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乱世风华,姬少传 » 三十一章 谏晋王兵举定阳

三十一章 谏晋王兵举定阳

    “是”那小兵领命去拿,姬少让人扶着弦高先进入了一旁的破屋中,又命人燃起了几根蜡烛

    不一会儿小兵拿着地图过来后

    姬少接过一只蜡烛仔细凑近详看,郑国与晋国为邻,地处晋国以南,而白狄相邻晋以北,新城恰恰就位于晋国最北部,与白狄领土接壤,大军此刻就在新城,只恐路途遥远、就算晋王有心援郑、奈何实在鞭长莫及,一时之间难以到达。

    反观秦国,地处晋西侧为邻、距离北边的新城反倒很近些,秦国中,定阳、泾阳、烁阳三隘依次与晋国西境相连,如若这晋军从新城出发,取道离石、不过两日之内!便可抵达定阳!

    又何必舍近求远?如今秦军六万大军倾国而出、国内必定空虚,要暂解新郑之困,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其不意、攻打定阳三隘,届时秦军西侧一但失守,那秦的都城上庸便岌岌可危了……

    届时还怕他不撤军回援么?

    随即对弦高说了自己的计策,却道如今实在需要一个能陈清利弊的聪慧之人前去绛城说服晋王,待你我去曲岭寻了那铁墓军归郑再由朝堂上派人前往更是耽搁误事,我刚归郑,这些人都是我父王自逃离郑国曲沃为质时就跟随身边多年的贴身护军,见过些风浪,想必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依司寇看目下这军中可有伶俐堪用的,能担此任?

    弦高想了一想,微微一笑,着人从屋外的一架战车中拉出来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道,“公主!此人必可担任!”

    姬少微微一怔道“阁下是何人?”

    只见那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眼神傲慢,似乎目空一切,见姬少问话,不动声色,拱首道“鄙人秦国谋士郑甘,早听闻郑国公主美名,如今一见确令在下、惊为天人…”

    郑甘?姬少记得这个名字,今年初春秦军之所以不远帅兵千里奔袭郑国,始作俑者可不就是面前这位!

    当初她命弦高假扮郑国劳军特使破局,引秦将退兵转而攻打滑国、事后姬兰彻查此事始末,处死叛国之臣、大夫广元及东城门副守将李钰、涉事一干人等,

    姬兰话语中和她谈起过,广元的供词中写道:他家与郑甘的祖上有亲,二人算是远方表兄弟、谋事前曾多次秘密通信、郑甘在信中这样说,秦王得到新郑城防图后、也曾因路远行军、多生变数而迟疑不决,加之国中的百里奚和蹩叔左右二相更是力阻秦王出兵、还是自己力谏秦王,促成此事!并向自己许诺事后可得万金之数,官拜秦国中卿之位!

    弦高将姬少拉到一边对她说了事情的始末,原来在孟明视被晋所俘,狼狈归国后,郑甘因立谏秦王杀之以赎其罪,被秦王呻斥其歹毒险恶,孟明视、姓百里,系右相百里奚的亲子,郑甘此举彻底得罪了相国,尽失朝中人心,秦王更是因他力谏远征伐郑之谗言而盛怒之下治罪,将其发配岭南蛮荒之地,可他却雄心豹胆,押送途中杀了两个军士,自己背国而逃,一路乞讨,十分落魄,那日逃到郑国街头,因偷了几个馒头被人当街殴打,正巧被弦高的队伍路过救下,郑甘见来人是郑国朝臣却也不藏着掖着、直言要面见郑王、助其破敌?

    可见如今他是恨秦王恨得牙痒痒,对百里孟明更是如鲠在喉,不惜与敌国为伍!也实在不堪!弦高觉得此人是个祸患、唯利是图,多次在秦国朝堂掀起风浪不说、还心肠歹毒,所作所为十足小人行径。可又觉此人如此恨秦、也许他日会有别的用处,便带在了身边

    此刻若说最想他孟明视此战失利、秦王倒霉的人,非郑甘莫属!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姬少立刻大大发挥了这一优势,对待郑甘,那是礼遇有加,夸他是经世之才,大骂那秦王无目,看不见先生之能,更是着手下人去临近的村镇弄来了好酒好菜好招待,又嘱咐手下人为其换上新衣,奉若上宾。

    不一会儿就在那破屋中置办出一桌酒席,席间姬少假意试探道“先生大才,为何不投靠我郑国?此刻秦军联合庸国攻我新郑,如今国中急需先生这样的大才!替郑送信晋王,说服他发兵援郑?”

    手中拿着半只鸡腿,嘴里咬着一只鸭腿,吃的满脸是油的郑甘含混不清道“何必舍近求远!?直援新郑不若…嗝…进攻秦地…嗝…定阳!更为有效…”

    姬少莞尔,试探之下,此人果然有几分急智,虽人品堪忧,却起码在此事上是个颇为堪用的

    随即借坡下驴,夸其谋局之强,随即许诺高官厚禄一番,直言若此去劝动晋王出兵,即可回国拜上卿,郑甘狐疑心想,一个公主怎能左右的了国中用人?怕不是框他?

    姬少看出其疑虑,为消其疑虑,拿出麒麟铜符道“此符乃我国中圣物,持此符者,如王亲临;所答之事,皆为王听;所应之事,皆为王命!”

    随即莞尔一笑道“如今国中动乱,我父王病重,此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想必甘大夫一路过来,也有所耳闻的!弦司寇之所以会百里奔袭持符接我回国,自然也是得王上受命,甘大夫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该如何做!”

    话已至此,郑甘如何能不知,这郑王明着是将郑国尽数托给这小女子了,郑王此人为人谨慎、八面玲珑,多年斡旋楚晋之间占尽便宜

    单看他身为庶子、早年又在晋国为质,却有能在众公子夺位中脱颖而出,归国继位的本事,可见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他看中的人也必不会错,看来这位貌美的少公主,确实不简单……管她日后如何,反正现在这铜符在她手中!郑国上下、可号令万军无有不从、以往的经验告诉郑甘,兵权在谁手,谁的话就管用

    思虑片刻,跪身上前,双手高举头顶拜道“臣郑甘,唯少公主命从!此去晋国,定不负王上、公主所托!”

    姬少随即扶起郑甘道“大夫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随即派给这郑甘几名护卫,直言事出紧急,命他连夜直赴绛都

    郑甘离去后,姬少弦高一行人也不敢耽搁,立即开拔往曲岭方向行进。

    再说这边姬鄧,眼见杀姬匡不成、计划落空,楚侣那厮帅三万楚军与犬戎在洛阳城外打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三千犬戎寡不敌众早已尽数被歼、被姬鄧一封书信从戎地骗来驰援的将军耶华与一万五千军士见状不妙,本想掉头往西北逃回领地、可奈何楚军早有埋伏,四面皆兵、一时之间杀的犬戎毫无招架之力,怎一个惨字了得!

    姬鄧见这架势不妙、豁出老命趁乱带着家眷子女由自己在周培养多年的亲信将领齐构带着一万周朝兵士与府中一众侍卫亲军一路护送,奔至新郑城外与庸、秦两国军队汇合。

    齐构此人是姬鄧的远亲,因家境中落,自小便养在姬鄧府上,后经姬鄧举荐为周朝廷做事,此人行军打仗颇有几分本事,曾多次帅军以少胜多,拒白狄、赤戎于关外,在无将可用的周朝勉强算的上是名悍将!

    另又有姬鄧的举荐所以在朝廷吃的很开,一路高升官拜上卿,手下掌握周朝一半的兵力,姬鄧见他前途无量,更是将自己正房所出的嫡亲女儿嫁与他为妻。

    齐构知恩图报、认为自己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全靠姬鄧一路帮扶,对姬鄧那是赤胆忠诚,绝无二心,多年来心甘情愿任其驱使,算的上姬鄧半个儿子。

    此次姬鄧叛乱,他是首当其冲,一马当先的为姬鄧扫除障碍,宫变那日齐构率领军队入洛宫杀尽不服姬鄧的一众老臣,血洗朝堂,却因实在敌不过那三万楚军,无奈下只能听从姬鄧指令,护送其到新郑与庸国于两军汇合,再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