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小说:有生之年 » 第二章 红娘

第二章 红娘

    第三天早上,她拨通了相亲网专属红娘的申请电话,网站提示:“感谢您的来电,请耐心等待专属红娘给您回电。”下午,她又申请了一次。一天无回音。需要专属红娘的客户太多了吧?临近新年,红娘忙着牵线搭桥促成喜事?

    风水轮流转。当于暄没有遇到头像难题时,她不打算接受红娘的主动来电。因为她不需要红娘推荐更多人,她只想联系到时为洋。可现在,她的进度无法走下去。面对没有照片的匿名于暄,时为洋即便浏览了7次她的资料,也没有进一步聊天的打算。最近一次是第三天早上7点33分。他醒得真早,是不是假期睡眠比较多,又到了“睡得多、醒得早”的阶段?“睡得多、醒得早”,是时为洋曾经在朋友圈给蓝佳的评论。对换过几个男友的蓝佳来说,她选择的男生应该要给她带去物质上的生活改善——没错,是选择,选择意味着权衡利弊。蓝佳也许不认为时为洋有这种或别种她需要的实力,但这不影响她始终致力于恢复和重温她与江展、时为洋三人同租一层楼的“早期情分”。

    2020年暑假尾声,学校举办业务培训。时为洋从老家回来。时为洋回老家前,已坚持近两个月不和于暄见面了。于暄只能在微信里用语音向时为洋哭诉衷肠,把时为洋坚持不见面带给她的感受毫无保留地说给时为洋听。时为洋在人际与感情上是慵懒的,只要对方不说、不表达,他就默认对方状态良好,坚信自己做法正确。

    于暄想要见面,并不是要强迫时为洋做她的男朋友。对于时为洋和她的关系,她早没了奢望,她不奢求时为洋能从恋人的角度接受她,尽管她已无限次数地表达心意。她只希望能和时为洋正常相处,回到时为洋不知她心意的时候,不要因她的感情越界而影响两人最基础的朋友关系,不要因意想不到的爱情而给渐入佳境的友情留下遗憾。

    可时为洋有他固执的一套。“我很固执!”时为洋曾明确评价自己。于暄不能和他产生任何裂隙,每一次裂隙都会成为时为洋宣告“不要再接触”的理由。他们当时的关系就像风雨飘摇中的细绳,风力再大一点,雨水再重一分,就会断裂。于暄无法再默默忍受时为洋的刻意疏远和拒不见面。以前于暄会把她的感受通过文字消息发给时为洋,直到这一次发完语音,于暄才发现,原来慵懒的时为洋通过文字并不能感受到她真切的痛苦,只有当她把鲜活的声音直接呈现到时为洋耳边,时为洋才从她无法抑制的哭诉中捕捉到她的一部分痛苦。在没有真真切切听到于暄的哭泣之前,时为洋洋洋自得,认为他把一切都处理得很好。于暄的哭不是演戏,而是积攒了多日的无力感和迫切感。就因为办公室吃饭的一次小矛盾,导致于暄要想尽办法去收拾残局,但时为洋结束暑假加班回老家的前几日,依然不同意和于暄见一面。使出浑身伎俩也无效,于暄感到无力。可接下来的假期有二十多天,于暄又感到迫切——她想见他。他回老家前不见,她见不到他的日子还要再加二十多天,她觉得不能和他正常沟通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那么难熬。

    于暄大胆向时为洋提出去他老家玩。正巧于暄也确实有个女性朋友在他老家定居,于暄也想去看看朋友。当然,于暄的重点是促成两个多月收拾办公室小矛盾残局都未能实现的线下见面。自从发生办公室小矛盾后,于暄和时为洋就成了网友。而且,连能在微信上与时为洋交流,也是于暄苦苦争取来的。

    “我有个朋友嫁到了H城,想去看看她过得怎么样。到时候找你出来一见怎么样?”于暄在微信上敲下这些文字发送给时为洋。“好久没有出去玩了,想看看世界。你当我的向导好吗?”于暄接着发。“如果你觉得二人见面像情侣,我可以带上我的朋友以及她的丈夫,我们四个人一起玩,你也可以认识新朋友。”于暄知道,这是非分之求,即使有充足理由,有够多巧合,他也不太可能会答应。她提出来只是放手一搏,不让自己后悔而已,至于结果她掌控不了。

    勇气,她拥有的只有这两个字了,而这份勇气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随爱而来。爱到极致,自尊也放下了,勇气也攒够了,“知其不可而为之”,她只求今生不悔。

    “我现在不想和你出去。”时为洋的回答依旧理性得吓人。“我不想缠着你,我只想好好和你见面沟通一次。”于暄知道时为洋顾虑的是什么。“见了又怎样?还不是那个样子。”时为洋不相信沟通的作用。他深信,他们会因那一次办公室小矛盾引爆后续事件,再次见面依然会重蹈那些事件的覆辙。

    如果是重蹈覆辙,于暄又有什么争取见面沟通的必要呢?于暄一直觉得,时为洋缺乏辩证思维,在他的世界里,对一个人的认知是固定不变的,发生了的事情是过不去的,特定时空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是可迁移的,时间和相处是没有作用的,他对外界的认识是静止的,而不是运动的。所以只要有过一次小矛盾,他就不想再给第二次机会。

    “不会是那个样子。那是我们在极端情况下做出的情绪行为,我们坐下来好好沟通。如果你不想沟通,不想谈那些问题,我们就不谈。就纯玩,你就当带一个普通朋友在你老家玩一玩,可以吗?”于暄虽已感受到绝望,但依然想做通时为洋的思想工作。

    “勉强没意思。”于暄是真的想放下一切,单纯地把时为洋当一个熟识的导游去游玩一次。那个夏天,H城和C城的天都特别蓝,晴朗得就像洗过一样。自从时为洋去了老家,于暄就每天看一眼H城的天气,她想要和他一同感受他所到之处的阴晴冷暖。可于暄注定抓不住那些晴空万里——下午和晚上的等待过去了,只换来时为洋这样短短五个字。

    第二天上午,看到这五个字的于暄泪水决堤了。无论她怎么说服时为洋放下,时为洋都如铜墙铁壁一般刀枪不入。于暄打开微信语音边哭边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像普通同事或朋友那样相处呢?如果是其他同事或朋友路过H城邀你出来见一面,你会去吗?”“看人。”时为洋的回答戳痛了于暄的心。时为洋委婉地表达出他刻意疏离于暄的意思,但也直接刺痛了于暄,把于暄既吃醋又遗憾、既挣扎又绝望的情绪推到了高峰。“原来努力了这么久,他还是没办法把我当普通同事或朋友,我现在连几面之缘的普通同事也不如。”于暄想到这里,心痛到语无伦次:“看人?我们不也是多次出去过的关系吗?我们以前出去不也很开心吗?我们什么时候因为具体事情吵过?从没有!我们每次闹矛盾都是因为处对象的问题。你不想谈那些问题就不要谈,我们就利用假期放松一下,不可以吗?”于暄已不记得她当时哭着一股脑儿说了多少,她只记得一个清晰的感觉:时为洋是会接待除了她之外的任何一个相识之人的。这种达不到最低水平的后果让于暄五味杂陈。

    也许是第一次从声音中感受到了于暄的痛苦,也许是时为洋一时心软,也许是终于在于暄列举的快乐往事中找到了一丝信心,已经快要绝望的于暄突然收到时为洋的文字回复:“等开学吧!开学后吃个饭,再聊聊吧!出不出去玩再说!”

    往后的许多时日,于暄每次回忆起时为洋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都会泪流满面。看到这些文字时她有多惊喜,往后的她就有多心痛。

    时为洋不是不知道于暄的心思。他知道去H城玩的背后于暄寄托的更多希望。他知道于暄执着地爱着他。他的拒而不见坚持了两个多月,他以为于暄看不到希望就会放弃,他以为他的方法最简单奏效。“不要搞那么复杂!”是时为洋经常说的一句话。他的细腻让他疲惫,如果深入去想一个问题,时为洋会觉得累。他已经不想再承受他的性格带给他的心理负担,他开始盲目追求简单。少想、不想,可以拯救他,让他获得瞬时的轻松快乐。当他发现了这颗灵丹妙药后,他就经常使用,防止自己滑入多思的漩涡。他是善良的、敏感的,也是疲惫的。

    只能说于暄出现得太晚了,她已经错过了时为洋毫无保留对待一个人的阶段。他也曾和她一样用心、用力去爱人,但那些经历带给他的伤痛让他学会了保护自己,而他又是一个比于暄更愿意爱自己的人。保护自己,于暄不是不懂。她多次对江展说:“但凡随便换一个人,我都不会这样对他。就因为是他吧!”于暄爱时为洋超过爱自己,或者说,因为爱时为洋,于暄可以先爱他,再爱自己。

    于暄的哭诉让时为洋罕见地开始认真看待来自对方的感情。他开始意识到于暄感情的分量。于暄对他,并不像他对他的目标对象一样,可以就相处,不行就下一个。为了不让自己难过,时为洋对感情的寻觅开始变得轻飘飘。时为洋有着一般的身高,瘦削的身材,方形脸庞,内双小眼睛,微陷的眼窝让他具备一点儿类似巴基斯坦的异域风情。在现实的婚恋市场,他不是抢手货。在浪漫的情场,他不是白马王子。于暄可以忽略他的外形爱他这个人本身,甚至因为爱他本人而觉得他帅。可时为洋看上的活泼开朗的理想对象们并没有日积月累发现时为洋内敛的魅力的耐心,就算是看到了时为洋的某些优点,她们也不认为那是优点,时为洋的许多优点只有在于暄这里才被认可,才有吸引力。别人眼中的平淡无奇,在于暄心中却如一股清泉滋润了她的心。“一物降一物”,每当别人想不通于暄的痴情时,于暄只能这样解释。

    无望的理想对象太多,时为洋来不及难过。他只能轻飘飘路过每一个他看上的人。他以为于暄也能像他这样轻飘飘,他也要求于暄像他一样迅速放弃不喜欢自己的对方。

    于暄没有预设的理想对象——她需要相处。在她这里,时间和相处有改变的力量。于暄多次说过,她没有第一眼就爱上时为洋,甚至在第一眼也觉得时为洋是她不可能会爱上的人。“乡镇青年一枚”,于暄打趣道。尤其在穿运动服时,时为洋的乡镇青年风更浓。可时间和相处改变了她。当她发现时为洋与他惊人的相似之后,她开始注意他,并不可自拔地喜欢上他。直到后来,“喜欢”二字已无法承载感情的程度,“爱”一个字也说不尽她的爱。

    时为洋小看了于暄的感情。于暄也没想到,原来时为洋以为她对他是可以迅速放弃的爱,只要他冷漠一些、决绝一些,就能促成。可真正的爱又怎会忘记呢?哪怕没有结果,也无法消失。

    时为洋终于打算再给于暄一次机会了。他的开学之约言下之意可以理解为:“给你机会,以观后效!”时为洋不会想到,他这几句简单的话,把于暄的魂重新送了回来。失魂落魄的于暄眼泪还没擦干,就高兴地从椅子上蹦起来。“他答应给我一次机会,哈哈哈哈!”她太高兴了!

    高兴,不知道有多久她没体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高兴了!她不再给时为洋发任何消息,不去问他“在干嘛”、“暑假过得怎么样”等问题。她知道,只要他不再刻意疏远她,这些联系都不是必要。她可以放手让他去做他喜欢的事,她无须时刻知道他的动态,只要他心里的管道已疏通,她就不用通过保持联系将两人绑定。此外,她还想在剩下的十五天假期中消失,制造开学重见的新鲜感。她要脱胎换骨,做回以前独立潇洒的自己,要把自己打扮起来,让时为洋看到自己的改变,给他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于暄的期待其实很低。她只想和时为洋恢复告白前的普通关系。她严肃认真的哭诉让她迎来了新的开始。

    那十五天,她上网学新发型。她不敢作太大期待,小心翼翼收敛着打造自己。“也许,他只是答应做做朋友,并没有给个机会先了解了解再做男女朋友的意思。不要想得太美好,不然就要失望了。”于暄连高兴也带着压抑,她不敢放肆地高兴,怕高兴过了头就会受打击。

    那十五天,她用70%的心情高兴,用30%的心情担忧。那个暑假学校新招聘教职工10多人,她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工作,负责引导男考生等候听分。在等候听分的十分钟里,入围的20多名男考生她全都交流了一遍,仿佛一下午集中相亲了20多人。虽然交流是工作需要,所谈话题也无非是回答男考生关于用人单位的一些问题,但就是这样一件普普通通的工作事务,也让于暄感叹:遇上一个喜欢的人真不容易。20多个人里面没有一个与她谈得来。他们关心的问题出奇地相似,不是问工资就是问待遇,几乎没有人谈到自己对职业的热爱。每位考生走进听分等候室,于暄都会适时把话题转到“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上。很遗憾,他们都是在物质待遇的对比中做出取舍。“工作嘛,对很多人来说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为了工资待遇找工作,这可以理解。”于暄不想故作清高,也不想对现实生活有什么苛求,但她更希望听到有更多人因为喜欢一个职业而选择它。于暄也不是“唯喜欢论”者,只是她觉得,只有热爱,才能让一个人永葆对工作的热情——热情让人钻研,钻研让人出彩。她体会过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快乐,因为热爱而选择,从不觉得上班是煎熬,放假反倒让她不舍,因为又要有一段时间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对她来说,工作就是休息,对于她喜欢的事,她可以全年无休一直做下去。

    于暄在面谈了20多位考生后,想起了时为洋。就算全世界的人的观念让她孤单,好在还有时为洋。只要有时为洋在,她的心灵在这世上就不孤单——她愈发珍惜时为洋的存在。因为时为洋也是因为喜欢一个职业,或者低一些程度,至少是不讨厌、愿意接受,才来这里工作。他热爱教育,三尺讲台展现他的风采,是他自认为能做且擅长的事——这样的人至少在她身边不常见。于暄对时为洋的感情就是在这些点滴日常中一点一点堆积的,越是阅遍世界,越是在反观时发现时为洋的可贵。

    男考生这边她是可以免疫了,总不至于连新进男同事会不会给时为洋介绍女朋友这种可能性她也要担忧一把吧?世界处处是诱惑,每天时刻有危险,她担心不来。于暄不是过虑的人,但在和时为洋的关系问题上,她总觉得,她有义务要把最坏的可能性想在前面。她天真地以为,她像打预防针一样提前想到了那些坏结果,也许上天就会嘲笑她,就会不让最坏的事发生。所以那30%的担忧,她用来担心新进女同事有没有可能和时为洋凑成一对。“一开学就会见到新人了!”于暄想。可依时为洋的性格,肯定不会一开学就约见她,他一定会缓几天。万一时为洋在缓冲的这几天又看上了新人,那她岂不是白白等了十五天,结果一开学还没开始就又要结束?他看上新来的同事,以前又不是没有过,而且不仅有,还好几个。其实于暄的“情敌”在源源不断出现,她始终处在“危险”中,只是看她能撑到第几关了。

    这是于暄唯一允许自己败坏一下心情的担忧。而这份担忧,也在江展的分析中慢慢消解了。江展是于暄和时为洋共同的朋友,他了解于暄,也了解时为洋,他的话于暄可以参考。于暄的很多担忧都是在与江展的分享中减轻了重量,这种一同经历、一起走过的友情,岂止感动二字就能概括。

    于暄珍惜这一次新生。这是她自己争取来的,她是她自己的红娘。可是,她又黯淡地想,如果没有这年夏天之前的那些事,她又何需这一次人为的机会呢?因缘际会间,F院、一板相隔的办公室、打印机、沙发、电脑,给他们留下独处空间的龚倩、专程找于暄做思想工作怕于暄看不上时为洋的安飞虹主任、连泽宽书记,帮于暄约饭的江展,和于暄同一办公室的叶繁,时为洋办公室的左芳、常彩,还有经过的往事……上天给她派出了多少红娘呢?太多太多。全世界都谈了一场关于他俩的恋爱,只有他俩本身没有谈。

    红娘,于暄打算继续等下去。也许是相亲网的职业红娘,也许是时间带来的变化,也许是时为洋历经沧桑后的转变。

    第三天晚上7点,时为洋再次浏览了于暄的资料。于暄的心乱了。她再次拨通了网站客服电话,她想问问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头像照片问题。虽是有望当作无望,可她还是要做到极致。

    客服告诉她,没有技术办法,只能看看红娘那边有没有其他办法。第四天上午,于暄通过网站客服得知,红娘已休假,因为还有两天就要过年了,等红娘,要到大年初八。红娘,她不作指望了。一来红娘牵线的人为痕迹太明显,二来红娘的办法未必让她接受。相亲网以及红娘的渠道,她不打算再用了。

    临近春节,她不堪回首的庚子年终于要过去了。运势最后三天都没放过她,还让她经历了一次天意弄人。她记得,红娘在休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还主动给她来电,她不知这是红娘农历年前的最后一战,她说她不需要这个服务——为了时为洋这一个人,可恰恰也错失了请红娘帮忙在她无法使用真实照片的情况下与时为洋进一步联系的机会:为了他而失去他,天意总是这样逗弄她。她不是宿命论者,可她越来越发现,世事的走向,往往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有不可控的部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

    于暄在相亲网找到时为洋的第二天,发现时为洋竟还在修改个人资料。他可能以为把月收入提高一档会有更多女士关注他。他在主动适应现实社会女性对男性的择偶要求。他的成熟和通融使他理解并允许女人现实,相应地,他也给了自己先从长相、身材、感觉等角度衡量一个女人的合理性。女人可以现实,男人就不可以吗?这是他的权利。可他毕竟不是世界上的大多数男人,她也不是世界上的大多数女人,所以不是大多数人的她爱不是大多数人的他。

    她其实不希望相亲网系统显示他们匹配,就像她不希望别人说他好一样,这是于暄的小心思。时为洋好或不好,与她是否合得来,她看得很清楚。她只想从外界获得一些她不必执着于他的暗示:也许他不是我想的那样,也许他与我并没有那么契合,从而在心理上获得一些平衡——他没有那么好,不能和他在一起我不必太难过。她一直在努力放掉他,但她也知道,他就是那个她喜欢的人。他和她惊人地相似,却又比她更真实、更自我。她喜欢看他活出她想要的样子,她喜欢听他说出她想说却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做出她想做却隐忍着没做的行为。自认为压抑的他反而给了她释放的感觉,于暄觉得真不可思议!和他一样性格的男生,她只要时为洋这一个。不管外界如何评价他,他的好戳中不了别人却能戳中她,他的不好能让别人清醒,也能让她清醒,但更多是理解与心疼。时为洋做出的任何事,于暄都能从他微妙的心理和性格角度去理解他。关于他的一切,她没有什么不能接受。

    不去相亲网看,于暄不会知道,找对象既容易又不容易。看似资源丰富,找对象变得容易了,实则真爱难寻,相爱可遇不可求。当时为洋彷徨在相亲网的茫茫人海,他不会认识到,和他心灵相通的人就在身边,他却要绕开她,走很远的路去找他人。兜兜转转他未必回来,而她始终在原地。在她这里,任何人都不及他;在他那里,随便一个谁都比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