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伊甸园碎片 »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

    伊斯托克是值得一句哲人的称呼的,作为真正伊甸园时代的第一位首领,他认为如果一种行动无法作为普遍法则就不应该进行,即便面对十恶不赦的恶棍也应当遵守准则,否则人间就会堕落为征战不休的地狱,其中每一个人都永无宁日,弱者首当其冲。为了防止这样的地狱,人类必须要联合起来建立社会契约,这种契约应该在保障个体的利益的条件下能维持个体的自由,它应当位于一个尽可能包括最多社会成员的、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的指导之下。

    他真的是这样想的,一位首领有这样的胆识也不能说是昏庸,算是守成之君。他的父亲奥兰多是政客,有着能力去团结各方的利益,看的要更加通透。如果团结是以道德作为粘合剂才形成的,那么在那些团结不下于法治社会、道德又近乎于荒芜的犯罪集团中,是什么使他们不至于为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是什么使他们愿意遵守表面上归于道德的公约?犯罪集团中的个体对外无恶不作,对内却亲如一家,是因为杀害同伙会使自己变成孤家寡人,失去通过同伙的帮助大发横财的机会。同样地,如果美德没有带来任何效用,美德又何以成为美呢?可见道德并非团结的条件,功利才是。

    如同他简单粗暴的理念。奥兰多的命令一向非常简明扼要。简明扼要——但是嬗变无常。不要预言他会在哪一天问哪些事情,不要揣测在那双灼灼的淡色眼眸下究竟是什么情愫一闪即逝。和他聊天是困难的,就连她这样明媚热情的人也难以忍受那无言涌动的暗潮,不是战火的硝烟,亦非一局跳棋游戏。没有什么金科玉律来主导他那些奇怪的命令,而你也看不明白那些命令,永远看不清。但幸而他的善变,她才能成功的嫁给从小活在这种压力之下的伊斯托克。

    她毕业后接着去了一家历史研究所,阿历克谢看着她渐渐安稳下来就跟着安德烈回到了北欧。他怎么敢把她困在自己身边,就连他自己也不喜欢这儿万里的荒芜,更不喜欢这里纷飞的冰雪,他保证她在这里住个四五天就一定会怀念自己远在纽约的居所,她会怀念自己大理石浴缸光滑的质感,壁炉里熊熊燃烧的火焰,柔软舒适的大床,晨间早起的一杯牛奶,深夜适可而止的小酌,规整有序的办公室,按部就班井井有条的生活,索然无味的一潭死水一定常常使他感慨她的大材小用。

    在她和伊斯托克交往了三四个月,奥兰多的抵触情绪不算是很激烈了之后,伊斯托克把她邀请到了自己家里做客。她确实没想到所谓做客,是一起吃顿饭,因此三个小时的准备时间相比花了四年策划初遇的她而言相当的不现实,过于紧张的她大多数时间只会咯咯傻笑——但是奥兰多也并不是一个能用寻常思维猜得透的人。他只对她说了一句话:“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这句话算是对她的同意。

    那是一个倦怠慵懒的夕阳时分,他吃完饭后就斜倚在躺椅上,手中端着酒杯,那时正是他的黄金年代。黄昏,夕阳的色彩蕴染着天空,双眼可见皆是绯红,一切都显得耀眼而绚丽。她细致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汗与泪混合在眼眶中,刺痛着她微弱的身体感官,这里静的可怕,只听的到她急促的呼吸声,她甚至可以感受到身体随着每一次呼吸剧烈起伏。昏黄的光芒将她笼罩,她睁开双眼,他又出现在面前。

    那时伊斯托克的头发还没有后来人们常见的那般刻薄执拗的暗金,只是厚厚的一层浅淡耀眼的金色。从很久以前他就再也没有剪过那头比金子还要闪耀的卷发,现在发以及肩,微微缱绻在肩头,松散来就像一头慵懒雄师的鬃毛。他鼻梁高挺,昏黄的光辉在他的鼻翼投下灰暗的侧影,这让我不禁想起他的侧脸如果印在纸钞上一定也很漂亮。他的眼睛熠熠生辉,浓密的睫毛在眼睑上投下阴影,使人看不清他明灭闪烁的眼神——他走到了她的身边,素净的面庞上洋溢着欢喜,他紧紧环抱着她的肩膀,吻了吻她的前额。“我们做到了。”他说,他的眼神坚定而热切,在灯火明灭中熠熠生辉。

    “我们做到了。”她喃喃着说,但似乎不是说给他听的,更多像是说给她自己听的。窗外,巨大的夕阳正在坠落,金色余晖流淌在他们身上。伊斯托克穿一件棉质的家居服,看着白色的衣袖上流转火红颜色,落日把他的脸颊也染得金黄,阳光亲吻他脸上的绒毛。黯淡的夕阳被窗格无情割碎,在地上投下黑色阴影。他就站在那片牢笼的中央。她想起他上的第一节课,他在讲台上讲课,其实他的声音很好听,低沉清朗,像一把磨得雪亮的刀剑。她想,要是能上台演讲拉选票一定很棒。她的目光游移开来,漂泊几番终于停留在他的身后,奥兰多已经开始工作了。

    那一晚他送着她回到宿舍楼离开时,手中还提着一袋苹果。他望进她的那间宿舍,她开着灯的节能模式,在愈发深沉的暮色中散着光。他痴迷一样的看着那段光,然而只有一段时光流逝而去之后,她才明白——那是一种洞察力的不典型的闪现——抑或是,他没有察觉到什么异状,他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嫉妒她。

    在那比伊斯托克的瞳孔更为浓重的天空中,曼哈顿的月亮依旧也灼人的美丽,她额头上滚下汗珠,但热度却不是罪魁祸首。

    在奥兰多之后,他的朋友莫里安接任成为了第二任首领,上下城区前几轮的公示其实都是伊斯托克占上风,因此莫里安的风评相当不好,人们怀疑他暗箱操作。莫里安只想实行稳固的统治,他一开始就觉得他的朋友兼前辈奥兰多操之过急,据说他看了那道所谓的《神谕》,他大吃一惊,一晚上都没说话,后来他的女儿问他的时候,他只是说:“这不是制衡,这是冲突,这会毁了我们的所有努力。”她在创造的不是伊甸园,而是史前的原始世界,为注定覆灭的文明循环勾回到起点。她想要动物世界-——强权,弱肉强食,有力量的就可以做狼王。他知道奥兰多看似在权力最高端,幕后操盘手一直是他那天资聪颖擅长写作的儿媳。而她,她没意识到自己手里的是一个五千年的文明,读了几本历史,她就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

    他的出现给联合政府遗留了财政的混乱和普遍的衰落,这主要由于他的优柔寡断和不守承诺。更糟糕的是,莫里安似乎意识到民主力量似乎在受到罗德里戈家族的威胁,但是仍然没有做什么来阻止它,反而是他软弱和无效的统治导致了民众对于罗德里戈家族长期稳定统治的渴望,民主最后还是会退还到近似于封建君主制的制度里。上下城区的分化加剧而不是合一,这个严酷和准确的预言,是莫里安唯一的预警和政见。民众说至少我们知道,每一个罗德里戈都是激进的,都会多少做些什么事。

    奥兰多政府的政策是上下城区分立,上城区资源优先分配,随着经济科技发展,上城区人数和规模会逐渐扩大,以带动整个下城区都变成上城区。上城区多是有智慧的人,他们创造并享有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他们接受政府和十二位执政官的直接管理,那是未来伊甸园的雏形,也是当年奥兰多游说那几个大国所承诺的,不伤害国家主权和他们的特权。下城区有着三权分立,分别是上城区派来的总督,下城区选举的区长,以及人工智能“主”,人工智能——学习了全世界几千年所有明君的经验,但没有被赋予情感,它只起到监管作用,不直接参政,还有一个独立在上下城区之外的法院,上下城区位置发展路线不同,但却是共同政策共同法律管理。所有职位都必须是选举和公投,上城区有着百分之三的总人口,因为精英政治,他们占据一半的票数。

    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新伊甸园。

    在莫里安下台后,没人想和伊斯托克争权。何况随着元宇宙的大规模发展,人类似乎对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于是就出现了夫妻二人站在议会厅的两端,进行着奇怪的对弈的画面。这样的一家人竞选反而吸引了民众的很多注意力,就连很多元宇宙世界里也贴满了他们两人的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