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三国志之南阳有隐居 » 一 南阳卧龙批鹤氅

一 南阳卧龙批鹤氅

    “苍天如圆盖,陆地如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悠悠青山之中,细雨过后,回荡着歌谣吟唱之声。远远听来,第一句还是从一侧的远方而来,而最后一句却从另一侧的远处悠悠传回。

    阿呆在山林间施展轻功,疾足狂奔,如飞燕凌波,每一步只在雨后湿泞的土上留下一个浅浅的脚印。

    “竟是谁做得这等烂俗之歌?惹得你这黄口小儿在此大声吟唱扰我清静?”山间一座清雅别致的院子里,又有一位少年回应,听嗓音,比阿呆略长几岁。

    “哈哈,正是卧龙岗上自比管仲、乐毅的大天才诸葛孔明所做!”阿呆大笑数声,转瞬即至,一个翻身跃入院中,吓得院内正在扫除积水的小厮阿吉倒退数步。

    两位少年在院中草堂前相见而立,互相合手深揖施礼,随即开怀大笑,像孩童一般拥抱在一起,携手进入草堂。

    “阿呆老弟,你这轻功又有长进。”年长的少年一席白袍,纶巾鹤氅,眉清目秀,若是在都城之中,当真是一等一的风流士子,而在这青山秀岭内,又是隐隐一派道骨仙风。两人以主客位置席地就坐,小厮阿吉端上茶水。

    “都瞒不过兄长的眼睛”,阿呆穿着一身麻色的粗布长袍,不像白衣少年那般书生习气,更像山野樵夫。

    他摆了摆手道,“最近不知道是咋了,经常感到烦躁,看书总是静不下心,每当无法专注用心的时候,王师傅就建议我提气去山里跑一圈,出出汗通通气,反而更能聚精会神。”

    那白衣少年啐了一口茶,说道:“家兄及其他几位兄长前几日外出拜访水镜先生,约的今日归来,小兄弟来得早,我先去禀报家嫂。”说完站起身,走进了后院。

    不一会他匆匆跑回来说:“阿呆兄弟,家嫂让你后堂相议。”

    阿呆看了看白衣少年的表情,心中暗笑,想道:“怕不是这位天机星下凡的阿嫂又摆下了什么龙门阵在等着我。”

    院子既小,三两步便走到了后院。

    那白衣少年进院后垂手而立,并不和阿呆一同进入。

    阿呆见此状更是凝神屏息、环顾左右、缓步向门内走去。

    刚进门内,只听一声尖啸,一支暗箭从脑后射来。

    阿呆侧身一避左手凌空抓住箭尾,随后左右前方又同时有数支细箭飞来,均一一被阿呆凌空以手中箭格开击落,仔细一看,箭头都是圆头并未开刃。

    显然放箭的人压根就没有伤害的企图。

    阿呆心想:我若是提气一跃跳出这院子,这些暗箭就射不到我了,可阿丑嫂子就会觉得我半路开溜,不陪她玩下去。

    但如果显得太轻松了,未免显得人家辛苦设计的机关威力太弱。

    老规矩,演戏演全套,装出一副左支右挡的样子,皆大欢喜。

    他心里一边想着,只听得“嗖嗖”之声逐渐加快。

    他运气闪避、显得左歪右扭,手中却顷刻间又抓了七八支箭。“好不容易”站稳后,正前方像雨点一般地不断飞出快箭。心里明白,再要装作勉强闪避未免就显得太过刻意了,待会嫂嫂可不会给自己好脸色看。

    “真特么有道理。”想到这里,阿呆不由地肯定了一下自己。

    像这样突然有一句连自己都不知道哪里听来的词语冲进耳朵,连自己都不知道哪里看到过的不是这个世间应有的画面飞入眼帘的状态,被阿呆自称为“精分”,然而就连精分这个词他也不知道从哪学来,而且身边也没人说起过这个词语。

    时间一长,除了别人不一定听得懂,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良副作用,他自己也就见怪不怪了。

    毕竟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这段故事他并未告诉过任何人。

    此刻来不及细想,他只能做出来不及接住的样子,两手相继接一支往地上抛一支。

    如此又飞出三十余支箭后,突然听得破空声略有不同,定睛一看最后飞来一支箭的箭头却是一个圆球,暗想必然有诈,于是左腿一点身体忽地向后退去,至白衣少年前站住,左手握住这支圆球箭头却右一歪,只见箭尖圆头爆开,一包白色粉尘飞出,全部撒在那白衣少年身上脸上。

    点地、退步、握箭、开裂瞬息间完成,那白衣少年还来不及一惊一乍,便已面目全灰。

    阿呆随即哈哈大笑,屋内一女子打开屋门也哈哈大笑。

    “诸葛均,瞧你那愣头愣脑的样子,只是寻常面粉,快去洗洗吧。阿呆老弟,你进来。”那女子说。

    阿呆偷笑一声,向诸葛均眨了眨眼,诸葛均显然已经是习惯了这样的场景,无奈地苦笑三声,回前屋擦拭更衣去了。

    那女子一身绿色长衫,盘发插簪,素面无妆却颇有风韵,年纪又比诸葛均大得一些,领的阿呆进门后,只见屋内全是各种机关零件,指着墙上一把弩说道:“小兄弟,你瞧瞧我这改进的连弩还成不?”

    阿呆生怕还有机关,仔细看了看,再取下弩。

    只见弩面上部有一括机,上缠一细绳,绳后有一扳指,弩机有一匣,打开可藏弩箭数十支,顿时明白是这绿衫女子藏于门后,以手中扳指拉动藏于四处的连弩括机,每拉一下括机则带动上弦,同时箭匣中落下一箭入箭槽,松开括机则弦松,于是自四面八方向外射箭。

    “这倒真是巧得很,寻常弩箭装箭、填槽、上弦、发射,射出之后还要重新再来一番,需得好一会才能再射一轮。阿嫂这连弩一拉一放便可连发数十矢,这物件要是传出去,天下诸侯还不得争相仿造。”若说刚才接箭是他有意示弱,此刻内心倒是真心佩服。

    “阿亮的先生说什么‘大期将至’,派小童唤了他和阿翁等一同前去草庐相聚。阿翁说他的这位水镜先生占得汉室兴衰四百载,是中兴是更替当如今分晓。众人所学二十余载皆为今日,因此在阿亮出山前,务必完善我这连弩之法,方能助其在这乱世辅佐王道成就大业。”绿衫女子说道。

    阿呆用手拉了拉机括,又看了看箭矢,说道:“也不知这大期将至,是个什么样的日子。”

    二人正兀自发愣,听得门外一老者悠悠地喊道:“阿丑,出来罢。”

    二人一听既惊又喜,走出屋外,见一年逾不惑的灰衫老者背手站立院前,边上一位翩翩公子,同样是纶巾鹤氅,却比之诸葛均又高了一头,约莫二十五六,神态间对身边的长者非常恭敬,却又一副庄严无犯、神情自若的镇定,手中还有一柄羽扇轻握。

    四人先后走进前屋,绿衫女子微微一拜道:“拜见阿翁。”紧跟着阿呆向老者也是躬身一揖:“拜见承彦公。”又向白衣公子道:“见过孔明兄。”

    这老者是荆州名士,姓黄名承彦,乃是荆州刺史刘表的连襟,也是刘表手下心腹大将蔡瑁的姐丈。

    绿衫女便是他的女儿黄月英,闺名阿丑。

    而那纶巾鹤氅的翩翩公子,便是自比管仲乐毅、被荆州隐士庞德公称为“卧龙”的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