是护卫皇族的朝中高手,许多名将与之比斗武术,都难以占得上风,故而也不能轻易离开皇城。

    能请动左千户前来,显然太后已经下了决断,即使放弃皇族自身安全,也必须做些什么事情了。

    不久,一个剑眉鹰目,面目瘦削,留着上唇胡须,背负数把宝剑如同孔雀开屏一般在背后展开的英武男子无声无息走到太后跟前,跪地询问:“太后可有吩咐。”

    “左千户,自武安霸候之后,你便是朝中第一高手,我们也受的你的庇护。”

    他只是低头,没有什么感情浮动回答:“不敢。”

    “我也不客套了,你深居朝廷护卫皇族多年,恐怕久不知天下英雄,我恐怕你武艺埋没深宫,不能彰显皇家威严,于是放你纠察三件大事。”

    “太后请直言。”

    “其一,青州陈郡守外甥于武当山失踪,望你调查一二,朝中官员大多认为与临近鱼复县城发生的锦衣贼灭门惨案有关。

    其二,也就是追查锦衣贼一灭门一事,将之缉拿归案,枭首示众。

    其三……”她摩挲着座椅,最终还是下定决心。

    “其三,派你去川蜀王都一探城中传闻虚实,探一探那礼国汤王身体情况,是否即将驾崩。”

    “得令,臣即刻便去。”他冷冷回答,而后起身,回头,走出去,动作干干脆脆,没有丝毫拖拉。

    ---------

    一人一马在汴梁皇城之中疾驰的景色可不多见,但得益于本地豪奢贵族众多,倒也不会少见。故而即使马背上的人冷冷的并不发话命令躲闪,但仍然让不少百姓自觉的躲闪开来,只见他连连冲过几条道路。

    霎时间,眼前便出现一对朱红大门,高耸无比,一旁立着的獬豸怪兽雕塑栩栩如生,令人闻之生畏。

    他望了望门前擦得黄亮发白的明镜,仿佛安心,进入其中。

    甫一进去,便看到两名捕快装束女子正在互相对决,招式凌冽似乎要至对方于死地,但对方也并不好惹,过招拆招杀招,只打得平分秋色,“其他人呢?车女,去找找他们,宫中有事情吩咐下来。”

    “嘻嘻,左大哥又捞到好差事了?我这就去,闷在城中许久,终于可以活动活动了”那是其中一名较为高挑的女子,对着左千户眉目传情,还搔首弄姿地靠上左千户的身子,一副动情模样。

    但左千户并不为所之动,只是冷冷看着她。

    “我这就去。”她似乎不满于自己的魅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终于转头,向着大门外疾行奔去。

    “左大哥,究竟是什么好差事?我总感觉你今日好像也没那么冷了。”另一名稍矮的女子摇着左千户手臂好奇询问道,左千户并不回答,只是捧起来她的玉手仔细端详。

    看得那矮女子都有些不耐烦了,此时左千户才长叹一口气道:“红线,你又忍不住偷偷出去杀人了,你瞧瞧你,手上纹路上的红线又红了几分,真是该罚!”

    那红线女只是吐了吐舌头,“又被左千户发现了,唉,就是说不过左大哥呢。”她一副单纯而青春的少女模样,若不是左千户所言,旁人观之根本不会当她与杀人二字连在一起。

    不久,朱红门扉再次被打开,是那车女携着一女三男走了进来。

    左千户看着人到齐了,也就绽出笑容,说道:“太后有命,让我们去武当山、鱼复县城调查案子,并去礼国成都看看那礼国汤王是不是将死了,其中言语有意暗指我们可以外出见见方今武林江湖形势,故而此次出行,也有历练武艺之意。”

    众人只是看那左千户笑容看得呆了,“老大多少年没笑过了……”其中一个獐头鼠目的男子呆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