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 第七十六章 天花

第七十六章 天花

    “出事?”朱允炆问,“出什么事,鞑子来了?这算不了什么大事,打回去就行了。”

    现在鞑子内部乱争权夺利乱成一团,就算南下也没多少人。

    “陛下,卫指挥使崔广安在外候着。”李远说道。

    “崔广安?”朱允炆有些疑惑:“看来是有急事禀报,不然不会来这找朕,让他进来吧。”

    “是。”

    很快崔广安带着一名锦衣卫走进来,“陛下,这是北平府的一名千户,他报告说北平府出现了天花。”

    “天花。”朱允炆提高了嗓门,酒也醒了七八分,“什么时候的事?严重吗,现在情况如何?”

    崔广安躬身道:“臣只知道出了天花,事情紧急,未详细问就带着他来见陛下了。”

    崔广安说完示意这名千户将事情的经过讲一下。

    这名千户说道:“微臣方丛海,是北平府的千户,天花是从北平传开的,源头还未查到,但被传染者多数在南城,现在北平府尹李文翰已经将派衙役将南城包围,禁止出入,但在此之前南城人员进进出出,不确定是否有得天花者。”

    “现在李文瀚只能控制住南城,只有等天花病人出现才能再将他们关押起来。”

    朱允炆一听是天花,神情反而略微放松了一下,不就是天花吗,种痘就好了。

    种人痘的方法是在中国出现的,具体时间不可考,董正山《种痘新书》上说在唐朝开元年间江南赵氏始传种鼻痘之法,朱纯虾《痘诊定论》中载,相传宋真宗时丞相王旦之子,因患天花请峨眉山神医种痘,七日发痘,痘出甚好,十三日发痂。

    但现在据朱允炆所知,种痘之法尚未出现。

    当然也可能在某个犄角旮旯里已经出现这种方法,还不为人所知。

    现在种牛痘是来不及了,只能先使用种人痘的方法,也就是中国发明的方法,等以后有机会再把种牛痘的方法拿出来。

    想到这里朱允文说道:“立刻回宫,朕有几件事要交代。”

    徐辉祖知道事情紧急,说道:“陛下不要坐轿子了,坐马车回宫吧。”

    朱允炆说道:“也好。你赶快安排一辆马车。崔爱卿是怎么来的。”

    “回陛下,是骑马过来的。”

    “那好,你和方千户骑马进宫,通知内阁大臣就在工部等候,去乾清宫太远了。”

    “是。”

    崔广安和方丛海疾驰而去,徐辉祖安排的马车也到了门口。

    “快走快走。”朱允炆坐进马车对马夫道。

    徐辉祖也为李元和侍卫安排了一辆马车,跟在朱允炆后面。

    坐在马车上,朱允炆看着窗外沉思,想着这件事会带来什么影响。

    人人闻之色变的天花,若是被朱允炆给解决了,他的威望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不说那些文人,朱允炆在民间的声望绝对会大涨,家家立长生牌位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得等种痘技术普及以后才能实现的。

    让每个人种上痘,也是对地方官员的一次考验,这中间可没什么油水让他们捞。

    不合格者统统淘汰,表现优异者进入行政学院研修,以后就能有更广阔的空间。

    作为一个历史系学生,当然不会对新大陆的土著是怎么死亡的感到陌生。

    甚至历史课本上都学过土著感染天花的惨状。

    若是带天花病毒的大明人进入新大陆,与他们交往,教化。融合,就算肆虐的病毒大肆屠杀着土著人,以后的历史书上大明人的形象也不会那么不堪。

    枪炮才能杀几个人,还是生化武器厉害啊。

    不过眼下还是要抓紧时间解决北平府的天花,虽然说朱允炆有根治的方法,但现在是生死攸关的时刻,耽误一分钟都有可能有人死亡,天花也有扩大的风险。

    到了工部,除了三法司的三个人还没到,其他人都在那等着了,朱允炆也不等他们了。

    崔广安在找他们的时候也跟他们说了天花的事,大臣们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也没人抱怨。

    朱允炆下了马车,风风火火的往工部走。

    进了工部大门,朱允炆就说道:“诸位爱卿听说了天花之事了?”

    “是,臣等已经听说了,以往。。。”

    “停!”朱允炆阻止了他们继续说下去,“朕有办法解决天花的问题,你们按照朕所说的话去做就行。”

    “陛下,此事人命关天,不可马虎大意啊。”郑沂劝道。

    显然是不相信朱允炆所说的话。

    千年来都没人解决的病,你一个外行人能解决了?

    朱允炆黑着脸说道:“朕知道人命关天,但朕也不想跟你们废话,说能解决就能解决,君无戏言,你们听朕的话就行了。有什么问题朕来承担,不能解决天花,朕下罪己诏。”

    一听朱允炆连罪己诏都搬出来了,大臣们无话可说了。

    “首先,组织人制作大量的口罩。”

    朱允炆一边说着一边从几案上拿起笔把口罩的外形画出来。

    天花主要经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而传染,口罩是一个比较好的防护手段。

    “这就是口罩,这两根绳子是挂在耳朵上的。比与光禄寺用的面罩更加简单易用。”

    “口罩用的布料一定要是棉布,丝,麻之类的效果都不好。”

    “至于棉布从哪里来,这不是朕要操心的事。”

    “那些得了天花的人,朕也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但是还未得天花的人,朕有办法让他们以后永不再得天花。”

    “过两天朕就会把方法给你们,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出尽可能多的口罩。”

    “还有。。。。算了,过两天朕再告诉你们。”

    朱允炆本来想把全民种痘的事告诉他们,但现在书都还没拿出来,效果如何也还未显现。

    等北平的天花压下去再说吧。

    内阁去安排生产口罩的事了,朱允炆看了一眼北方,长叹一声:“以后这种突发事故还有很多,现在官员们治理地方的能力全都不合格啊。”

    现在朱允炆也没时间感慨那么多,他得先把种痘的方法拿出来。

    本来他是想用《种痘新书》的,内容实在太多,这是比较早的介绍种痘方法的书籍,也不够全面。

    所以他还要再挑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