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万里江山青云图 » 第二十一章 状元与就藩

第二十一章 状元与就藩

    窗外旭日朝升,待在自己房间的张翼却是怎么也心安不起来,朝堂消息没有传来,他就无法安心。

    “暗一什么时候到?”张翼看着窗外,对着身边的刘三说道。

    “说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应该快到了。”

    “嗯,你去外面看看,再把我们这些年在长安所有产业的负责人掌柜这些都约一下,今晚在德云楼一聚,我有要事相谈。”

    “好。”刘三闻言转身离去。

    “你也不要太着急,现在殿下在所有人眼中并没有威胁,不会出什么意外的。”转身走到门前之时,刘三又转过头来对着张翼说道,看着这个从来玩世不恭的少爷第一次对一件事这么上心,他心里也有点惆怅。

    “但愿吧,也只能这样了,剩下的我们也左右不了。你去吧,安排好了回来通知我。”看着窗外刚刚升起的朝阳,张翼的心中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

    时间流逝,转眼间便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从清晨到中午,时间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悄然度过。

    ”叮。“

    随着一声钟声响起,白宇大总管缓缓走向前去,喊道:”好,时辰已到,诸位考生停笔。“

    金銮殿下的学子一一放下手中的笔墨,起身站立。

    随后大殿之上出现几位小太监,一一收走诸位学子的答卷,整理和归档后呈交到了白宇大总管的手中。

    ”陛下,诸位学子的考卷已经收集,特呈陛下查阅。“白宇躬身把刚刚收集上来的考卷递交给了周王,在后者的微微示意下才置于案桌之上。

    ”好,诸位学子今日也辛苦了一早上,这卷子审阅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你们乖乖待在这里也是浪费时间,这样吧,白宇,你安排这些学子去翰林院那边参观参观,也让他们开拓开拓眼界,等下午朕和诸位大臣阅完,自会评定出此次科举的名次。

    “状元,榜眼,探花此三人,朕此次除了给他们在长安城骑马游街的待遇之外,特赐紫禁城骑马,想来如此足以让你们光宗耀祖了吧。“周王说到此处,嘴角露出抑制不住的笑意,看向大殿之上的学子的目光也是格外满意。

    ”我等谢过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场上众人听到此次前三居然有如此待遇,紫禁城骑马,那是何等的荣耀,说句难听的话,历来状元并不少,但是紫禁城骑马的殊荣那可真是算得上凤毛麟角。

    ”好了,平身吧。白宇,这件事你去安排,让他们去看看,学学,翰林院的东西将来等他们为政一方之时总是用得上的。“

    ”诺。老奴遵旨。“

    在白宇的带领下,诸位学子一起离开了这金銮殿,前往翰林院而去。

    ”柳相,现在众人的诗词均在此处,你和朕一起看看,看那些学子的诗词能入你的法眼。“

    ”陛下,这是殿试,理应由您乾纲独断才是啊,老臣阅卷,怕是于理不合呀。“柳丞相站在台下神情间有所迟疑的说道。

    ”这次以诗词为考题,本就不合惯例,又何须在意。再说了,朕一人精力文采有限,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这么多的诗词评个优劣,万一有所疏忽,岂不是让士子寒心,让天下人笑话朕识人不明吗。“周王依旧是一副不慌不忙的节奏,脸上也是一如往常。

    可这些话听在柳相心里却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但是面对陛下的‘好意’,他能拒绝吗?

    “陛下,既如此,老臣还是希望能多几位大学士和我们一起审阅,毕竟事关此次科举的成败,马虎不得。”

    “柳相所言正和朕意,这满朝诸公你尽情挑选,为了我大周士子的十年寒窗,也为了大周的未来,朕相信不会有那位拒绝吧?”依旧是浅言笑语,仿佛一切都不放在心上的样子。

    ”对了,李大人和曹大人也是西齐,东晋的大才子,今次我大周科举,两位既然刚好赶上,不如也一同阅卷,也好看看我大周新一代学子的风范,如何?“转过头,周王对着坐于其之下的两位使者说道。

    ”陛下既然有意,我等自然无不应允。“两位使者倒也痛快,没有丝毫推脱便答应了下来。

    柳相听到他们的对话,心中苦闷但也无人可以诉说。

    今次大朝从使者觐见,再到临时修改殿试章程,他早就嗅到不一样的味道,这是他宦海沉浮几十年的直觉。

    在陛下的心中,此次的科举成败根本就无足轻重,国家取仕科举固然是一个不可少的途径,但是出仕为官的方式却不仅仅只有科举这一种方法,以科举出身的士子,将来最多的也是翰林院内或者为政一方,但是真正有大才,可以安邦定国,匡扶社稷的俊杰,却鲜少有从科举中所诞生。

    陛下今次不过是对于朝堂世家的试探罢了,毕竟目前国内世家的权利的确过大,不说别人,他自己作为当朝丞相,本身也是世家的一员,名下家族成员哪个不是妻妾成群,良田千万顷,就这还是他主动约束家众的结果,毕竟身为丞相,本就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要是在私德上面自己不加以约束,岂不是白白被自己的政敌利用,最终作茧自缚吗。

    但是几百年甚至有的是从夏朝延续下来数千年的世家,家族内根根盘踞,关系错综复杂,早就不知道积累了怎样的实力。

    当今陛下何等人也,又怎会容忍在自己的国家有这样庞大的势力不受自己掌控,甚至影响家国大计,成为他一统天下的障碍。

    虽然自己也多次和世家说起过,但是在切身的利益面前,别说自己,就算是陛下的话,也不会有丝毫的作用。

    柳相拱手应下,随后带领大周文坛大家,翰林学士以及西齐,东晋的两位使者伙同陛下一起在这金銮殿之上阅起了学子的考卷。

    张舒瀚虽然是此次科举的主考官,但是因为其本人文采并不出众,并未加入其中。

    张舒瀚自己也是乐得轻松,毕竟他是真的为难,才华有限。

    满朝文武也都静坐在殿上,毕竟科举三年一次,今年又以诗词为殿试之题,开历届之先河,他们也先知道在这新的规则之下,谁能拔得头筹,青史留名。

    ”那陛下,就按照这份名单公示了,您还有其他的安排吗?“

    就在满朝文武望眼欲穿之时,柳相终于拿着手中排名完毕的名单对着周王询问,毕竟他现在也有点摸不清陛下的心思,凡事还是谨慎点好。

    ”诸位,你们觉得呢?“周王又问了问一同参与阅卷的众人,得到肯定答复后,才示意柳相没有问题,照实宣布就好。

    ”白总管,那些学子现在还在翰林院吗?“

    ”回丞相大人,受陛下指派,他们现在还都在,并未离开。“

    ”那就好,等下就免得报喜的官差满大街的去找人了,估计此次是他们最轻松的一次了。“柳相边说边笑到。

    ”那可惜,他们少了一次收喜钱的机会。“

    ”哈哈,此乃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之时,喜钱是不会少了的。“

    白宇听到之时笑了笑,有的时候适当的插话会引来他人的赞赏,但是话太多就只会惹人嫌,得不偿失,这个道理,白宇心中比谁都清楚。

    ”今科殿试成绩已经排好,免得众人心急,在这里,就一并公布了吧。“周王坐于王座,面带笑意。

    ”柳相,劳烦你宣读一下。“

    柳相闻言走向前去,打开手中的纸帛,缓缓开口道:“今科科举成绩已出,排名如下:

    三甲(同进士出身)四十七人:张颂御(幽州人士),刘鹤年(幽州人士),白闵(冀州人士),黄嗣同(冀州人士),陈众(兖州人士),……………………;

    二甲(进士出身)一十二人:张吉维(幽州人士),方强(兖州人士),李忠冰(冀州人士),张茂之(司州人士),李志宏(冀州人士),高承彦(幽州人士),吴智林(兖州人士),肖梦熊(司州人士),周浩然(冀州人士),曹儒之(冀州人士),韩裕(司州人士),高德忠(幽州人士);

    一家三人:探花萧明远(冀州人士),榜眼吴子明(幽州人士),今科状元陈儒生(司州人士)。

    所有人员均已安排完毕,随后官方会刊印成册,将这份名单传告天下,所属一甲三人明日紫禁城骑马,长安城游街,接受天下百姓的称赞。”

    “陈儒生,没想到此次状元居然被这个人拿到,司州,可是好些年没有出现状元公了,这次可真要名满天下了。”

    “是啊,以诗词摘得状元,这也算是第一次,开了先河了。”

    “不论是何人,此人将来必定会一飞冲天,还有那个吴子明,之前见他反应不错,没想到也是三甲之列,位列榜眼,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不管怎么说,只要我大周人才不绝,就可保我大周长治久安,此乃天壮我大周啊。”

    ………………

    一时间,哪怕是对朝政早已熟透了的诸位大臣,再听到今科三甲已出之后,也是难免唏嘘,毕竟曾几何时,自己和曾是这其中的一员,物是人非啊。

    “好了,既然科举之事已定,那就先让人去通知各位学子,让他们做好准备,朝廷的封赏马上就到,还有西齐,东晋的两位使者远道而来,今晚朕设宴接风,文武作陪,到时候也好让我大周尽尽地主之谊。”

    “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意。”

    “既然陛下生意难却,我等也就只好客随主便,听候陛下安排了。”

    就连西齐东晋的两位使者都站出来表示没有问题,毕竟身在大周,主人家热情好客,身为客人的他们又怎好推辞,那不是太不识抬举了吗。

    “既如此,那就退朝吧,嗯!”周王向旁边的白宇示意,随即收拾妆容,准备结束今天的早朝,毕竟今天忙活了好一阵子,午饭都没吃,他的身体也有点吃不消了。

    白宇见状,向前走了几步,就准备宣布退朝。

    可就在他刚刚喊出“退……”,之后。

    原本在人群中默不作声的六皇子楚天渊走出人群,对着坐于王座位置上的周王喊道:“启禀父王,儿臣天渊有事启奏。”

    一边说,一边跪伏在底,等候周王文化。

    “老六,你有什么事啊?”周王原本已经准备离开的身体又再一次缓缓坐下,看向地上跪着的天渊说道。

    “父王,儿臣自小生在皇宫内院,锦衣玉食,享尽天下繁荣,但是现在儿臣已经将近二九之龄,不再是少年懵懂,也想要替这大周子民做一点实事,为父皇的王图霸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久居长安,看不到世间百态,那就更谈不上体恤额民情,所以儿臣特向父王请旨,外出就藩,以安我大周社稷,为父王分忧,还望父王恩准。”

    说完,六皇子在此深深一拜,不起,静候回响。

    这不怎么慷慨激昂的言辞,却在诸位皇子的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谁都知道,现在正是夺嫡的关键时期,别看现在明面上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两个争锋,但是私下里其余皇子哪个不是磨拳嚯嚯,就等那两位露出破绽然后一哄而上,只要那储君之位一日没有落实,还谈不上谁输谁赢呢。

    但是现在六皇子却主动就藩,不管说得再好听,那也是离开这个权力中心,那可真就是和皇位没有一丝关系了。

    好吧,虽然他本来就基本上没有任何机会,但是这么莫名的放弃,却着实让人不解。

    “你要外出就藩,为何,是在这长安待得不顺心嘛?”听到天渊想要离开,周王心中多少有些迟疑。

    虽然自己从未把这个六子看的太重,不然也不会拿他和他母妃当作替罪羊,但是听到他要主动离开,不要这储君之位,却是有点说不出的感觉。

    毕竟,我不给你那是我的事,但是你不能不要,这会让他产生一种储君之位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想法,让他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