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狐妖希光传 » 第三十一章:洛阳怪事

第三十一章:洛阳怪事

    忽阿鲁赶到蚯蚓精所说的那个什么巨石村,除了看到一大块烧焦的地方,一片狼藉的庄稼之外,什么都没有。他四下里到处找了一大圈,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现。

    忽阿鲁可焦急啊,好巧不巧的是,他碰到了魔王,原来魔王在寻找希光。魔王说他当初有急事把希光和一个人类藏进了一个山洞中,等他回来却发现她们不见了。魔王听手下说,有仙尊在这里收伏了蛇妖。因此魔王派手下这里蹲守,发现情况及时向他报告。因此当魔王听说又来了一只狐狸之后,就赶了过来。

    听这么一说,忽阿鲁很紧张,他说:

    “希光会不会被天尊收走了?”

    魔王摇摇头,他说:

    “那不会,我给希光身体里施过魔颉咒,她如果在仙尊的手上,超过一天的时间,魔颉咒会自动传送给我的。而我从始至终并没有收到过魔颉咒的信息。”

    狐阿鲁这是头一回见到真实的魔王,魔王看着跟传说的很不一样,传说他是十恶不赦、杀人不眨眼的糟老头子。但如今看着,他除了头顶一簇直立的白发,看着挺年轻的,并不是个糟老头子。而他看起来也十分温和,并没有十恶不赦。

    魔王似乎并不理会忽阿鲁的打量,他用魔族语言对手下询问了一番之后,就盯着忽阿鲁审视的眼光说:

    “走吧,这里你是找不到她的。不如跟我去洛阳吧。反正希光早迟也会去那里。”

    忽阿鲁才回过神来,他很疑惑:

    “你怎么知道她会去洛阳?为什么要去洛阳?”

    魔王说:

    “魔阿固那小子也在洛阳呢,听说你们关系挺不错?那小子如今正被封印在某个地方呢、”

    忽阿鲁问:

    “封印?什么意思?”

    魔王说:

    “就是封印啰。这小子胆子大,私自违抗我的命令,被人封印住了。每过365天,那小子就会苍老百年,如果现在不去救他,那么等他继续苍老下去,他会消失的。”

    忽阿鲁问:

    “发生了什么事?”

    魔王说:

    “什么事我不知道,我目前只知道他是被混合了仙符、巫术和真人法术给封印住了。具体封印在哪个地方,还不知道。怎么样,要去帮帮他吗?”

    忽阿鲁对于魔王的邀请,显得十分犹豫,他挂念希光,而且魔阿固是魔族的人,按理应该魔王去救才对,怎么让忽阿鲁去救他这要求被魔王说得那么的理所当然?

    “去不去随你,希光那只小狐狸会没事的,她目前应该是最安全的了,你瞧,她有我的咒语保护,天尊也没把她怎么样,那就说,她现在可是一只无法无天的小狐狸了。她会去洛阳的,相信我。”

    “为什么?”忽阿鲁还是不相信。

    “你不信一个魔族的长老的话可以理解。可是你应该信预言。预言说,希光会去洛阳的。所以,你还要在这里找她吗?”

    忽阿鲁想了又想,最后还是拒绝了。他一惯谨慎,魔王的话最好不要信。就算要去洛阳,忽阿鲁也决定自己去。如此跟魔王周旋了一番后,魔王悻悻而去。魔王本打算利用一下忽阿鲁去给他打前哨呢,可惜这只小狐狸没有希光那么好骗。

    忽阿鲁再一次扩大范围寻找了一番,还是什么都没有。哪怕连希光一根狐狸毛他都没看见。最后考虑再三,他想既然师公也说过洛阳,很多人都说到洛阳,那么洛阳必定是个特别重要的地方,而希光,她如果的确是肩负着预言,她必然也会被引领着去洛阳的。如此一番考量之后,忽阿鲁就决定去洛阳了。

    当他快到洛阳的时候,发现这城可是群妖聚集,满城上空都充满着妖气。仔细一看不只有妖气,还有法光,满城的妖气中间又穿插着法光。瞧这架势,似乎仙、妖两界都聚集一堂,厉兵秣马,将是一场混战呀!

    可是当他束履侠步的走上街头的时候,似乎又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紧张气氛,街上热闹非常,车水马龙,是一副纸醉金迷,朝气蓬勃的人间繁华景象。洛阳城比之建安可是大多了,也繁华得多,华屋大宅比比皆是,食坊酒楼鳞次栉比,入夜灯火如昼,人们昼夜不歇的欢腾。可真不愧是一国之首府呀。

    忽阿鲁在歇店的时候,还听到了张云灏他爹的消息。原来他爹张太宰这个事,是前不久发生的十分轰动的一件大事。

    这张太宰的主要职务就是主持皇族的祭祀大典,皇族一年有好几次隆重的祭祀,一次祭祀天地,一次祭祀祖宗,一次祈求上天风调雨顺,一次为民祈福,一次为基业长存,子孙绵延祈福。

    张太宰为人谦恭,城府极为深厚,深得皇族的赏识,若干年来,宫廷内风云变幻,只有他纹丝不动的占据在太宰的这个职位上。这是个肥差职位,既不用带兵打仗,又不用文章奏折的为国分忧,照样的黄金万两,哗啦啦的在手中流淌。因为皇族极为重视祭祀,万事不可马虎,皇族的祭祀流程繁琐,制度严密,物品装饰要求极高,自然花销就大,花销大了,自然就是黄金万两了。

    全洛阳城都说,张太宰这人,极为懂得察观形势,应当与什么人结交,应当与什么人远离,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简直比大王还看得深远,当年史家谋反,很多人都跟着遭殃,只有他云淡风轻,独善其身。那史家在当时可是功勋卓著,名动一方的家族,根基深厚不说,还颇有名德,都说史家这样的家族多几个,那老百姓的日子都得好过得多。都说史老太爷不仅教子有方,而且乐善好施,不仅帮助封地的百姓,别的封地百姓他一样来者不拒,帮扶了不少人。因此与他交厚的世家大族很多。谁知道他会是蓄意谋反呢?

    不过也有人说,正是因为他要蓄意谋反,所以才会那么做来收买人心嘛,这样才会得到更多拥戴呀。

    如此一说,似乎显得张太宰确实是一个高人,他似乎有着洞悉一切的本事。而且他的祭祀本领也异常高超,二十年前,据说陛下还是小太子的时候,突然昏厥不醒。宫里闹得沸沸扬扬,又是铸像占卜,又是延医问药,又是请来巫师,道士什么的捉妖驱邪。全部都无济于事,连老皇帝都急得乱了方寸,只有他十分沉着的应对。并告诉老皇帝说:

    “皇族乃是天家,世间一般的方术、法咒,能对天家之人有用吗?天地乃洪荒宇宙之最,没有比天地更大的了,就算太子他遇到的是邪祟,那这邪祟也不会是一般的邪祟,能对天家的人施展邪法的,也必定仙家才能惩戒。但仙界毕竟与人世隔着遥远,陛下不防祭祀天地,吃斋沐浴,以赤诚感动天地,以天地感动仙家,到那时,太子自然是有救的了。”

    此言一出,老陛下认为有理,因此大肆祭祀天地,果然,祭祀完毕,太子就苏醒了。当日祭天,全洛阳城的百姓都争相目睹,那场面搞得异常恢弘,且天空的确出现了霞光照耀。人们纷纷说张太宰是个学问渊博的人,有这等见识,又有这等本事,祭天搞得这样好,似乎真是感应了天地,霞光就是证明。此后太子也确实很快好转起来。因此他这个太宰一时间名燥宫廷。

    如此多年,他稳稳的做着他的太宰的职务,见惯了宫里的权利争斗,竟不曾一次被卷进去过。有人说他清廉,清就和而不群嘛。有人说他手段高明,因为他在建安城的张府可是十分华丽气派的。还有人说他已修成了半仙,因此能跟天地交谈,当然趋吉避凶。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想到,有一天这么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会因为祭祀出错。

    不但出错,还是出的大错,据说那日陛下沐浴焚香,刚走出大殿,那宫人一路端着祭祀的器皿在一旁候着,谁想,陛下刚一走进,那些器皿里竟然爬出很多小蛇,且有黑血流出。吓得那些小宫人一个个惊慌尖叫,扑地狂喊,就像着了魔一样。张太宰极为震惊,他当即要求宫人速带陛下离开。结果就在此时,掺扶陛下的宫人突然凌空升起,眼里口里流下黑血,嘴里说着:

    “我等冤死得好苦啊!我等冤死得好苦啊!张之桥是个阴险小人,张之桥是个阴险小人啊!”

    说完就倒地气绝了。当场很多人吓得魂不附体。张太宰被就地扣押,打入大牢。他一再高呼冤枉,但是惊魂未定的陛下显然不肯听。如此被秘密关押了一段时日,突然才公布出来要抄他的家,灭他的门。祭祀那日发生的事情,与他的刑期一起传遍了整个洛阳城,让全城振恐。因此全城人为此议论纷纷。

    原来两个月前无故取消的这场祭天仪式,是有这般隐情。当日宫里传言说陛下身体欠安,故此要推迟祭天仪式。谁知道原来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

    随着怪事的传播让人们开始有些担忧,因为在这个不太平的年月,人们实在希望继续如今这样的生活,没有兵戈流血,没有流民遍地,没有举家逃难的生活。可是这样一件怪事加上这位稳了如许经年的太宰说倒就倒了,似乎曾经那刀光剑影的流离生活又要回来了。

    人们纷纷评价说自打张太宰主理这个祭天之后,民间也是风调雨顺,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流血事件。因此算起来,他这个太宰也算当得称职的。不管他是发生了什么事,但伴随着他的死去,似乎令整个国家都充斥着隐隐的不安。

    忽阿鲁看得出来,这些百姓对于祭祀天地的这种职务在认识上还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他们不希望触怒天地,他们依然敬畏天地,并认为能跟天地交流的人才能给他们保护和安全。他们虽然没谈论妖魔,但言语间透露着他们发自心底的害怕。如此,这位太宰的死亡才会让他们数日不绝的谈论,以求通过谈论来消除自己心里的不安。

    忽阿鲁还记得,当日他们进府与这位太宰臣有过一些照面。他似乎长着长长的脸,眼睛也不大,蓄着挺好的胡子,个子也算魁梧。他说话的确温和谦恭,尤其是那一口一声的“神仙”,当初可是让希光十分感到不适的。想不到这样一个人,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被砍了头。也不知是因为他的这件事,让希光不得不离开,还是希光发现他们家的危险提前离开了?不过以他对希光的理解,她恐怕是不会提前走的。

    这洛阳城,满城的妖气,发生那等怪事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吧,忽阿鲁想。希光啊,你现在到底在哪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