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长存 » 第十四章 没有想过

第十四章 没有想过

    学宫为了方便学生们找元师答疑解惑,贞元楼的每一层都会安排3-5位元师值班,每天都会进行一次轮换,而且学宫内所有的元师都要参与轮替,每个元师平均5-6天,才会轮值一次。

    这样看来,艮良一的运气还是相当不错的,至少当他决定向顾秋白问个究竟之时,就恰好遇到了顾秋白当值的日子。

    在艮良一做出决定之后,他没有丝毫耽搁,沿着阶梯一步一步地走向贞元楼的第十五层。他一边走,还一边在心中思索,应当如何开口向顾秋白说出自己的疑惑,毕竟他可不想像与宫常那样,再与顾秋白争吵起来。

    “还是直接问元气与境界的问题吧,毕竟这个问题才是困扰我的起因。”艮良一的脑中闪过如此念头,但他随即又想到,“如果顾师直接告诉我怎样通过元气来判断自身的境界了,那我还要不要问,一瞬间是不是最短的时间?如果问了,是不是也要确认,通过元力划分境界的这种方式是否在根本上存在着错误?”

    就在艮良一思考的这会功夫,他已经登上了贞元楼的第15层,“算了,等会还是看具体的情况再决定如何问、问什么吧。”

    拿定主意之后,艮良一就沿着圆弧形的走廊四处搜寻顾秋白的身影,没走多久,他就发现顾秋白正倚着一个鸿武间的墙壁,和另外两个艮良一并不认识的人聊天。这二人恰好一男一女,看他们与顾秋白随意交谈的样子,应当也是值班的元师无疑。

    此时,顾秋白的姿态十分随意,完全没有以往在学生面前的那般威严。可即便是这般懒散的模样,在三人之中,顾秋白依然是辨识度最高的那个,就连那位漂亮的女元师在这方面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之所以会如此,最大的原因就是顾秋白总是穿着一身标志性的白衣。可以说,顾秋白的白衣,在整个学宫都十分出名,还曾有人私下里调侃,“顾秋白不仅把‘白’起到了名字之中,就连身上衣服也要把白践行到底。”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顾秋白的白衣,那就是素,甚至素的有些过分,要是不了解顾秋白的人,很容易误会顾秋白的家中是不是经常有人登临极乐。正是如此白衣配上腰间长剑,再加上顾秋白英俊的面容,想不惹人注目都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更何况在这诺大的第十五层之中,绝大多数学子都在鸿武间内修元习武,只有这两男一女三位元师“孤零零”的站在这个空着的鸿武间旁唠嗑。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艮良一都不能发现顾秋白,那才真的是出了问题。

    而之所以说他们三人“孤零零”的,是因为除了他们三人以外,在他们周边没有任何的学生。这在往日可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当然,要是严格说起来,这三人在值班时间能够聚在一起闲聊,就是一件更加不正常的事情。要知道平时里值班的元师都是忙的晕头转向,请教问题的学子也是络绎不绝,元师想要像现在这样聚在一快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由于现在越来越临近第八次月试,学生们即使有些许的小问题,也会选择放置到月试之后再行处理,毕竟他们要抓紧一切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修为。

    顾秋白一边听着二人闲谈,一边在心中规划着,值班结束以后,应该去做些什么才好,“是修元呢,还是斗武呢?亦或者继续冲击天境?”

    一想到天境,顾秋白的心中就有些隐隐作痛,而且毫无疑问这将会是顾秋白心中永远的痛。他甚至有些自暴自弃的想道,“哎,算了吧,还不如直接找个地方吃吃喝喝来的痛快!”

    但想到放弃的代价,顾秋白又有些犹豫,“这样做痛快是痛快了,但我何时才能登天?难道我顾秋白真的一生都无法登天而上?”

    虽然不想承认,但在顾秋白的内心深处,的确已经对天境产生了一些恐惧。毕竟这些年来,顾秋白前前后后冲击天境的次数已经有五六次之多,而每一次的结果都是显而易见,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顾秋白还能保持这样的状态已实属不易。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顾秋白每一次鼓起勇气,对他来说都算得上是一次胜利。

    “我还就不信了,就算我这一生都无法达到天境,我也要与天境纠缠到底!”这一次也不例外,很快顾秋白就重新燃起斗志,但这份斗志中也许还包含着些许的无奈,“如果我选择了放弃,那就真的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经过内心的挣扎之后,顾秋白最终还是做出这样的决定,“结束之后,就回去修元!”

    事实上这几年来,顾秋白没少生出这样的想法,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以回去修元而告终。

    就在顾秋白拿定主意没多久,他眼角的余光便发现了一道人影向他们缓步走来,凝神一看,原来是他的学生艮良一。顾秋白能认出艮良一,倒不是说艮良一有多出名,也不是艮良一的实力排名有多靠前,仅仅只是因为艮良一是他顾秋白的学生。顾秋白对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能认得清清楚楚,他在这个方面可是下过一番功夫的,这也是顾秋白一直以来颇为自傲的事情。

    在认出艮良一之后,顾秋白立刻就意识到艮良一是来找自己的,所以他就借着活动手脚的时机,顺便站直了身体,毕竟在学生的面前,必要的端重还是要有的。

    其它二人察觉到顾秋白的神态有异,先后停下了尚未说完的话题。这时,艮良一与三人的距离,已经不过两三米。艮良一只是与顾秋白相视一眼,便赶忙快步上前,然后抱拳行礼道,“学生艮良一,见过三位元师!”

    顾秋白微微点头,然后也不客气,当即开门见山地说道,“艮良一是吧,你可是在修元习武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其它二人并不认得艮良一,见到顾秋白开口,自然也乐得轻松。他们也只是在艮良一见礼之时,象征性的微微点头,并未言语。

    听到顾秋白询问,艮良一简单明了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是的,顾师,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的时间,由于学生实在愚钝,总是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所以才特来向顾师请教。”

    说到请教之时,艮良一又向顾秋白抱拳一礼表示尊敬。顾秋白见状,连道,“你不用太过拘束,说起来,我们只是在年龄上比你稍大一些,私下里把我们当成哥哥姐姐也未尝不可。如果在修元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尽管来问,我们大家一起探讨就是。”

    顾秋白的话十分平和,艮良一也稍稍放松了一些,只是他迟疑的看了旁边的二人一眼,向顾秋白传达的意思也十分明显,“要不要换个地方?”

    这一幕恰好被那位女元师看到,于是她故意出言说道,“哎呦,看这小家伙的意思,是嫌我们碍事呀!”

    女元师的语气之中充满了揶揄,使得艮良一稍稍有些尴尬,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毕竟他的确有这个意思,只是不好明言罢了。还好顾秋白出言缓解了场面上的尴尬,“秦姐说笑了,我这学生是怕影响到你们二位,所以才会有此一问,你可不要误会了才好。”

    然后不等女子答话,顾秋白又向着艮良一坦然道,“这二位分别是学宫中的元师苏兆坤和元师秦蓉蓉,他们二人都是我的前辈,有什么问题,当着他们的面直说便可,想必他们也不会介意的。况且有他们二人在此,如果遇到了我无法回答的问题,也更方便向他们二人向他们请教不是?”

    艮良一心中感激,口中连忙称是。

    顾秋白的话,也使得苏、秦二人十分受用,纷纷喜笑颜开,被称作秦蓉蓉的元师谦虚道,“秋白说笑了,在修元方面你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毕竟我二人的实力可都不如你呢。”

    苏兆坤也在一旁连连点头,“秦姐说的是,我的确不如秋白远矣!”

    顾秋白连连摇首,“秦姐、苏兄言重了,我们三人都是太极之境,又没真正较量过,怎可能分得出高下?可不要这样谦虚才好!”

    “哈哈,这么看来,有机会一定要与秋白好好较量一番!”苏兆坤当即说道。

    顾秋白寒暄道,“有机会定当切磋一二,现在嘛,还是先听听我这个学生的问题吧!”

    在顾秋白的眼神示意之下,艮良一仔细斟酌了一番,才开口说道,“顾师,前些天您在元武课堂之上,谈到了修元的境界实际上是根据人体之内的元气多少来划分的,您还说只是由于元气的多少无法直接进行测量,才使用爆发的元力来进行境界上的划分。可在学生看来,元气和元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是通过元气来划分境界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元力划分境界的方式,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很大的误差。所以学生想请问顾师,到底要怎样才能通过元气,来准确地判断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境界呢?”

    顾秋白听了艮良一的问题,粗略地回想了一下那天自己教课的内容,可他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的问题,“我是说凡境实际上是通过元气的多少来划分的,但并没有否认通过元力来划分境界这种方式,更没说这种方式是完全错误的。你仍然可以像以前一样,通过爆发元力这种方式来判断自己的境界,毕竟元气越多,能够爆发的元力也就越强。”

    艮良一听完顾秋白的回答,便知道顾秋白可能是没听明白自己的问题,所以他再次十分诚恳地解释道,“顾师,虽说元气越多,能够爆发的元力便越强,但元气能够爆发元力的大小,始终会受到元气的量和时间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如果没有对时间做出一个限定,就通过元力来判断元气的多少,肯定是相当不准确的。所以我是问有没有其它的办法能够准确的探知自身元气的多少,然后再根据元气的多少来判定自身的境界。”

    “元力的大小,会受到时间的影响?这话从何说起?”艮良一刚刚说完,顾秋白就忍不住出声问道。

    艮良一闻言,心中一叹,“哎,难道连顾师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