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五十四章 眼花缭乱的新衣

第五十四章 眼花缭乱的新衣

    当然,这还包括对外交流频繁,大家都知道,在唐代,经济繁荣,四海连通,与西北突厥、回纥,以及西南吐蕃、南诏,东北渤海诸少数民族,都有着密切的交往。

    其疆域非常广阔,在最盛时期曾东至安东,西达中亚咸海的安西,南面包括了现在的越南北部,北面则到蒙古高原的北部。

    周围的异族也很多,为了有效管理这些异族,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与此同时,外国的友好使者云集长安,也把他们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了中国大地上。

    再加上唐代开明的外交政策,仿佛雨露春风,给予了唐代服饰更多的滋养,使其在更为广饶的疆域上流传直至开花结果。

    还有就是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大家都知道,唐代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诗词、散文、美术、宗教等各个领域都有新的成就,成为中华文明史上永远的绝唱。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宗教艺术对唐朝妇女着装产生的重大影响。

    自李唐王朝建立以来,高祖、太宗以儒学为主,高宗薄于儒术而归心于佛、道,武则天则以佛教治国,玄宗时道教大炽,因此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并立的文化新格局,其它宗教如景教、摩尼教等也纷纷在唐朝找到了适宜发展的广阔空间,中华文化突破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束缚,使得宗教文化向多元性发展。

    受这种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使得唐人对着装没有什么特殊的禁忌,因此露体装随处可见。

    以及纺织印染业飞速发展,纺织印染业的飞速发展是唐代服饰开放大度、别开生面、丰美华丽的前提条件之一。

    在唐代,农业生产得到大力恢复并且日益繁荣,工商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手工业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纺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有了新的创造。

    丰厚的经济基础刺激了社会对服装的需求,同时国家对服装也有了高度重视,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为纺织印染工业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

    所以这一时期的纺织印染技术大大超越前人,为服装的兴盛及绚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也包括国人心态开放,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人民自信倍增,进而以更积极、更开放的心态来“包罗万象”。

    对外,广交四方少数民族;对内,杂蹂汉胡蛮夷风俗。另外,再加上统治阶级倡导,大胆吸收外来思想文化,使得女子在服饰打扮上,更加追求时髦及新异之风。

    当时的唐代女子心态开放,可以随心所欲地借鉴、吸收任何她们见到的,她们认为美丽的服装服饰元素,而没有任何文化心理的“排斥反应”,这就是大唐兼容并包的根源所在。

    也有女子地位提高,可以说,在唐朝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

    其中原因之一是宗教的影响,佛教宣扬其“众身平等”、“万物皆有佛性”等在成佛道路上的平等性思想;富有时代特征的魏晋玄学,不强调尊卑贵贱,讳言君臣上下,士族大都崇尚清谈,藐视礼法,在这样的局面中礼法对于妇女地位的束缚相当小,为唐朝妇女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更大的空间。

    另外,开放、自由的社会风气,形成了坦坦荡荡的社会主旋律,女性受的束缚更少,冲破了男尊女卑的古老桎枯,她们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等方面拥有较为独立的社会地位,可以自由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通过分析唐代妇女服饰的变化,可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又是折射时代背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

    一方面政治氛围、社会背景影响着服装的整体风格及其演变过程,另一方面服饰作为文明的一种载体,也烘托了其时的政治文化特色,体现了其时的社会文明特征。

    的确,要知道中国一直被喻为”礼仪之邦”,衣冠之乡”,服饰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长久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而服饰的功能从最初的遮羞驱寒保暖发展到作为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标志,再发展到作为一种美的表现形式和载体

    所以服饰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审美情趣,更反映了当时流行的社会风尚。

    故此在中国丰富多样的历代服饰中,唐代服饰尤其是妇女服饰独具特色,极为美丽。

    甚至有日本服饰史专家认为:“唐代是中国文化登峰造极的时候,制度具备,文化璨然。即如服装一项,周汉时所未能完备者,到唐代都更加完备。”

    咱代服装特别是妇女服饰在继承前代服饰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吸取了唐代尚美,开放,兼容的社会风尚的养分,形成了开放,美丽,富于融合其它民族特色的唐代妇女服饰。

    下面作者菌可以给大家谈一谈“尚美”,“开放”,“兼容”三种典型的唐代社会风尚在妇女服饰中的反映。

    首先是“尚美”,唐是一个崇尚美的社会,从美伦美奂的唐三彩,优美和谐的唐朝乐舞。

    从充满灵性的雕塑,游龙惊鸿的书法中,我们都可以看见唐朝人民对美的追求。

    一个民族在满足了自己基本的生存需求后,必然转向更高的生活需求,即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

    唐朝国富民强,整个国家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当人们不必为战乱,灾荒而担忧,可以享受生活时,人们便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转化为对美的赞颂和追求。

    女子也被视为美的象征,唐代文人士子描写,赞美妇女之美的作品多不胜举,他们对女性的美给予毫不吝啬的赞颂,而且这种赞颂不是单个的,而是规模庞大的,这就反映了一种把女性作为社会美的载体的观点。

    唐朝人在一年中有许多节日,这些节日的活动如踏青,游春,观灯等往往含有展现观赏女性美的意识或者说是潜意识。

    唐朝政府甚至花钱让妇女化妆打扮来参加元宵狂欢,史书记载:“玄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披皆万钱,装束一jinu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这些行动背后就隐含着将妇女视为社会美的载体的意识或潜意识。”

    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男性乃至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注意,赞美,必须使她们得到心灵和物质上的满足,也就促使她们多方面的去寻找美,创造美。

    服饰则成了女性展示美,创造美的最好领域。

    女性充分发挥她们的创造想像力,在服饰上争奇斗艳,”

    中宗女安乐公主,有尚方织成毛裙,合百鸟毛,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彩中为一色百鸟之状,并写裙中。”

    这个例子虽然一直被看作是奢费的恶例,但也从侧面也反映了在服饰了构思的独创性和对美的追求。

    要知道,在以往,服饰对于妇女来说,主要是身份地位的标志符号。

    最早的《周礼-天官》中就初步规定了后妃命妇的服饰首饰制度,服饰对妇女而言也是“夫贵妻荣”的具体体现,因为从妇人的品服可视其夫,民间普通妇女是不得逾越

    到了唐朝,妇女服饰虽然仍有这一层含义,但用以美化和装饰的企图却在相当程度上超过了它。

    唐代妇女服饰并不完全遵循制度,“既不在公庭,而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好所尚。”

    为了追求美,妇女们敢于独立独行,以致政府不得不立法干涉。

    像是《唐书-车服志》载:”妇人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过三寸,淮南观察使李德裕令管内妇人衣袖四尺者阔一尺五寸,裙曳地四,五寸者减三寸。”

    而《新唐书》中也记载了文宗即位后规定女服衣袖不得超过一尺三寸,可结果竟引起”人多怨言”。

    这从一侧面反映了妇女们追求美随自己所好制作服饰,不惜违背政府规定。

    唐代妇女的日常服饰是上身穿襦,袄,衫,而下身束裙子。

    但这些平常的装束在心灵手巧的唐代女子手中通过刺绣,色彩的大胆运用,配上美丽的披帛和发型,则化平凡为神奇,唐代妇女的襦,袄,衫,裙上多有绣文,裙边还垂有两根绣带,增添了女性的妩媚。

    唐诗中的”罗衫叶叶绣重重”,”一双裙带双心结”便是对这种装束的描述。

    唐代女子裙子极长,配上盛行于唐时的用轻纱制成的长长披帛,就显出女性的婀娜身姿。

    孟浩然《眷晴》描述了这样一位唐代女性的穿着:“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唐代妇女服饰的色彩是丰富的,显示了唐代女子开朗的精神风貌,女子裙子的色彩有红,紫,黄,绿,尤其是红色的裙子极为流行,唐文人曾有“红裙妒杀石榴红”的描述,在敦煌窟一供养人画像上,我们可以看到极为丰富的色彩运用。

    画中女子上衣为米红色,衣上绘有深紫,大红色的花;蓝色,绿色的叶子,深紫和灰绿色云纹,这些富丽的色彩花纹无不向我们传递着美的讯息。

    为了配合美丽的服饰,唐代女子还创造出了三十多种发髻形式,如丛梳百叶髻,双鬟望仙髻,反绾乐游髻,凤髻,螺髻,还有相配的云鬓,雪鬓,轻鬓等,都给人美好的想像。

    还有与发髻搭配的各种饰物:簪,钗,耳铛,步摇,翠翘,垂珠,金银宝钿乃至直接贴在脸上的“花子”,都是争奇斗艳,花样百出.这些都说明了一点,唐代女子花如此多的心思在服饰上,与整个社会对她们的关注是分不开的,是整个社会尚美的风尚对她们影响和作用。

    其次就是开放,这没什么好惊讶的,可能大家从各方面的历史资料都有所了解了,唐朝的确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孕育了唐人开明通达的观念,频繁的中外交流,胡汉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

    而且唐朝统治者的少数民族血统让他们放松了对人民尤其是妇女的礼法禁锢与束缚,这些是唐代风气开放的原因之一。

    在开放的社会风气中,唐代妇女生活得较为自由,她们虽然仍然生活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之中,虽然父母还抱有“生儿弄璋,生女弄瓦”的传统观念,虽然她们并没有太多机会参加社会活动,但她们有许多接触公众的机会。

    她们不但可以在各种民俗节日如上元节,端午节,七夕节等。

    还可以在平时参加种种娱乐活动,像是在长安的东西市常常可以看到妇女的身影,她们还可以经商开店成为女老板,可以作小贩,可以从事为人缝纫的自由职业,可以当垆卖酒;可以夫死再嫁而不为耻,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扞卫自身利益,同时在社会舆论上还能得到理解支持。

    例如《隋唐嘉话》中就讲过一个故事:房玄龄的夫人非常好妒,太宗将要赐给房玄龄美人,夫人执意不准,唐太宗赐她一壶鸠酒,问她是同意房玄龄纳美人还是喝毒酒,夫人曰“宁妒而死”,拿过酒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当然太宗只开了个玩笑,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的努力和抗争,虽然权力不多,她们也充分把握,追求自己的幸福。

    ……

    ……

    ……22...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