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问甲天下 » 第四十八章 城中事

第四十八章 城中事

    冉齐文躺在自己学舍,手里拿着一本《左传》胡乱翻着,躺在床上的他敲着二郎腿,那只翘起的腿随着嘴上哼着乌杨村的小曲儿上下摇晃着。

    白鹿书院的学子们四人住一间个学舍,不过这几天临近考试,已通过童试的学子们都去书院藏书阁看书或者请教夫子了,此时学舍里只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和他一起。

    “齐文哥,后日就考试了,你不去藏书阁那边吗?今日张夫子查验师兄们的学问,据说张夫子今日还要猜题呢。”

    李青松,今年刚考进白鹿书院,只是因为今年刚好是科举年份童试未开,所以还没得到秀才的身份不能参加今年的春闱。

    大约四百年前,大隋王朝结束了民不聊生的乱世,英明的皇帝一统天下之后发现天下积弊,亟需人才前往各地赴任。而当时的人才选拔方式主要是由地方官员推荐的察举制和孝廉制,各地的地方官员畏惧士大夫阶级的势力只会推荐出身士大夫家族的人,可这些人良莠不齐,治理地方的能力有好有坏。皇帝便从太傅考校皇子中得到灵感,开始推行由中央命题的科举制。

    前朝沿袭了大隋王朝的科举制度,并且将科举定级为四等,童试定秀才,乡试取举人,会试查进士,殿试中状元。一般来说考中举人,就有了为官资格,乡试和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常在秋季便叫做秋闱,会试在第二年春则称为春闱。

    大瑔开国至今延续了前朝的科举制,但开国皇帝赵思定为了区分本朝和前朝,将乡试定在年初,会试改在秋季,并且在同一年举办,春闱和秋闱之说便换了含义,而两项考试的同一年便称之科举年。每到科举年,各地大书院就会招揽各地优秀学子,若这些学子中举或是成为进士,那对书院来说便是扬名立万的天大好事,所以像李青松这样十岁就能考入书院的学子,无疑能被称之为天才。

    “青松,读书一事贵在日积月累和化为己用,咱们白鹿书院哪哪儿都好,就是这点要不得。你想,倘若这次夫子猜中题,下一次考试就会有不少同学就期待夫子押题,平时读书反倒会敷衍了事,你说这是好还是坏呢?”

    “我知道了齐文哥,这就是事功。”李青松想到了最近读到的一本书。

    冉齐文坐起身来摇摇头,说道:“这不是事功,离事功的境界还远着呢。你这几年还得好好读书才行,要是明年你秀才都考不上,看夫子们会不会把你赶出书院。”

    少年立即端正身子,又将头埋在他桌上那一堆堪称高耸入云的书堆里去了。

    “诶,郑先生说善读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俞探而不知所穷。世上的道理是无穷的,可是现在的考试不再是研究理学研究百姓,只是按照固定的模式选人而已,科举制艺才是最大的事功。”冉齐文穿好鞋,“我出去走走。”

    冉齐文走在学舍外的水池边,明白自己有一定要考上的理由,也明白每一个志在科举一途的读书人都有必须考上的理由。可是越是临近考试,他就越不愿意温习书本,如同天下间所有的考试一般,科举从当初的人才选拔,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制艺了,谁能最接近固定格式谁就能高中。

    书院里被寄予厚望的曾玄也好,自己的好友施荣也罢,学问真有多高吗?不见得,只是制艺手段远超同仁罢了。倒是那被夫子们赶出书院的欧阳复,每每与之交谈都受益匪浅。

    “欧阳兄啊欧阳兄,这次考试你又会有怎样的惊人表现呢?”冉齐文喃喃说道,他想起正月初一那天,他与施荣从文昌阁出来时,看到小螃蟹和欧阳复两人一同蹲在路边的情形忽然有些想笑。单纯耿直的小螃蟹和潇洒跳脱的欧阳复,这两人应该很聊得来吧。

    “齐文哥!”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冉齐文笑了起来,这说曹操曹操到。他挥了挥手,招呼解兆新在那边等着,他瞧见了解兆新手里大包小包的东西、

    “你怎么来了?”冉齐文问道。

    “邱爷爷说,你考试时需要备些肉干干粮,我前几日去山上打了些野味,已经熏好风干了,干粮我没准备,还有两天考试,怕到时候太干了。”第一次进入书院的解兆新有些兴奋,在他的印象里,乌杨祠堂外的那间屋子就是书院。刚进书院时,一位老夫子问清了他的来由后给他指了路,可当他独自走进书院,还是差点迷路,亭台楼阁假山水池,这些景色都是解兆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冉齐文笑着结果包裹,与解兆新共同走向学舍。

    走进学舍之后,将头埋在书堆里的李青松抬起头看了一眼解兆新,就将头又埋进去了,一副光阴如箭时不我待的样子。

    解兆新有些好奇,这个小朋友也是书院的学子吗?他转过头看向冉齐文。

    冉齐文看懂了解兆新的眼神,便笑着解释道:“他叫李青松,是我们书院最年轻的学子,才十岁,比你还要小几岁,不过别看他年纪小,学问可是不低的。”那边埋头苦读的李青松耳根泛红,但仍旧将头埋在书堆里不肯抬头。

    “这小兄弟有些害羞,没事,将来你们熟了就好了。”冉齐文说着打开包裹,从包裹里拿出了肉干,“果然是。”包裹里装的东西有些多,不过都是精华,熏好风干的兔腿和肉脯已经被撕成了一条条方便食用,在照顾人这方面,解兆新从来都是顶级的。

    冉齐文有时都会想,将来哪家姑娘跟着解兆新,那一定会幸福得冒泡。

    冉齐文拿起一块肉脯递给李青松,李青松最开始不想接受,可那肉铺的香味还是没让他拒绝。

    “这肉脯味道不错吧。”冉齐文也拿起了一条吃了起来。

    “味道不错。”李青松撕下一块放在嘴里咀嚼,满脸的满足,嘴上却依旧说道:“可还是比不上我娘亲做的桂花糕。”

    解兆新看着吃着自己亲手熏制肉脯的李青松和冉齐文,有些开心。冉齐文坐在床边,看了看自己身旁的那个包裹。

    “小螃蟹,这些可太多了,我可吃不了那么多,要不你拿一些回去?”冉齐文嚼着肉干说道,“算了,这些我来处理吧。”他忽然想到,如果将多的肉干卖给同窗,或许还能挣些银子。

    冉齐文带着解兆新在书院的小厨里随意吃了顿午饭,就送走了解兆新,还有两日就考试,不管怎样还是得在心中打些腹稿做些准备,平日里读的那些书籍化作自己胸中韬略之后,也是要不断温习的。

    解兆新来了忠州城两次,对出城的路线其实已经比较熟悉,可天色尚早,他还是决定在城里多逛逛。毕竟仍是少年,看到繁华街道和各色新奇玩意儿不免还是好奇。一路走街串巷,解兆新还花钱给自己买了一个鲜肉馅饼,一边走一边解馋。

    经过一处酒肆,一位说书先生刚好拍下惊堂木,引得解兆新也将目光投了过去,走近看那说书先生。

    酒肆小二看到这位少年凑了进来,早已经看人之术修炼得火眼金睛的店小二瞧见那满身补丁的少年走进酒肆也没打算去招呼,这种蹭书的人多了去了,要是各个都招呼,不得把他累死?

    解兆新走进人满为患的酒肆,刚好那说书先生喝完茶水开始缓缓说道:“那一夜的京城,夜禁森严,各位您想,那皇城比天子山上咱王爷的王府还要大,守备的更是那是咱们大瑔王朝最精锐的虎威军,皇城戒备是一只鸟都飞不进去。可是各位看官您猜怎么着,还真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进攻咱大瑔守备最森严的地方。”

    说书先生拿起茶碗停了下来,下面看客们不乐意了。

    “继续说呀!”

    “谁担子这么大,竟然敢打皇城的主意。”

    有个荷包充裕的看官自然知道行情,从钱袋里掏出十几个铜板喊道:“小二,来给先生上壶好酒。”

    在这种酒肆一壶最好的酒最多也就七八文,这十几个铜板显然是给说书先生的赏钱。

    说书人放下茶碗,站起身向那位看官拱拱手,坐下身继续说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皇城在那一晚被攻破全因家贼。”

    “废太子不知为何,竟然串通京都守备军和虎威军副统领王朝音攻入皇城,那两千虎威军孤立无援,拼死抵抗,可最后仍是寡不敌众,先皇带着几位爱妃退守皇城青烟阁等待城外大皇子带兵救援,可最后大皇子还是晚来一步,丧心病狂的废太子烧了青烟阁,大皇子最后带着三万精锐平叛,仍旧没能救出先皇。”

    说书先生一口气说了一大段,但仍气定神闲端起茶水缓缓饮了一口。

    “后来呢?”有看客问道。

    “后来,力挽狂澜的大皇子也就是咱们大瑔的当今圣上登基之后,建立了咱大瑔最繁荣的盛世!”

    “那些叛乱的人呢?王朝音我听说十几年前可是一员猛将,他后来怎样了?”

    说书先生啐了一口说道:“这乱臣贼子,自然是被咱英明神武的圣上给处理掉了,当今圣上那是一片宅心仁厚啊,这王朝音犯了诛九族的大罪,可圣上念着王朝音的功劳,放过了王朝音的妻女。”

    “咱圣上可真是明君啊!”

    “哼,再圣明有咱王爷好吗?咱们王爷治理西梁这几十年,咱们这边可是风调雨顺,其他地方哪有咱西梁这边好,是老天爷也念着咱王爷的好,赐给我们西梁这千百年来最好的光景。”

    “放屁,王爷再大有当今圣上大吗?”有人不忿,这一闹这小小酒肆里顿时乱作一团,不过大都还是说西梁王赵剡好的更多,这忠州城人口将近五十万,是名副其实的大城,商业发达农业鼎盛,只是苍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是有不少人念着皇帝的好。

    酒馆里乱作一团,一群披甲武士已经朝这边赶来,说书先生已经扛着包袱事儿逃之夭夭。耳朵灵敏的解兆新早就听到了巡城军跑步而来的声音,他对这些披甲武士向来敬畏,每次进城心都悬着,生怕他们把自己的镰刀收走,至于匕首,每次进城都藏在那张木床的枕头下。

    解兆新从酒肆溜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那个在河边打鱼的汉子,他正想追出去打声招呼,可等他几步离开酒肆时,喧闹的街道上已经没了那汉子的影子。解兆新也没在意,朝着南门那边走去。

    也许是临近乡试,今日忠州城内的甲士格外多,三人一组或者五人一队,在路上警惕的打量着周围过路的人,一队巡城甲士已经冲进酒肆,将几个闹事最凶的人从酒肆里赶了出来,几队士兵也赶了过来,将这些人押解起来。

    解兆新走到南门附近,发现这里已经围了一大堆人,原来是忠州城里的城防卫在王府甲士的领导下加强了忠州城内城的巡防戒备,据说外城已经完全封闭,除非是手持王府令牌或是由西梁道各县郡衙役护送的考生,否则一律不许进城。

    这南门已经是人山人海,外城进内城做生意的人不少,有关系的早已打点好出了城,没关系的只能排队依次等着检查后再出城门。这南门上大约有七八队武士,人人背上的箭囊都装满了羽箭威势逼人。这样一来,本来人满为患的城门竟也十分安静,没有人会怀疑这些甲士射箭的准头,因为他们是西梁中最精锐的白羽卫,人数大约是五千,在西梁道战力仅次于王府亲军。

    解兆新排在队伍中,忽然觉得有谁在远处的一座楼阁上看着他,他朝那边看过去,却没有人。心中有些疑惑,但现在排队出城最重要。

    “后面的都回去,今日城门封闭,明日辰时开启。”一个校尉模样的站在城门上大声吼道,旁边的传令兵收到了远处的旗语,又转身向另一边的旗楼打出旗语。紧接着远处街上的甲士也开始向周围的人喊道:“城门封闭,辰时开启。”

    这!解兆新有些头大,身上又没钱,冉齐文所在的白鹿书院晚上闭门谢客,在忠州除了冉齐文又没有其他认识的人,今晚上哪儿去啊?

    如果是在山里,还能扒拉着找个山洞或者在林间搭个小棚子,可在这忠州城里能去哪儿对付一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