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二百四十九章 草原互斗

第二百四十九章 草原互斗

    宋军在东线的进攻虽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可蒙古同样也没有什么收获。

    为了谋求更多的利益和更好的战略态势,宋蒙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决定在今年夏季发动夏季攻势。

    对于大宋来说,冬天进攻是不可能的,因为北方天气实在太过寒冷,尤其是漠北草原的气温实在太低,这完全不利于宋军作战。

    所以大宋绝对不会在这种时刻向蒙古发动进攻,他们会挑选气温较高的夏季。

    夏季的末尾并不炎热,反而很适合宋军的作战以及生活习惯,所以宋军选择在夏季发动进攻。

    对于蒙古来说也差不多,夏季虽说并不是蒙军占优势最大的季节,但是蒙军扛过了春天放牧的时光,已经具备了更强大的战斗力,他们不用完全的看护他们的牧场,他们已经可以腾出手脚大战一场。

    和之前的进攻不一样,这次打算不再拘泥于东西中各条战线的进攻,大宋将选择在宽大正面上的多线同时出击,完全没有章法,完全按照将领自己的意志执行作战目标。

    唯一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歼灭掉蒙军的有生力量。

    宋军集结了二十一万铁骑,兵分七路从七个方向,向漠北草原发起突击。

    最西部的黑水镇燕军司,由原临洮路的将军曹友闻负责统率三万铁骑,向北越过草原进攻草原的牧场。

    如果没有遭遇到蒙军铁骑的话,则继续向北进攻窝鲁朵城。

    王坚率领三万铁骑从黑水镇燕军司的东部黑山威福军司出击,绕过汪古部的西部边线,包抄汪古部的西部队西北退路。

    余玠率领三万铁骑从东胜州方向突击,从正面攻入汪古部与汪古部驻守的蒙军铁骑所作战歼灭蒙军铁骑的有生力量。

    同时为了支援余玠部的作战,另一只宋军铁骑由孟珙率领从衡州地界出发,向汪古部的东部方向发起突击,两支铁骑共同进攻汪古部。

    一支铁骑由曹弈部从临潢府出发,曹弈和孟溪两人将会度过漠北草原进攻,直接进攻克鲁伦河地界,最好能够打下乔巴山,迂回到贝尔湖畔,与更靠近东北部的宋军铁骑形成东西呼应。

    彭大雅率领三万铁骑从东北路招讨司出发,渡过大兴安岭进攻和乐和地区,同时劫掠呼伦湖附近的蒙古部落草原,将牛羊,马匹,牧民全部内迁。

    霍青云率领三万铁骑从蒲与路出发,绕过大兴安岭,转而继续向北从漠河的最北部攻入蒙古漠北草原,直接在蒙古的草原境内任意的纵横。

    宋军七路的作战计划,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而没有具体的行动作战方向,具体如何作战都由当时的将领临机决定。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个道理赵与芮还是明白的,在外部作战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因此必须由将领们自行来决断,赵与芮亲自率领十万步军和三万余铁骑坐镇幽云地区以防备蒙军的攻击。

    宋军将领接受命令之后,目光坚毅的回答道,必然能够完成任务,他们昂扬向上率领着自己的铁骑,从自己负责的区域出发。

    蒙古铁骑也没有闲着,他们当然知晓宋军的野心他们并不会坐视宋军攻击而不发出一点声音。

    蒙哥当即决定率领数万铁骑,从正面直接向着汪古部出发和汪古部将囤积的部队后,约十万的蒙古铁骑,以期待机会来歼灭宋军从那里进攻的主力铁骑部队。

    另外,还派遣了六万余铁骑进驻弘吉剌部,在大兴安岭的西北地区,构筑防御,为了击溃从那里进军的宋军铁骑。

    另外在哈拉和林还有五万余的蒙军铁骑驻扎,他们会沿着漠北草原,四处巡逻寻找宋军,游弋在野外的主力铁骑部队,伺机决战,趁机歼灭大宋铁骑。

    双方战略针尖对麦芒,谁都不肯相让,谁都不肯退后一步,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为了自己国度能够繁荣昌盛而战。

    七月初三当第一支宋军铁骑开始进军的时候,整个大陆的气氛都凝重了起来。

    曹友闻率部从黑水镇燕军司向北出发,在望溪河畔没有遭遇到蒙军转而进攻窝鲁朵城。

    窝鲁朵城附近发现了蒙军的主力铁骑,宋军的三万铁骑与蒙军的五万铁骑交战在一起,交战两昼夜后,宋军战败后撤。

    虽说曹友闻部战败了,但同时牵制住了蒙军的一波有生力量,给正面作战的宋军,做了良好的掩护。

    所以说,西北路方向军战败了,但是却让黑山威福军司出击的宋军铁骑,绕过了蒙军的监视,绕到了汪古部的西北部,同时衡州和东胜洲出击的宋军,相继进入作战目标区域,九万宋军铁骑与十万蒙军铁骑交战在一团。

    虽说蒙军铁骑数量上占据了优势,但是宋军铁骑从南部东北部西北部三个方向轮流进攻,宋军的接站宽度更加的宽阔,冲击的力度和角度也更加的优越,因此给蒙古铁骑造成了较大的损失,蒙军铁骑为了减少损失,蒙哥当即决定向北部撤退。

    东部地区蒙军暂时舍弃,蒙军需要观察宋军会不会继续深入,如果宋军不深入,那他们并不需要长期的来防备。

    中线暂时是以宋军的胜利而告终,可蒙军的主力铁骑尚在,并没有完全的被击溃。

    东线战事显得更加的诡异,从临潢府和东北路招讨司出击的六万宋军铁骑和蒙军的铁骑在弘吉剌部的贝尔湖以及呼伦湖畔交战,双方交战三昼夜之久,双方战成平手未分胜负。

    宋军另一支铁骑部队由霍青云率领从蒲与路出发,绕着黑龙江北上至漠河,再绕过外兴安岭,从石勒喀河沿线突击,一直进攻到了赤塔地区,并从赤塔直插哈拉和林。

    这支宋军的铁骑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漠北的草原,越过了茫茫的大沙漠,甚至直捣蒙古的大汉王庭。

    这一切都让蒙哥极为的震撼,他没居然发现有一支宋军从他们的后部进攻到了哈拉和林地区,这是他们的龙兴之地,这是他们祖宗数十年镇守的地方,居然第一次被大宋的铁骑踏入。

    虽然这支宋军铁骑最终被击溃了,但是给蒙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他立刻调集在贝尔湖和呼伦湖畔的宋军蒙军铁骑向北进发,在赤塔地区拦截,霍青云的铁骑撤退方向

    可从;临潢府以及东北路招讨司出击的宋军却丝毫不让他们撤退。

    无奈之下,蒙哥只得调集在克鲁伦湖附近囤积的五万蒙军铁骑向北驰援进击赤塔地区,可是汪古部地区的宋军主力铁骑开始向克鲁伦河方向进发,双方在克鲁伦河方向大战。

    宋军铁骑最终因为主力进攻方向士兵较少的原因,在克鲁伦河方向战败后战败后撤,但是在贝尔湖以及呼伦湖两个湖畔交界处击溃了蒙军的东路铁骑。

    九月将至,双方在夏季的漠北草原鏖战两个月,谁都没有分出胜负,双方只是磨损了对方的有生力量,双方的损耗几乎相当,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

    这样下去根本不行,因为宋军,不断的消耗铁骑并不能够占据有利的态势,也没有歼灭更多的蒙古铁骑,只是在不断的拼着消耗。

    可宋军也没有想到更多较好的办法,他们只是一步一步的来进攻,并蚕食蒙古的力量。

    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赵与芮等人做出决定,开始是耗费巨资,在汪古部地区和弘吉剌部地区,建设永久的防御性堡垒。

    这就需要巨大的物资消耗以及庞大的后勤补给力量,这和作战不同,汪古部和弘吉剌部都是草原地区,不仅是道路难修,而且城池根本没有,想在那里建立一支永久性的军事性堡垒,免不了一番激烈的龙争虎斗。

    蒙古铁骑不会坐看宋军在那边建立起防御性堡垒,从而给宋军进攻坚实的后勤补给保障以及出击的前哨战。

    这些都是蒙古绝不能容忍的存在,九月初,宋军开始调集物资向着东胜州方向进发,他们打算先在汪古部地区建立一有效的防御阵地,让蒙古前后不能支招,无法防御。

    蒙古虽然不知道大宋的具体计划,但也知道宋军大部分都在汪古部地区云集,一场浩大的蒙古铁骑与大宋铁骑的战斗又将开始。

    宋军这一次调集的不只是骑兵部队,还有的二十余万步军,步兵不仅仅是为了作战,更多的是为了住十余座城池。

    在草原地区建设成是十分的困难,不仅是地基不好搭建,而且城池的防守只能依赖守军,固守待援,单独作战。

    因此需要大量的物资储备以及士兵悍不畏死的精神,不过这一切大宋早有准备,两年多的恢复让他们足够余力在汪古部地区蚕食蒙古的力量。

    九月初三,宋军调集了二十七万铁骑,三十余万步军,合计六十余万,士兵朝着汪古部方向进发,同时大量的来往商贾车队全部被征集,运送着庞大的物资朝着汪古部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