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二百三十五章 烈火焚千里

第二百三十五章 烈火焚千里

    宋军的援军这在路上,整个包围圈还在不断地收缩。

    包围圈并不是直接朝着蒙军的方向去的。

    宋军派遣了一支偏师绕过了黄河向着蒙军西北部方向迂回,为的就是堵住蒙军一旦撤退的道路。

    其他的宋军则是快速又北部集结,向着蒙军的方向追击而去。

    说是要坚持三天左右,实际上宋军距离蒙军很近。

    蒙军也就早出发一天左右,宋军虽说机动性不如蒙军,但是两天以内,宋军必然能够追上蒙军。

    拂晓之际,当赵与芮在骑马检阅部队行军的时候,看见士兵竟然没有在吃早饭。

    赵与芮面露疑色,不禁开口问道:“诸位,为啥不吃早饭啊?马上有一场恶仗要打,填饱肚子才重要啊?”

    “殿下,听说蒙古人的烤羊腿很好吃,我给弟兄们的承诺,今天击溃蒙军,抢他们的烤羊腿吃!”

    赵与芮也笑咯咯的说道:“好啊,记得到时候给我抢一条!我这儿带了不少大蒜,配在一起吃保证很香!”

    “好,弟兄们,全力加速,争取一个时辰内赶赴战场!”

    大蒜的起源地虽然不是中原地区,但是在汉王朝的时候,大蒜传入了中原地区。

    正所谓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吃肉的时候能够配上一些大蒜的话才能吃得香。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他们是最早前来的一批宋军,赵与芮的麾下是关中地区组建的部队,也拥有十万人。

    就算赶到战场上也未必可以占据优势。

    囤积在北方的四十万宋军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赶到,如何击退蒙军还需要好好想办法。

    硬拼是不明智的,宋军的总数远远多于蒙军。

    要是选择硬拼的话,或许可以拼掉蒙军绝大多数的部队,但是自己也会损失惨重。

    大宋打仗为的不是自己开疆拓土的野心,为的是黎民百姓的永世安乐。

    人虽然有私心,但是赵与芮也明白他的生活已经足够富足。

    他的生活和他后代的生活实际上还是寄托于百姓们的繁华中的。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们是塔尖的那批人,要是地基不稳的haunted,他们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

    宋军若是能够一战克敌制胜,那么付出再大的代价赵与芮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可惜了,这里仍然无法完全困住蒙军,蒙军依然可以靠着自己的力量从容撤退。

    蒙军回到漠北,休养个几年又可以拉起一支铁骑部队,那么宋军今日的血拼还会有成果么?

    所以赵与芮不会和蒙哥对着消耗,他需要一些解决的办法。

    陈玠也是这么想的,现在他的部队在抵抗着蒙军的猛烈进攻。

    虽然陈玠选择了集中突击,专门打一些蒙军的关键登陆滩头,然后从中间切割蒙军,但是蒙军聚集的速度越来越快。

    越来越多的蒙军度过了黄河,陈玠的兵力左突右挡着实有些疲惫了。

    需要想个办法,否则的话很快自己这边士气一下滑,蒙军就可以将自己击溃。

    此时已经到了十月份,属于枯水期了。

    黄河地区很多的土地已经开始皲裂了,不少的芦苇荡当中就剩下了干瘪的草,哪里还有什么水源啊。

    陈玠灵机一动让将士们收集那些干草,全部聚集于滩头阵地。

    一些的滩头阵地不好防守,好啊,那就放把火烧掉。

    整个滩头阵地要是燃起了熊熊大火,饶是蒙军战斗力再强悍难道他们武装到了每一寸肌肤?可以冒着刀山火海前进不成。

    宋军收起来了不少的干草,在滩头阵地上点燃了大火。

    火势汹涌无比,似是一条亘古未见的巨蛇,火蛇喷吐着无尽的火焰,似乎要将周围的一切燃烧成灰烬。

    火蛇之下有着宋军不断地添加干草干柴,那些所剩无几的炮石不如也全都扔到了火坑当中。

    剧烈燃烧的火焰不断地膨胀。

    陈玠眼见燃烧物有些不太够,最后咬了咬牙,让士兵们将所有的营帐帐篷,旌旗一切可以燃烧的物品全部投入到火坑当中。

    他要用漫天的火海来抵挡蒙军一天的步伐,为宋军的驰援赢得时间。

    漫天的火舌让蒙哥目瞪口呆。

    蒙哥大骂对面的宋军将领,要不是这冲天的火势,蒙军完全可以今日就全部渡河。

    蒙哥无奈之下只得等待火势的暂歇。

    而此时赵与芮的宋军拍马赶到。

    赵与芮看到了焚烧千里不止的火焰不禁咂舌道:“渍渍,陈玠你可真狠啊!”

    宋军十万大军开始和蒙军正面对垒。

    古有韩信背水迎敌,今有蒙哥背火迎敌。

    当然了蒙哥和韩信两人的心态那是截然不同的。

    蒙哥才不想背着火跟宋军作战呢。

    这种背水一战的典范只有无比高昂的士气才可以做到,达到那个士气的部队肯定是战必胜攻必克的无敌之师。

    一般的部队谁敢背水一战啊,恐怕自个儿的士气还没有提上来,敌军就冲上来将自己拆的七零八落了。

    宋军此时正在外围列阵,弓弩手正准备安上弓弩箭矢,准备攒射。

    蒙军此时还再半渡而击,有些的蒙军在对岸,有些蒙军还在东岸。

    蒙哥决定先掉头来击溃赵与芮的大军。

    当然了蒙哥并不知道带兵的是谁,如果知道是赵与芮的话,可能蒙哥现在就和宋军决战了。

    自古擒贼先擒王,蒙军有着三十万的兵力优势,完全有能力击溃宋军,还有一定的几率活捉赵与芮。

    可惜蒙哥并不知道,他以为这只是宋军的一支先锋部队,毕竟谁会没事亲自率军充当先锋啊。

    实际上赵与芮也不是说充当先锋,只不过是事发突然,他的十万大军距离蒙哥最近,因此可以最快速度驰援而来,这点儿险赵与芮还是敢冒得。

    不,赵与芮素来就是以敢冒险为荣,此时的赵与芮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将士们都磨快了自己的刀枪随时准备作战。

    蒙军开始掉头迎击宋军,宋军铁骑大概只有两万左右,剩下的八万都是步军,唯有依托地利才能有效地防守。

    可惜的是宋军现在并没有地利优势,完全空荡荡的平原,连个稍微高一点的丘陵都没有。

    赵与芮其实想到了蒙军很有能调转枪头先来打赵与芮这一边,他也做好了充分的迎敌准备。

    蒙军部队的人数虽然暂时占据了上风,可是宋军距离此地也不足百里,数十万的宋军正在蜂拥而来。

    只要自己这里拖住蒙军一天,蒙军又无法渡河到时候就是瓮中捉鳖。

    宋军构筑了步军壁垒随时准备迎候蒙军进攻。

    宋蒙双方激战一昼夜之久,蒙军的铁骑给宋军造成了极大地杀伤,可以没有办法击溃宋军。

    一夜之后,蒙军折损一万余,宋军伤亡两万余。

    但是战略态势上宋军占据了极大地优势,宋军完全可以站稳脚跟,因为远方的宋军旌旗飘舞,又有一支宋军拍马赶到了。

    这个时候轮到蒙哥陷入绝境了,宋军不断地蜂拥赶来,这让蒙军再也没有办法击溃正面的这支宋军了。

    因此蒙军立刻调转兵锋,少数部队拖住后方宋军,大部分士兵准备渡河。

    可惜了,蒙军还没有开始渡河,他们惊讶的发现,对面的宋军开始朝着自己的这边跨河而击了。

    虽然蒙军有心想要半渡而击,可是现在绝对不是时候啊。

    就算是击溃了河里的那支宋军,蒙军又能占据多少便宜呢?又能捞到什么好处呢?

    只会陷入更深的被动当中。

    宋军已经开始朝北部包抄了。

    蒙哥当机立断,放弃渡河,全军向北,直接从宋军的北部包围网突破。

    蒙军二十八万左右的部队开始向北突破,那里有着早就等待好的四十万宋军。

    后面还有十几万的宋军围追堵截。

    两相夹攻之下,蒙军折损十二万余,其余部队终于突围逃回了漠北。

    整个西夏地区彻底放弃,河西走廊完全收复。

    和西域地区的商路被打通了,察合台汗国的一些资源亦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大宋的境内。

    蒙古针对大宋的包围网被彻底的撕烂。

    现在的蒙古掌控的地区唯有草原和辽东地区了。

    蒙军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折损二十余万象征着西夏地区的战役完全的惨败,而且巨大的失败让蒙军的士气降落到了冰点。

    游弋的蒙军再也不敢靠近大宋的边境。

    大宋虽然损失也很大,但是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只要休养几年生息宋军就可以再度恢复元气。

    而蒙军恐怕就难了。

    双方人力的差距是巨大的,大宋的人口总数达到了一万万人朝上,而蒙古不到大宋的十分之一。

    蒙古损失惨重的不只是人力,财货也日渐减少,那些牛羊不断地被宋军强夺,水草地被破坏,商旅不振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浮现。

    就算是蒙古可以在拉起一支五十万的部队,他也养不起了。

    相反,大宋蒸蒸日上,收复辽东的作战也被逐渐的提上了日程。

    宋军彻底占据了战略主动,蒙军将不再具有和宋军大规模交战的资格和本钱。

    若是蒙军想要翻身,除非先整合四大汗国,然后联合抵抗大宋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