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当宋武帝穿越 » 第六章 前度刘郎今又来

第六章 前度刘郎今又来

    世界上可有人爱公理会胜过爱自己的身家性命,妻子儿女,身份名位吗?

    十五岁的褚渊不知道。

    如果真有的话,那个人一定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痴人。

    他盯着自己那双磨破了脚的草鞋,心里有些委屈。

    耳边,异母弟弟的抗辩声仍然不断传来:“……不是我们先动手的,是隔壁家那老伧先嘲笑我们!他说我们家人改换草鞋,是要在索虏进军时全家逃命,他还辱及祖父,说我们家先背弃零陵——”

    “——阿澄!”

    嫡母吴郡公主略带威胁的警告声阻止了弟弟接下来有些危险的言论。

    弟弟不甘心地将头拧向一边,而年少的褚渊与弟弟并排跪下,他仍然是那副沉默的姿态,恭敬地垂下眼睛。

    有什么不能说呢?

    祖父兄弟身为晋室司马氏的外戚,却在王室倾颓之时,选择倒向了刘裕一边。

    虽然神州易主乃是常事,但他们兄弟选择站队的方式却并不光彩。

    ——就是杀死自己亲生妹妹的孩子。

    司马氏的末代皇帝司马德文,娶了褚家的女儿褚灵媛。而在这位不幸的君主被废为零陵王之后,褚家兄弟就毒杀了他生下的所有男孩。

    在那之后,他们又直接动手,骗开自己的妹妹后,用一床棉被杀死了司马德文。

    哪怕是在晋代这样的乱世,祖父的行为也足够骇人听闻。

    想到这里,褚渊不禁想抬头看看一向严肃的父亲听到家中的隐秘被人揭破,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父亲也有过像他一样的羞愤和不甘吗?

    他这么想着,也当即就抬起了头。

    但父亲连一根胡须都没有动上一动,仍然是那副冷静,严肃,自持的表情,也仍旧是那副常常被人称道的端庄仪态。

    “我家如此行事,不过是居安思危罢了。”父亲低下头,望着刚刚和邻人打过架的两个儿子,语气纹丝不动,“人之常性,不能不爱身。”

    世上可有什么东西能胜过自己和亲人的性命吗?

    如今,三十岁的褚渊仍然不知道。

    但当他和南郡公主的长子在元凶之乱中被杀害消息传来的那天,他理解了父亲所说的话。[1]

    褚渊茫然地睁开眼睛,盯着陌生的天花板,他所在的时间已经不是十五年前受到瓜步之战波及的建康。

    而是十五年后,一个被宠坏了的,乍然间得到了最高权利,所以任性妄为的公主的府邸。

    刘楚玉和她的弟弟刘子业一样,在先帝刘骏在位期间都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冷遇,因此,当这对姐弟拿到南朝的最高权力以后,也就加倍的肆意妄为起来。

    褚渊几乎可以预见到这两个还不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样权力的孩子的悲惨下场。

    因此,他也必须要爱惜自己的名声和性命,不能和刘楚玉有丝毫的牵扯。

    褚渊环顾四周,发现这是何戢的卧房,而何戢一大早就不见了人影,整个房中空空荡荡。

    褚渊坐起身来,刚想叫人更衣,就听见那个梳着双鬟的面熟侍女,站在屏风外面道:“褚郎中,阿家今天想召集文会,请您过去点评一二。”

    褚渊一阵头疼,刚想强硬回绝,就听见那侍女道:“阿家说,为府中遴选家令,也是郎中职责所在。”

    就算精神状态实在堪忧,刘子业也没有在他当初递给刘楚裕的那份手诏中发出什么惊世骇俗之高论,而是随便找了个为府中挑选傅,令的借口把他支了过来。

    褚渊还想再挣扎一二:“昨日饮酒过多,身体不适,不知驸马是否可代我前去——”

    王妙珠无情地打破了他的幻想:“驸马今日也接到了邀请,阿家说,如果郎中身体不适,文会后,他就单独来探望郎中。”

    褚渊:……这小孩子怎么这么难缠。

    他当即动身,想要去寻找何戢商议一二。

    而此刻,何戢跪坐在略有些凌乱的书房中,望着手中的一份书信,陷入了沉思。

    昨天和褚渊的那番对话给了他深深的危机感,一回到府中,他就赶到书房,准备连夜挑灯夜读,恶补文化知识。

    没想到书房中根本即没有多少经传史书,也没有什么具有重要意义的奏章表文,全都是他前几年去世的父亲和祖父所留下的来往书信,他随手打开一封查看,没想到一看就入了迷,直接来了个通宵。

    咳,这不能怪他不爱学习,实在是八卦的天性占了上风。

    简而言之,从这些书信上来看,原主的父亲何偃的一生,是一个嘴炮弱者不断战斗的一生。

    上到和自己祖父何尚之同辈论交的八十岁文坛老前辈颜延之,下到何偃六岁的小外甥王绚,又或者是昨天一起饮酒的那位好友张融的父亲——张畅,这位嘴炮弱者全部不予留情,见面就开始挑衅。

    只要对方是位活人,并且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就会遭到何偃的疯狂输出。

    连六岁大的小外甥都不放过!

    而且,更不幸的是,这位嘴炮弱者在言语争锋中从来都没有占到过上风!

    连六岁大的小外甥清谈功力都比他高深![2]

    何戢放下信纸,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清谈水平……应该不会遗传吧?

    ……那他以后还能在辩论赛中战胜张融吗?

    面对着眼前的莺莺燕燕,刘裕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昨天从宫里回来,霎时间听到噩耗的他没能控制住情绪,还是颓废了一段时间。

    今早醒来,他反思了一下重生这两天以来看到的朝堂制度,社会生活和上层贵族的生活状态,得出了一个结论。

    ——目前这个大宋可能不太行。

    先不说被打上逆贼名号,还不知究竟为了什么被处死的刘义恭,就是昨天在华林园中见到的,刘子业肆意虐待诸侯国派来使节的景象,也让刘裕感到帝国下有一股暗流在默默地汹涌流动。

    就连他现在附身的这副身体的所作所为,也让她觉得大宋不太行。

    难道上天让他重生就是为了匡扶社稷,再重整河山一次?

    那也应该附体到刘子业身上啊!

    在经过了一夜的休整后,彻底反思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的刘裕重整精神,准备想个办法拿到这几年地方上农业税收,军事冲突以及人事任免的各项数据,从这些方面开始入手,重新匡扶大宋。

    重新确立了目标的刘裕信心满满。

    然后他就陷入了沉思。

    唔,好像,也许,大概他登基后,后宫里也没有三十位嫔妃吧?

    看着浓妆艳抹,端坐在下首的年轻人……们,刘裕咬了咬牙,叫王妙珠去取了些纸笔过来。

    年纪轻轻的大好青年,为什么要选择沉溺于小情小爱!

    全都给朕去做题![3]

    有能力的留下打工,没能力的全都回皇宫站岗去!

    反正刘子业已经让他重新挑选府中属官了,多找几个人来打工,应该不要紧吧?

    刘裕端坐在上首,听着案下翻动纸张的沙沙声,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想了想,感觉还是缺了些什么。

    既然已经有了考生,应该还要有阅卷官才对。

    褚秀之和何尚之的孙子,现在好像也都在府中?

    刘裕又叫王妙珠去把那两人叫来,环视着下面的考生,微微皱起眉头,开始思索题目的内容。

    他想了想在书房中看到的信件内容,道:“第一题,元嘉二十四年,本朝发行四铢钱,但这种钱币的质量太轻,容易伪造,民间多有人毁坏古钱铸造新钱,于是有人提出要将古钱的价值增加两倍,来制止这种现象。请问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什么?弊端是什么?”

    ……

    何戢看着眼前的试卷,手指微微颤抖。

    传说中,唐朝著名的大诗人韦应物在做千牛备身时,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标准衙内,直到安史之乱爆发,他历经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发奋读书,才成为了著名的大诗人。

    何戢举这个例子,倒不是为了表达对韦应物的羡慕,而是意在说明,在几百年后,社会风气极为开放,而且有科举制作为激励的情况下,身为顶级衙内的韦应物,都不需要读书识字,那强行被抓来参与这场文会的“考生们”的文化水平,也自然不太行。

    倒不是他们完全一个字都不会写,就是字体有些潦草,表意有些混乱,有的人在试卷角落上画乌龟……而已。

    何戢艰难地辨认着面前这份试卷上的笔迹,刚刚叹了口气,就听到身边的褚渊“咦”了一声。

    难道这些人中还真有不世奇才?

    褚渊翻阅了两遍之后,就把手中的那张试卷递给了他。

    这张纸上其实也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经济学内容,只是大概描述了一下作者从同乡口中听到的东吴大泉当千故事,再对当年吴国生活的困难程度进行了一番夸大描述而已。

    但受到了这么多份学渣试卷的荼毒,忽然看到一份字迹很是清晰的答卷,何戢颇有一种科举文主角座师在会试审卷时一眼看见主角文章时的欣慰感。

    还需要再看吗!这就是会元卷啊!

    何戢把这份“策论”交给坐在上首的会稽长公主,就见这位具有最终拍板决定权的大魔王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刘裕看了一眼卷首的名字道:“萧灵宝……萧灵宝是哪位?”

    就见考生中走出一个年纪约二十五六的青年人,缓缓跪倒在地。

    刘裕看了这年轻人一眼,道“你这手字倒是写的不错,是师从何人呢?”

    “是……是小人乳母所教。”这个年轻人似乎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哆嗦着道,“上面的事情,也是她跟小人讲的。”

    “哦?你那乳母是什么人?”刘裕问道,“不知是哪位夫人如此见识不凡,如果此时还在建康,倒可以让她来府上颐养天年。”

    “是……”萧灵宝刚说出一个字,就意识到什么一般,突然闭口不言,开始叩头。

    “是什么?”刘裕莫名其妙,开口问道。

    而一旁自从踏入庭中的就始终一言不发的褚渊仿佛意识到了什么,慢慢皱起眉头。

    何戢看见褚渊的表情,微一思索,已是心下雪亮,忙道:“想必是这位夫人已经去世,这位萧……郎君伤心过度,这才无法言语。公主不妨先让他起来,再看看其他人的答卷。”

    “不必。”刘裕站起身来,露出一个胜利般微笑,“王灵宝,你的乳母是什么人?”

    “是,是……”就这么短短一段时间,萧灵宝的双眼居然已经哭的通红,“是东海的巫医……请公主恕罪……请恕罪……”

    果然。

    何戢心内叹息一声,虽然这个时代巫医不分家,但在本朝内如此忌讳的,自然是十二年前掀起元凶之乱的巫蛊。

    当时女巫严道育教给太子刘劭巫蛊之术,并最终导致了宋文帝刘义隆被自己的太子所杀。

    虽然刘劭后来又被面前这位会稽长公主的父亲孝武帝刘骏平定,但巫蛊此时也变成了一个相当敏感的词汇。

    “无妨,”刘裕笑了笑,道“你既然知道巫蛊之祸,想必对本朝历史也颇为精通,不如给我讲讲我家家事,如何?”

    话未落地,何戢就见刚才还坐在身侧的褚渊用袖子遮住脸,径自跌跌撞撞逃席而去,而萧灵宝和一众“考生”也再度叩头不止。

    只留何戢一个人坐在原地,目瞪口呆。

    [1]公元453年,褚渊刚刚出生的长子在元凶之乱中被太子刘劭所杀。

    [2]参见《南史·张畅传》,《宋书·颜延之传》,《古今谭概》。

    不过在宋书中被六岁小王绚打败的人是何尚之,这个说法应该更为可信。

    ……你们一家人是怎么回事,组团欺负小孩子吗???

    [3]历史上刘裕真的组织过考核官吏能力的考试。当然和科举考试不太一样,但相对东晋,已经有很多进步了。

    虽然他的后继者们并没有把这项政策延续并发扬光大,感觉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