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火星世 » 光磁超导——人类磁力时代之巅

光磁超导——人类磁力时代之巅

    《成思捷文集•文明的远方》(公元3057年版)

    光磁超导——人类磁力时代之巅

    回首千年之前,开启磁力时代㉔的整整一代先驱者,始于池兆杰,终于成浩,他们奋力托起人类文明的新纪元。是的,磁力时代带给我们的是历史性的全新进程,直接推动人类进入“卡尔达舍夫等级”所划分的Ⅰ类文明,而其率先破题的领域是能源。正如光磁技术先驱之一的成浩先生所说:“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方法,不是找寻替代能源,而是不再需要能源。”严格意义上,这句话的准确表达是,以新材料替代新能源,以满足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能源需求——而在能源领域最先破题的,则是光磁超导及其太空应用。

    曾举世瞩目、并将光维集团推上世界经济引领者的“光磁超导”技术㉕,由常温超导和激光脉冲“双剑合璧”,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天路工程,可在3分钟内将飞行器送上万米高空。可以说,人类与太空亲密接触始于光磁超导的突飞猛进,天地遥远豁然畅通无阻,穿行星空就像乘坐高铁一般便捷。是的,光磁超导是人类向Ⅰ类文明迈出的标志性的一步,也让人们寄予梦想的太空电梯从未正式建设,成为又一项未曾开工就已落伍的科学设想。

    纵观人类历史,但凡科学技术大都走过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光磁航天领域也是如此。早期的光磁脉冲宇航技术只能应用光冲量自动力光磁飞船,其通过自身携带的激光发生器产生的光磁回路,为常温超导舱体提供能量。

    具体而言,传统意义的“光磁驱动”即利用高能激光电磁脉冲辐射来驱动常温超导体。激光驱动电磁脉冲辐射是曾红极一时的一种高功率电磁脉冲辐射技术,其利用高功率激光与靶材料相互作用产生高温激光等离子体,形成大量高速运动带电粒子从而激发强电磁脉冲辐射,有着瞬态功率高、超宽频谱、峰值幅度强、脉冲时间短等特点。由于电磁脉冲会连续发出‘哒哒哒’的声音,应用这种技术的光磁飞船,曾被三千年初期的人们戏称为“放屁虫”。

    当然,受到激光装备的重量及成本限制,光磁动力飞行器主要用于太空及军事领域,数百年间无法大规模推行,民用交通依然采取常温超导性实体轨道形式,能耗偏高、资源浪费、辐射污染等问题长期存在。毋庸讳言,激光虚体轨道的外动力源无疑更环保、更便捷、更高效,但它有一个先天的技术瓶颈和致命缺陷——受天气影响非常严重。在大气圈层内,云尘雨雪雾霾霜雹等自然天气都会使激光发生离散而无法提供动力。

    事实上,光动力飞行器在航天和军事上也受到此类重重限制,比如光磁太空飞船必须等待符合气候条件要求的发射窗口,而在飘雨飞雪的日子里,那些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飞碟式光磁战斗飞船,立刻成了一堆向天目瞪口呆的废铜烂铁,民用领域更只能成为极少数人的奢侈品。

    罗涵、成浩之后,光磁超导始终由中国具体为光维集团实施技术封锁,并开展一场时间跨度长达400余年的科研攻关,直到公元三十五世纪前叶才最终破题。

    公元2613年,时任光维集团副主席的成心航,在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测试光磁超导潜艇。随光磁舰队返回塞班岛休整途中,他在波涛汹涌、狂风骇浪的海面上,亲眼目睹传说中神奇的孤立子㉖——那道一人多高、圆弧平滑、轮廓分明的孤绝波峰,在惊涛骇浪中不离不散、滚滚前行,径直向远方汪洋穿越而去,其傲然气势仿佛视苍天大海为无物!

    受大海上的“孤立子”启发,成心航悟出“光孤子”天机,从此闭门不出、潜心实验。公元2620年,成心航及其光维集团的光孤子技术问世,标志着人类磁力时代之巅峰——光磁时代正式莅临。

    形象而言,光孤子就是激光“海面”上的光孤立子,或称光粒,其产生机理要从核聚变谈起——主流科学控制聚变有两种方法,光孤子源于其中之一的激光照射法。激光的亮度极高,一台普通的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亮度可以比太阳表面高出几百亿倍。激光还具有强大的相干性㉗,可将能量聚集在空间极小的区域内,甚至引发核聚变。比如将氦-3制作成比芝麻还小的微型球体,以激光照射小球,将它加热到上亿摄氏度的高温,便具备了核聚变的基本条件。但这种方法消耗的能量比它创造出来的还要大,长期不具备商业价值,直到以激光相干技术激发出光孤子,并被应用在常温超导项目中。

    一旦掌握常温超导,人类将从电力时代跨进磁力时代;一旦掌握光孤子,人类将开辟一个全新高度的大时代——光磁时代。作为光磁时代的科技根基,光磁超导是由激光及其“光孤子”驱动的常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可应用于太空、交通、能源、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几乎所有领域。当然,作为“技术替代能源”的应用项目,光磁超导在前期依然受到种种技术限制,重点应用仍在城建及交通领域,即使如此,它仍为人类文明带来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

    光磁交通的实质是激光驱动常温超导体,即以激光及其光孤子为常温超导飞行器动力系统提供能量——光孤子既是常温超导飞船的磁悬浮轨道,又是其动力能源。

    具体而言,光磁交通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其一,应用纳米拓扑常温超导技术的飞行器,前期的主流设计是“飞碟”,后期的典型代表是“光弧”;其二,为飞行器提供动力的激光及光孤子发生器。激光可以承载无限能量,其“光孤子”又能够远程高效且几乎不受干扰地传输能量,从而为航空器提供持续、稳定、强大的动力;其三,光磁轨道即“光孤子”电磁脉冲虚体轨道。由于高度稳定性、奇异粒子性和巨大能量性,“激光孤立子”即“光孤子”实现光子与光波的全息叠加,成为光磁轨道及能源的关键技术。以激光制备的光孤子光磁轨道,取代常温超导实体轨道后,可以在空中“铺设”。飞船等各类常温超导飞行器,从此不必携带燃料,仅以光磁“轨道”加减速。当然,太空中无需铺设轨道,只要不偏航就可以。这同时宣告,长期承担航天发射任务的化学动力火箭就此作古。

    是的,光孤子的研发突破激光深受雨雪霜雾等自然气候影响的技术瓶颈,激光虚拟导轨取代常温超导实体轨道,在地球及星际全面推行,全球光磁交通体系应运而生的同时,太空光磁航天工程——“天路”正式成型,“光弧”飞船由此实现天地无缝对接。

    飞向太空的光磁飞船,无需携带激光生成设备,由此大幅节省自身重量,它们以地面基站所发射的激光为持续动力而冲出地球引力阱;

    地球交通方面,光孤子研发后,全球立刻掀起一股商业应用的狂潮,民用交通领域蓬勃发展,科幻电影里城市上空场面壮观的“飞车”阵列逐渐走进人们生活。那些城际交通的光磁飞车,由于速度没有超高要求,既可采取激光导轨供能的方式,也可配备自动力激光发生器。当然,有型导轨以其安全性和成熟性,仍在相当长时期内并行使用。

    实体轨道的光磁公路由纳米常温超导体制成,以磁动力驰骋的超导快车,除了空气阻力外,不会发生摩擦,也很少损失能量。密闭高速通道更将成为一台宏观“粒子加速器”,令超导快车的理论速度可达光速的万分之一。但实际上,由于地球空间距离“过短”,加减速不便,超导快车最高时速大都不会超过2500公里。算上加减速时间,BJ到上海40分钟即可抵达,且几乎不耗费能源。某些军事用途的“超光弧”在紧急状态下时速可达5000公里,1小时内就能将军事力量覆盖全国。

    光磁航天领域,光孤子技术令“天路”逐步走向成熟。早期太空天路在地球的起点是分布全球的15座千米高的“中华光塔”。距地面每隔500千米处,还会设一座光能中继站及空间中转站,它们是由激光动力悬停的高空平台,以抵消地球的引力作用。从光塔而来的飞行器,会在静止轨道调向及变轨,飞往寂静星宇。后期,彻底摆脱有形轨道的全新“天路”,以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光磁基地——“天宫”为中枢,令地空对接的“光弧”跨越茫茫太空,飞驰在月球、火星、金星、水星、夸父、木卫四等光磁空间基地之间,并不断向太阳系深处挺进……

    是的,一旦有了“光弧天路”,真正掌握了太空交通技术的人类,看似偶然而实则必然,将目标锁定在哈雷灾难后一直被“闲置”的火星,以及兀自闪烁夜空的金星之上,整个太阳系从此变成一座“星际村”,太空殖民计划顺理成章地全面提上人类议事日程。

    事实上,正是光弧技术的诞生,直接促成火星二次改造及推动火星第二文明的建立。那条横贯浩淼空间的全新“地火天路”,加速着并支撑起“天之梦乡”的火星改造工程,“火星第二文明之父”汪星寒曾在回忆录里不止一次谈起,“如果说火星是戈壁滩,天路就是母亲河——人类没有天路,文明就没有火星。”

    不得不提的是,在交通及建设领域之外,光磁超导在军事上的应用旋即获得重大进展,对于光孤子式激光武器,只能以强磁干扰进行防御,且未必屡屡奏效;光磁超导技术还开启了量子计算和量子通讯的新纪元……随着光孤子技术越发成熟,越来越多的应用被开发出来,逐渐深入、广泛运用到文明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种种迹象表明,光磁超导技术历经数百年的“辛苦遭逢”、“雄关漫道”,正在取得一项项决定性突破,公元四十世纪的今天,人类磁力时代之巅峰时刻正式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