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逆命如刀 » 第4章 豆饼

第4章 豆饼

    裴若霄路上一直在回想方才的情形。

    下去用冷水洗了把脸,精神一些后,越发确定,自己方才所说,绝不可能在几人心中毫无波澜,那么,只剩下一个可能。

    这几个老小子在端架子!

    还是自己历练不足,被几人的架势唬住了胆。

    这时,听到陈少燕这番开口,裴若霄心中对方才的猜测更加肯定。

    他心里一转,低着头挠了挠脑袋,摆出一副羞赧的样子,吭哧两下才开口道:

    “闲来无事,倒是找了个活计,不过只是想法,还远未成形。”

    “哦?练武之余,还能另行谋划?说来听听。”

    裴若霄先看向周重之,见周重之没有表示,才站起身,拜了一礼,轻声说道:

    “我在潞州时,经常见到农户开春时,将豆饼用来肥田和喂猪,效果极好,不过南方种豆不如北地多,因此施用不广,来都邺时,一路经过钦州、肃州,见两州人多种豆,便想能否将北地豆饼运往南方潞州、灵州、越州等地。”

    豆饼乃是大豆榨油后的废料,大豆古称菽,种植历史极久,古时曾一度被当做主要口粮,不过因大豆中富含皂苷、黄酮等抗营养物质,大量食用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和健康,因此渐渐被小麦和大米取代。

    不过大豆富含蛋白质与油脂,本身又能肥田,因此仍然是当下的主要作物之一。

    裴若霄在跟随云家北上都邺,一路游历时,就已经注意到这种作物,凭借他模糊的记忆,记得在前世明清时期,就有北地豆饼贩卖至南方的产业。

    到了都邺之后,数度与刘师爷书信往来,托他和李大牙等人去潞州田间打探消息,得知豆饼已经开始被南人用作农用之后,才真正打起了这方面的心思。

    大豆虽含油脂,但以大豆榨油,出油量并不多,大概在10%左右,不过榨油后的废料,即豆饼,同样被当做农家宝,用来肥田、喂猪都效果极好。

    此时的有产农户,已经开始在耕种之余养猪,或供肉食,或卖钱补贴家用,且养猪还有一个好处,猪粪配上淤泥,可以积肥肥田。

    而养猪,主要饲料便是猪草和豆饼,豆饼营养丰富,人吃了消化不了,但家畜生冷不忌,尤其是待产母猪,每日至少要吃一饼。

    如裴若霄在都邺城外阁前村的一家农户打听到的,每头猪崽价格3两6钱,买6只小猪仔,来年可得14只,其中8只覆盖成本和饲料,剩下6只为利润,并且一年可得猪粪肥料80担,每头猪一共要吃300斤豆饼,而老母猪则每年要800片豆饼,1200斤重。

    不过豆饼豆饼中含有油脂,火气太大,在旱地中不易分解,在水田中可以更好分解,效果更好,尤其是在经济作物如桑树、棉田中,大量使用。

    据此,他才越发觉得豆饼生意能做。

    不过,这却并非全部原因。

    农为百业之本,文太眉等人对于裴若霄所说之事,并不陌生,因此听他说完,敏锐如陈少燕立刻问道:

    “想法不错,若是真能做成,定是造福生民的功德一件。不过,从北向南,沿途千里,这豆饼运了过去,价格岂不是要高到天上去?”

    “这个却不必担忧,一来北地种豆多,豆饼价格不高,一担(一百斤)不足一两银,再者南地富庶,如今南地如潞州,多用河泥、猪粪等物积肥,用在田地之中,粪、泥积肥,所用到人力不少,算下来花费不菲,用了豆饼之后,混合积肥,所省下的人力,与买豆饼几乎持平,而肥地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他的话考虑周全、言之有物,文太眉皱眉思索片刻,点点头:

    “阿禹年纪轻轻,倒是不断叫人惊喜。”

    周重之插话道:

    “既然有了谋划,当着相爷和各位先生的面,若是有什么难处,就说说吧,过了这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到底还是师傅疼我!

    这件事说着轻巧,但真到要做的时候,其实困难不少,单一个本钱问题,就已经无解。

    原本在裴若霄的计划里,是打算用云家、或者相府的关系,从京城世家之中,用豆饼肥田、提高产量、增加赋税的功劳,钓一个想要贪功升官的冤大头出来,一方出钱一方出力,共同来办这件事,不过他来都邺之后,周重之不在,相府对他不闻不问,云家里与他相熟的,云景事务繁忙,云庚不理俗务,云笠则年纪太小,说不上话。

    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谋划从一开始便要夭折。

    因此他才整天领着阿秀、温采卿等人混迹茶楼,希望多探听京城百官的消息,从中找出几个条件合适的,等云景得空,或者周重之返京,再做打算。

    眼下周重之递过来梯子,他自然要顺着爬。

    裴若霄嘿嘿一笑:

    “的确是有不少难处,方才所说,不过是纸上谈兵,真要做事,我还是想出京,沿着肃州、钦州、潞州再跑一趟,亲眼看一遍,才算稳妥。”

    看到文太眉轻轻颔首,裴若霄继续说道:

    “再有便是,小子以为,豆饼肥田若真是大大优于其他,能够提升田地产量,增加赋税,应算是造福天下的大功一件,与其当做生意,倒不如将其落在某位大人的功劳簿上,才算尽善……”

    “啪!”

    还没等裴若霄话落,一旁的陈少燕猛然一拍桌子:

    “妙啊,若真能办成,阿禹你可是立了一件大功!”

    不止陈少燕,利钦、封文清脸上,都有喜色闪过,连文太眉眼中亦有藏不住的欣赏之色:

    “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深谋远略,日后成就,当不低于云家那头清凤!”

    见此情境,裴若霄知道这件事至少成了一半,按捺住心底得意,谦卑道:

    “小子不过胡乱琢磨,愚者千虑,偶有一得,成与不成,还是等小子真切去走一遭、看一遍,才有定论。”

    “事要尽快,如果可行,那就争取年底确定下来,明年一春就开始!文公,这件事正好交给周家去办,他周家在钦州不说一呼百应……”

    陈少燕话才说到一半,被文太眉抬手打断,温声道:

    “这件事既然是阿禹谋划,自然该听听他的意思,阿禹,你可曾有腹案?”

    言语之中,已经不再将裴若霄视作一个少年。

    这种时候,怎么可能说有?

    裴若霄当即拱手拜道:

    “我能想出这点子便已用尽十分心力,其余之事,自然是全凭相爷做主!”

    笑着伸手点了点他,文太眉又指向周重之:

    “小鬼头眼色太足,你也不必担心,有你师傅在,老夫也不会叫你吃亏,南下之事,你尽快成行便是。”

    “是,不过我毕竟年纪太小,独自远行心中没底,师傅又事务繁忙……”

    裴若霄拖着声音还没说完,脑袋已经被周重之敲了一记:

    “当着相爷的面,不要耍心眼,要钱还是要人,直说!”

    “咳,原本我昨日去云家兄长云庚那里,想要求他陪同,不过他却说,没有云家家长亲令,他不得出京,所以现在,是既没钱,又没人。”

    “嗯,倒是知道念旧,你既然与云家交情不浅,想拉他家入伙占座,也依得你,那就让云庚陪着你,南下走一遭罢!至于银钱方面,我这里,拨给你300两权做路费,想来云逸知道此事,必然不会小气,你一路上缺不了银子!”

    “多谢相爷!”

    ……

    深夜,相府书房。

    陈少燕将桌上的小火炉往对坐那人身边推了推,才道:

    “文公,夜深了,该歇息了。”

    文太眉今年六十有三,居左相之位已足有十四年,多年的熬心费神,让他须发皆白,眉间皱纹深深,他把双手伸向桌上的暖炉,一面烤手,一边说道:

    “水师一事,除了陛下应允云家的参将之位,左相府保奏的另外两人,都被驳了回来,想来是福王在陛下那里,又说了点什么。”

    陈少燕站起身,又将暖炉向前推了半尺:

    “陛下就是太过念旧,不过这两个位子,定论还早,等您有机会面圣,再保奏一番,至少能保一个出来。”

    “漕军重整,除了一个漕运副使,其余的位置,福王一脉可是一个都没捞着,想来除了念旧,陛下心中未必没有补偿的意思。”

    “想来便是如此,文公高见,咱们如今的谋划,还是放在津州港上,毕竟这件事,才是重中之重。”

    文太眉伸出手放在小火炉上,跳动的火光映得他的面孔明暗不定:

    “说起这个,今天晚上,阿禹的那番话,倒是正好能套在津州港上试试。”

    陈少燕一笑:

    “却不知文公所说的是哪番?他今晚说的太多,哪番都颇有见地,谁能想到,堂堂左相府,上至文公,下至臣属,居然能被一个少年的话震住?”

    文太眉嘴角弯了弯,又皱了皱眉:

    “为卿收了个好徒弟哇,好生调教,以后必然有一番成就。”

    陈少燕敏锐注意到了左相的神态变化,不由奇道:

    “文公似乎对阿禹有所担忧?”

    “嗯…昨晚,温家那位给我带信,容容想要扮作男装,同阿禹一起南下潞州游历。”

    “什么?!阿禹,阿禹怎么会和容容有交情?还要一同南下潞州?此事万万不可!”

    陈少燕大惊失色,不由放低了声音:

    “这件事,那位知道么?”

    文太眉轻轻摇头:

    “不知。”

    陈少燕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文公,您为何……”

    “你是想问我为什么没阻止阿禹和容容交朋友?”

    文太眉长长叹了口气:

    “他们两人相识乃是意外,不过后来么,的确是我有意暗中纵容,其中的考虑,一来,我只将他当做一般的少年,二来,温夫人一向对她纵容,将她的性子养得任性妄为,浑不似其他女子,若是我强行干预,也怕适得其反,第三么,却是我的失策……”

    “哦?文公何出此言?”

    “你方才也说,陛下的性情,颇为念旧……”

    陈少燕眉头一挑,思索良久,才不确定般问道:

    “难道文公是有意想撮合……”

    “是啊,”

    文太眉脸色坦然,

    “陛下对温夫人的情意,你我皆知,加上对她所怀的深深亏欠,每次面圣,都恨不能将容容的一举一动都问个清楚,我便想,若是日后,容容嫁了个世家子弟……”

    猛然睁大双眼,陈少燕脸色惊骇,低声回道:

    “莫说是世家子弟,哪怕是个身无功名的读书人,按陛下的性子,怕也能把他生生抬起来!”

    “是啊,所以,当听到容容和为卿的弟子阴差阳错成了朋友,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这少年如今乃是商籍,若是他们两个日后…咳,我们也会少去许多担忧。”

    说到这里,文太眉再次一叹:

    “谁能想到,阿禹居然有经国之姿?眼下温夫人的手信就摆在我这里,言明了支持容容出门历练,这一路上,如果阿禹和容容只是一般交情,倒也还罢,若是……唉,你与为卿说一声,对于阿禹,要严加调教,万万不能让这棵好苗子长歪了!”

    “温夫人那里,就不能再商量商量?容容身份敏感,年纪也不小了,就这么出门游历,哪怕是女扮男装,也,也不成体统!”

    “唉,早在五年前,温夫人便说过,她一生受困于性子婉和柔弱,才铸成大错,所以对这个宝贝女儿,只愿她性子坚韧,任达不拘,故而才赞同她修文学武,此次让她外出游历,想来也是如此。”

    “实在不行,云逸那里,我去暗示一声,让他安排些可靠人手,照看住容容和阿禹?”

    “混账!你一向老成持重,怎么忽然说起疯话来?这种秘事,只有你知我知!”

    “学生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想,唉,文公教训得是,是我事急发昏了。”

    陈少燕摇摇头,拱手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