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二百四十五章 互有胜负

第二百四十五章 互有胜负

    宋军的主力铁骑囤积在辽阳府地区而蒙军的主力也从漠北草原来到了会宁府。

    这一次蒙古铁骑将不再占据数量优势,他们只有二十万铁骑部队,而宋军还是二十二万。

    但是宋军并不认为自己占据了优势,相反他们还需要继续总结经验。

    根据上一次在三大部地区的作战情况,赵与芮进行了一些总结。

    宋军的进攻总是以单个集团骑兵的作战为主,这样就会导致整个战线各部分进攻失调。

    各个骑兵军团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合,没有在宽大的正面上实行多线纵深突击。

    宋军分兵分的较多,七路大军原本应该在宽大正面同时进行突击,以迂回包抄的形式牵制蒙军的动向。

    可是当时的宋军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是集中兵力想歼灭一支蒙军铁骑,给蒙军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这就被蒙古铁骑所利用,他们调动了宋军铁骑的动向,从而打了一波漂亮的反击战。

    虽说赵与芮和霍青云挽回了颓势,在隆州附近歼灭了蒙哥所率领的铁骑主义,但是仍然没有办法阻止宋军的失败。

    这一次卷土重来的宋军不再犹豫,他们多线出击,不打算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蒙古铁骑同样准备完毕,二十万蒙古铁骑分为了五支部队,每支拥有四万铁骑,向着五个方向进发。

    蒙古铁骑沿着松花江进攻,从隆州朝着临潢府一线进发。

    另一只从隆州朝着咸平湖方向进发,其他两路朝着长白山方向进发,剩余的一路在草原上来回游弋。

    蒙军的进军方向,宋军并不知道,蒙哥希望蒙军能够在整个三大部地区张开一张大网将宋军的主力包裹在其中。

    蒙古大军并没有打算歼灭宋军铁骑,而是打开门让宋军自己进来,从而切断宋军的补给线。

    蒙军有一支四万铁骑向着临潢府方向前行,林潢府位于燕京北部,这样他们就可以当宋军深入三大部地区,从林潢府方向朝着广宁发动突击,一举截断宋军的运输咽喉。

    以切断宋军的后勤补给为行动目标,从而让这二十余万宋军铁骑饿死在三大部地区。

    蒙军的想法非常的美好,他们也有着可以实现的能力,但宋军并不是毫无准备。

    赵与芮深知后方的幽云地区乃是宋军补给的瓶颈之地,可他并没有打算固守那里。

    蒙军必然会想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但是宋军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并不一定非要靠陆地进行补给。

    大宋的水军,虽然遣散了四分之三,但剩下的船只仍然可以维持航运的通畅,同时大量的商船可以运送大量的物资到辽东半岛地区。

    因此即使没有陆路的保障,海路也没有被切断,那么大宋的后勤依然不会受到任何问题。

    赵与芮给蒙哥设下了一个局,他要故意诱导一支蒙军铁骑向着宋军陆路补给的咽喉地区发起冲击。

    蒙古人必定会以为宋军在那里有着坚实的防御,那么他们就会调集重兵进行围攻。

    而这个时候宋军不但不会去驰援,那些铁骑反而会奔向草原集中兵力进行优势的迂回作战。

    既然蒙军想要抄宋军的后路,那么宋军的主力铁骑将会直奔蒙哥所在的中军铁骑。

    蒙古大军或许认为将宋军的补给切断,宋军就会毫无办法,但这恰恰是赵与芮想要给他们营造的假象。

    陆路被切断之后,水路将会同时征调全国的所有商船进行运送,估计不仅不会缺少后勤资源,反而更加充盈。

    到那个时候,宋军发起全面突击,所有的宋军铁骑将会向着蒙哥所在的地区发起攻击。

    六月底,当蒙古铁骑准备开赴战场的时候,他们同样收到了宋军准备出发的消息。

    一支蒙古大军的偏师,悄悄绕过了草原地区向着宋军运输咽喉部发起了移动。

    辽东半岛的咽喉就是锦州地区,临潢府在锦州的西北部,距离非常的遥远。

    但是蒙古铁骑有着机动性强的优势,他们能够日行数百里。

    如果不是在急行军的情况下,铁骑可以每日行军一百余里,那么今日之后便可以赶到锦州地区。

    此时的宋军在锦州地区的城防部队不足一万人,但是那里有着一些接应的船只,如果发生不妙的话,陆地步军可以选择乘船撤退。

    既然他们想要包围,那让他们包围就好了,他们的兵力不足,包围圈必然四分五裂,反而给了宋军可以各个击破的机会。

    蒙军四万铁骑向着后方绕去,那么正面的蒙军就大约只有十六万左右。

    面对敌方的优势兵力还选择分兵此乃兵家大忌。

    赵与芮的二十二万主力铁骑分七路同时向隆州地区进发,一支部队前往宋瓦江地区切断长白山地区的蒙古铁骑与隆州的联系。

    另一只大宋铁骑则向着隆州西北地区前行,切断蒙军的西北退路。

    到那时两支部队都会向着中央迂回绕到蒙军主力铁骑的后方,将蒙军铁骑的其他退路彻底切断。

    其余的五支主力铁骑部队十六万向着中央的草原发起冲击,那里有着蒙军的十二万主力铁骑。

    战役的精髓并不在于,谁的总兵力多或少,而是在最关键的地方要让你的军队处于优势的兵力。

    以多打少永远是最容易战胜的方法,以少胜多毕竟是少数情况。

    蒙哥的斥候发现了宋军的一些动向,虽然还不确定,但他们明确二十二万宋军铁骑毫无保留的向他们冲击而来。

    此时的蒙哥心中狂喜,按耐不住自己心中的激情,立马修书一封让远在临潢府的蒙军铁骑向锦州发起冲击。

    只要蒙哥他们坚守住数日的时间,被切断补给的宋军必然军心大乱,这是蒙哥和一众蒙军高级将领心中的想法。

    七月初一,临潢府的蒙军铁骑向着锦州发起冲击。

    蒙军铁骑势如破竹,在锦州的宋军数量太少,仅仅坚持了三天便宣告城破,宋军的其余步兵军登上了战船向着东南方向的盖州撤退。

    蒙军铁骑立刻在这里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同时切断了陆路的所有补给线,所有的大宋商人都被扣留,所有的商队都被扣押。

    同时他们还向着西南方向的长城地区发起了试探性进攻,企图切断幽云地区的援军。

    可幽云地区的宋军并没有动静,反而是严阵以待,坚守在自己的城池当中,这也让蒙军铁骑,没有办法进行试探。

    这只蒙军铁骑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切断补给线,既然宋军不主动进攻的话,这支蒙军铁骑也不会去主动招惹他们。

    而此时收到情报的蒙哥立刻传令全军,坚守三天,待得宋军士兵的物资告罄,那么全军就可以发动攻击。

    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宋军早已调集了一千五百艘战船护送五六千艘商船,运送着大量的物资从胶东半岛的北部启程一直运送到辽东半岛。

    胶东半岛的登州和辽东半岛的复州之间,早已打通了海路运输,这一段海域在此时风平浪静没有任何的暴风雨可以阻挠他们。

    天公作美,天时完全站在了大宋的一边,平静的海洋将来往不断的船只和无数的物资全部运送到了复州地区,再加上辽东地区发展了两年,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宋军非但没有出现物资匮乏的情况,反而因为更良好的物资更好的食物补给和更好的医疗条件,让整个军队的战心都上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赵与芮并没有立刻进行决战,反而是派出小股部队不断的骚扰蒙古铁骑。

    在赵与芮看来,宋军需要做的就是逐步的将士兵的士气提升到一个巅峰状态。

    这就需要不断的胜利,所以宋军往往会组织起五百到两千铁骑的小型部队,组织一场场小型作战,在广大的区域,进行来回奔袭。

    七月初一到七月初五的五天,宋军共掀起了十八场小型战役,取得了十六场小型战役的胜利。

    虽然蒙军损失并不大,整整五天时间的十八场战役损失还不超过五千人。

    但是蒙哥对于这种骚扰性作战实为得十分烦躁,他并不想看到宋军的节节获胜,于是派出去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击。

    五千蒙军铁骑刚一出发,就遭到了超过两万宋军铁骑的围追堵截,从而彻底败退。

    当蒙哥看出宋军的士气正值巅峰的时候,也就没有继续攻击,反而下令所有的将士严阵以待,等待时变。

    蒙哥非常确信宋军会因为后勤问题,而出现麻烦,所以只要等待就行。

    而宋军则认为,蒙军肯定是想等自己的内乱,可他们不仅不会乱,还会利用小型战役不断的提升士气。

    这样就会造成宋军士气的不断上升和蒙军士气的不断下滑,相对来说,宋军的实力正在逐步超越蒙军。

    七月初八,当蒙军再次在小型战役当中失败的时候,宋军终于准备开始一场较大规模的战役。

    曹友闻率部三万铁骑,切断了长白山通往隆州的全部道路,同时在那里阻击五万蒙军铁骑。

    大战的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