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亮剑的世界当团长 » 第六章

第六章

    七亘村和马山村之间的距离同样不是很远。

    刘惠瑾带着一个警卫班举着火把骑马出发,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抵达马山村的外围。

    此时,马山村已经有军队在驻守。

    为了避免被友军给误伤,刘惠瑾让所有人都下马,并派出一个人前去表明身份。

    没过一会,先前派去的那个人带着几个身穿川军军服(灰色)的男子走了过来。

    其中一个身穿军官服的男子向刘惠瑾敬礼,说:“敝人是川军第41军122师364旅728团三营的营长马彪,见过刘团长。”

    刘惠瑾向马彪回敬了一个礼,说:“请问你们团长在不在?我想和你们团长商量个事。”

    “在,刘团长,这边请。”说完,马彪转身带着刘惠瑾等人朝马山村走去。

    川军第41军122师364旅728团的团部,设在马山村中心位置的一个小院里。

    走进去之后,刘惠瑾率先向川军728团的团长敬礼,并自报身份。

    川军728团的团长回敬了一个礼,说:“刘团长来找敝人,究竟所为何事?”

    刘惠瑾毫不犹豫的说:“一是讨论如何更好的抵挡日寇进攻,二是商量贵团的武器弹药和给养补充问题。”

    川军728团的团长先是流露出一丝恼怒,随即恢复平静,说:“刘团长有话但说无妨。”

    虽然刘惠瑾的前一句话,有严重越权的嫌疑。

    但是后一句话,可以说是帮川军728团解燃眉之急。

    没办法,川军部队是走路从川省走到晋省的。

    出发的时候,战士们身穿单衣甚至短袖,脚穿草鞋。

    等走到晋省的时候,时间进入10月中下旬了。

    这个时候的晋省哪怕还不是冬天,但气温已经比较低了。

    而且他们的武器极差,每个团仅有四门47毫米的川造迫击炮和四挺老旧不堪的三十节重机枪。

    步枪大多是川造的单打一,这种步枪据说打个十几发子弹之后枪管就会发热,然后子弹不等开火就会从前面掉出来。

    以至于少量的老套筒,在川军部队当中都算是好枪了。

    要知道像老套筒这种步枪,哪怕是八路军的指战员都看不上眼。

    可想而知,川军的装备究竟差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按理来说,晋省境内的川军部队,后勤补给应该由第二战区来负责。

    但是,以老阎那种一毛不拔的抠门劲,怎么可能愿意主动拿出来给川军部队补充。

    结果直到现在(10月23日),川军728团从川省出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如今仍然是什么样子。

    可以说,刘惠瑾是川军728团进入晋省以来,第一个主动提出帮助他们补充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的晋绥军军官。

    看在这件事情的份上,先前那一点小小的不愉快,川军728团的团长就当做没有发生。

    刘惠瑾想了想,说:“这样,你派一些人跟着我,去找黄副司令要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剩下的人,按照我给的建议构筑防御工事。八路军771团在七亘村没法坚守太久,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可不多。”

    这次,刘惠瑾的估计出现了少许失误。

    第二天也就是10月24日的上午,日寇迂回部队朝七亘村发起了进攻。

    由于事先将七亘村的百姓给转移走了,再加上刘惠瑾通过丁伟提出的建议。

    因此,负责守卫的八路军771团,只是稍作抵挡就撤出了七亘村,将道路让开。

    占领七亘村以后,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没有多做停留,而是继续朝马山村的方向攻击前进。

    只不过,在接下来的路途中,这股日寇就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寸步难行。

    在临走之前,刘惠瑾通过手令授予了丁伟很大的权力。

    而丁伟,也没有辜负刘惠瑾对他的期望。

    尽管刘惠瑾只提出了像冷枪冷炮、麻雀战、地雷战这类比较笼统的参考建议。

    但是,丁伟很快弄懂,并且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的尖兵、信号兵和其它一些技术兵种,都成为了重点打击对象。

    以至于后来每一次风吹草动,都会导致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的主力不得不停止前进,做好防范偷袭的准备。

    饶是如此,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和八路军771团的袭击,仍然是防不胜防。

    尤其是无处不在的陷阱和简易地雷,更是让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的指挥官感到狂躁不已。

    几乎就在与此同时,八路军386旅772团在该团团长的带领下,分成三路从位于七亘村南面的昔阳县境内,秘密穿插到了七亘村与测鱼镇之间。

    随后,他们分别在距离七亘村、石门峡谷和测鱼镇不远的地方,隐蔽待敌。

    根据所得到的情报,虽然目前日寇第20师团已经分成了三个部分。

    而向七亘村到马山村方向攻击前进的迂回部队,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但是,日寇第20师团的辎重部队大约1000余人,却在距离距七亘村仅10公里的测鱼镇宿营。

    换句话说,测鱼镇已经成了日寇第20师团主力部队后勤补给的一个重要节点。

    日寇第20师团主力部队的所有后勤补给路线,八路军772团没有能力给全部掐断掉。

    如果是仅仅掐断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的这么一条后勤补给路线,八路军772团还是有足够的实力。

    他们的底气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八路军772团是一个人数达到三千的主力团,每个营的人数在九百到一千之间;

    二,是从刘惠瑾那里得到的、足够六个普通连使用的武器弹药。

    值得一提的是,刘惠瑾先前送给八路军386旅的那些武器弹药。

    让八路军386旅的旅长全部交给了772团,旅部直属部队和771团是一点都没有得到。

    目的,就是为了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接受这项任务的八路军772团,就属于八路军129师386旅的“刀刃”。

    10月24日傍晚,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的先锋——大约一个中队的兵力,终于抵达马山村的外围。

    而这个时候,他们的敌人——川军第41军122师364旅728团的官兵们。

    已经按照刘惠瑾的建议修筑好了全部防御工事,严阵以待。

    同样,刘惠瑾带着另外一些人,拉着从第二战区黄副司令那里要到的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在数小时之前就回到了马山村。

    刘惠瑾之所以能够替川军364旅要到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原因有三点:

    一,马山村和七家峪一带是否守的住,关系到娘子关主战场能不能坚持下去;

    二,刘惠瑾在晋绥军总部有着较为过硬的人际关系;

    三,刘惠瑾使用金钱开路。

    可以说,为了能够让川军364旅打好这一仗,刘惠瑾将剩下的一百块现大洋给全部送了出去。

    这送出去的一百块现大洋,除了替川军364旅要到了差不多两个普通满编团的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以外。

    还有就是一张地图,上面标注有晋绥军在正太铁路西段沿线建立的秘密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仓库。

    虽然这些仓库规模较小,里面存储的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也不是很多。

    但是,这仍然能够让好几个满编团获得充足的补给。

    刘惠瑾决定将这份地图保管好,等有合适的机会再送给八路军方面。

    在这之前,刘惠瑾先去了一趟七家峪。

    除了将足够一个普通满编团的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以外,还有就是给川军364旅另一个团提供一些修筑防御工事的建议。

    那个时候,刘惠瑾担心丁伟等人拖延不了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的前进速度。

    只好本着做最坏打算的原则,先加强七家峪的防御力量。

    没想到,丁伟等人竟然如此给力。

    以至于从七亘村到马山村,不到半天的路程。

    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硬是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才基本上算是走完。

    部下全部更换好了武器装备,弹药也十分充足。

    于是,信心有些膨胀的马彪找到刘惠瑾,小声说:“刘团长,我们要不要主动出击,给对面的日寇来一个下马威?”

    对面的日寇先头部队看起来也就一个中队(满编181人)左右,马彪能够指挥的有一个满编营(300多人)。

    从理论上来讲,似乎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

    更何况,如果能够在正式开战之前吃掉这个日寇中队,对于振奋川军728团的士气非常有帮助。

    刘惠瑾想了一会,摇了摇头,说:“你们没有跟日寇打过仗,还是小心为好。等会一定要做好防偷袭准备,以免日寇狗急跳墙。”

    失望的表情从马彪脸上一闪而过。

    他犹豫了片刻,这才点头说:“是,刘团长。”

    事实证明,刘惠瑾说的“小心为上”,是非常有道理。

    日寇只有一个中队抵达马山村外围,是有意暴露出来的假象。

    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的主力,就隐藏在不远的地方。

    如果川军728团真的对这一个中队的日寇先头部队展开夜袭,根本达不到目的不说,反而会吃大亏,甚至有可能导致马山村失守。

    当天晚上,川军728团和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之间,就这样相安无事的度过了。

    但是谁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而已。

    10月25日上午,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正式向川军728团防守的马山村发起进攻。

    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的指挥官原本以为,石门峡谷口的防御工事只是一个特例。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又一次踢到了铁板上面。

    川军728团是严格按照刘惠瑾给的建议,进行修筑工事。

    最前边的警戒阵地上,只布置了一个排。

    第一道战壕里面,只放了一个连。

    第二道战壕里面,也只放了最多不超过一个营的兵力。

    警戒阵地还有两道战壕之间,都挖了不止一条交通壕,便于快速机动。

    川军728团剩下的战斗人员,则作为预备部队,呆在位于日寇火炮有效射程之外的隐秘集结点,随时做好增援的准备。

    至于倒打和隐蔽火力点,倒是布置了一些。

    但到时候是否启用,由前线指挥员视情况而定。

    十几分钟的炮火轰击结束后,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的指挥官派出一个54人的满编小队发起试探性进攻。

    当这个满编小队的日寇越过已经变得一片狼藉的警戒阵地以后,准备继续向第一道战壕进攻的时候。

    数十发晋造75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发射的炮弹,落在了他们的进攻队列当中。

    下一秒,有大约二、三十个日寇被炸的飞了起来。

    随后,布置在第一道战壕里面的轻重机枪开了火。

    子弹如同冰雹一样,扫射了过来。

    剩下的日寇赶紧后退,跳进警戒阵地的战壕里面。

    他们惊讶的发现,这个战壕很古怪,面向马山村的一侧挖得很深。

    他们哪怕是踮起脚来,也没法利用战壕与敌人进行对射。

    相反,第一道战壕里面的川军728团官兵们,可以很轻松的将晋造手榴弹扔进警戒阵地的战壕。

    要知道,落入战壕里面的手榴弹,爆炸威力远比在平地上爆炸强很多。

    当场就将躲在警戒战壕里面的日寇,给炸的七荤八素、死伤惨重。

    眼看作为先锋的那个小队陷入了被动局面,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的指挥官立刻命令派出一个大队的兵力(满编为1100人),前去增援。

    收到命令以后,这个大队的日寇立刻采取在华夏战场屡试不爽的浪式队形,在大炮、迫击炮和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发起了冲锋。

    所谓浪式队形,就是日寇大约一个大队的兵力,分成大约10排,然后向敌人的阵地发起进攻。

    实话说,日寇的这个招数,的确有特殊的效果。

    把兵力分成多批次,每一个批次的进攻,都投入十分之一左右的进攻兵力。

    一个批次不能得手,下一个批次立即跟进。

    每一个批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造成连续进攻态势。

    这样可以对敌人防守的兵员造成精神压力,使对方误以为己方的兵力无穷无尽,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动摇。

    川军728团的一些士兵,在接连挡住了日寇几个波次进攻以后,看到敌人的兵力似乎连绵不绝,确实有些心慌意乱。

    幸好,在前线指挥的各级军官立刻进行大声喊话,这才让士兵们的情绪稳定了下来。

    就在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与川军728团在马山村外围展开激战的时候。

    七亘村附近的南三郎庙一带,八路军772团三营正埋伏在这里。

    按照八路军772团团长的部署:

    隐藏在石门峡谷的一营,负责截下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所需要的军用物资;

    隐藏在测鱼镇附近的二营,负责监视其它方向可能出现的敌人;

    隐藏在七亘村附近南三郎庙一带的三营,负责阻击日寇第20师团迂回部队派出的增援部队。

    这场战斗,相当于是虎口拔牙。

    毕竟日寇第20师团的主力和迂回部队,都距离预定伏击地点不是很远。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战斗,整个八路军772团将会陷入敌人的分割包围之中。

    就算没有落到全军覆没的地步,也会损失惨重,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力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