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极地之天外来客 » 始(二)

始(二)

    摸索着爬进洞口,我把背包从另一根绳索上解了下来。背包里的东西很多,绳索、军用匕首、自热米饭、医药箱等等。

    借着微弱的探照灯光,我翻找出一颗约摸直径一分米的银色金属球,表面光洁,顶端还有螺旋桨式的叶片。它是我此次登上南极洲携带的最关键的设备之一。

    呜呜…

    轻微的气流扰动的声音,金属球稳稳地离开了我的掌心。它的上部,相当于额头的位置亮起了白色的小光点,旋即一束明亮的光线便投射在眼前的通道里。

    “未来时代,选择IBM。欢迎使用新一代智能助手,您的信赖就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霎时,我全身都清醒了。这声音近似人类的女性,清脆且温柔,但放在这样幽暗的环境里,配上在洞壁间激起的回声,着实有些瘳人。

    临行前我拒绝了科尔多瓦让其他人随同的建议,对我来说,能够独享伟大发现的机会是难得的,而且我有种强烈的预感,我能从此次的探险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

    从目前已有的信息来看,我认为泰坦是一座曾在亿年前极度活跃的死火山,它的独特之处必然有一些深层次的成因。仅有这些信息是不够的,我还需要更多数据。

    维兹空灵的声音再次在狭窄的空间内响起:

    “当前空气密度:1.34kg/m3

    氧气含量:7%

    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硫

    湿度:83%

    温度:零下34℃

    生命体检测:无

    岩石成分:硅酸钙”

    维兹完成了它对泰坦内部环境、结构的第一次分析。

    逐渐深入,行动变得越发困难,脚底下也出现了各种散落的岩石晶体,密密层层地堆叠起来。空气潮湿得得能滴下水来,我裸露在外的皮肤因此很是难受。

    眼前是一个比较开阔的洞厅,我把背包扔在石块散落的地上,已经有些体力不支了。

    维兹额前的光线快速地扫过周围的弧形空间,同时计算着相关数据并向外传输。这些数据最终会被送到一艘停泊在威尔森港的大型破冰船上,上面搭载着一台要用两层地下停车场才能容纳的超级计算机。

    最终,维兹把它的视线投向了对面的两个洞口上,一个稍大些,是被科尔多瓦标记出来的;另一个,以及斜上方的小开口在科尔多瓦的地图上则是一团迷雾。

    类似的地方,越深入就会越多,这是一套复杂的洞穴系统。

    ……

    “同学们,人类进化经历过多次重大转折,一次是直立行走,一次是草食向杂食的转变,一次是学会使用火。如果算上文明进程,还要更多。”

    我们的大学自然史教授站在讲台上说,他是个极容易情绪激动的人。

    “对任何一个物种来说,环境既是天堂又是炼狱。每个生物要想生存下去,就要竭尽全力,就要作出选择。”

    “万年前我们的先祖选择了地面,从此不再与黑猩猩同类;亿年前,水生生物选择了上岸,从此生命洒遍天空、陆地和海洋。”

    “所以说,纵然历史悠然漫长,具有关键意义的不过寥寥数步。”

    ……

    我扛起背包,从那个未标记的洞口钻了进去。

    维兹的大脑里记录着科尔多瓦提供的地图,这地图是他和探险队靠人工绘制出来的。他们的探测设备存在诸多限制条件,得到的结果也不够精确,相形之下还不如手绘。

    不多久,我发现脚下的岩石多了很多亮晶晶的闪光。严格来说,这才是火山熔岩隧道应有的表现,那些闪光是岩石里的金属氧化物和晶体反射出的,岩浆喷涌时的高温高压条件会形成众多奇异的物质。如果我是个古董商,那么费些力气应该还能找到纯天然的宝石。

    果不其然,走了半个多小时,眼前豁然开朗,脚下是一个巨大的洞厅。维兹额头的光点突然放大,扫过开阔的空间,那些镶嵌在洞顶和岩石一同形成紧密结合的宝石旋即放射出夺目的光芒。我感觉这个地方大得绝对能装下一架喷气式客机,黑暗里那些宝石、翡翠、钻石闪烁着晶光,像天气晴朗时的满天繁星。

    我采集了一些岩石样本,觉得真正的神秘就快找到了。

    粗略地估计了一下,周遭大约有上百个不同的洞口、岩缝隐藏在几乎完全相同的岩壁上。顺着内心奇怪的感觉,我决定去找那个最让我感觉能找到非凡发现的洞窟。

    这是一个极其狭窄的通道,我只能侧着身子前进,维兹在我的前面,它搭载着小型的雷达,在这样的缝隙里飞行游刃有余。

    越往下走,空气里的二氧化硫和甲烷等气体的含量就越高,维兹的数据很明显地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复杂的洞穴系统就像一块放置在水杯里的海绵,让这些火山气体滞留了下来。

    “嗒,嗒,嗒…”

    行进间隙,我忽然发觉一种均匀却清晰的声音夹杂在我沉重的喘息声中,就从前面的黑暗里传来。看来被洞穴截留的不止是火山气体,还有水蒸气。

    “维兹,检测一下空气湿度。”

    “当前湿度:91%,请注意降温散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接近饱和的空气湿度以及清楚的水声显然表明,前方有水源存在。

    维兹身上的另一个光点亮起,扫过我的身体。

    “您的体温偏高,心率过快,建议立即返回。”

    它一提醒,我方才意识到自己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了,鼻尖、额角都是汗,闷热得叫人窒息。我加快了速度,在氧气不足前我必须拿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水声的来源是洞穴顶部一处细小的罅隙,水滴在岩石表面聚集,凝结,然后滴下。下方的岩石很滑腻,并且与先前见到的不大一样。

    我小心翼翼地用取样瓶从那里接了一些液体,这些水里溶解了很多特有的成分,对下一步的研究会非常有帮助。

    这时我的体温很高,并且有些喘不上气,所以只能停下歇歇。

    周围寂静无声,狭长又幽深的隧道里,只有我和维兹微弱的光。我忽然发觉我有可能是这洞窟里唯一的一个活物,感觉像呆在一头冷酷无情的岩石巨兽的腹中,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面前的岩壁蠕动着碾碎。

    这隧道好像漫长得一眼望不到头,又似乎局促得不过短短几步长。这让我想起了火车站的候车厅,一排长长的座位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可又不知道究竟在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