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中华三字经新编 » 003:咿呀年,骑亲肩, 亲齐贤,子登天。

003:咿呀年,骑亲肩, 亲齐贤,子登天。

    咿呀年,骑亲肩,

    亲齐贤,子登天。

    简单释义:

    婴幼儿在咿咿呀呀学说话的年纪,常常会骑在至亲的肩膀上观察这个世界,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如果家庭成员的德行高洁,知识渊博,技艺精湛,孩子受到这种环境的熏陶,将来的成就也必定是平步青云的。

    近义典故:

    成语:虎父无犬子;

    谚语: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混账儿混蛋;

    谚语:龙王爷的儿子会凫水;

    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俄]玛利亚·卢甘斯卡娅

    著名榜样:

    晚晴名臣曾国藩年是个资质平庸的普通人,小时候更是一个出名的笨蛋。像他这样一个出生在农民家庭里的孩子,是怎么成长为一代中兴名臣的呢?

    原来,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年轻时因为家里有钱,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又一次在赌场睡觉,醒来时恰好听到隔壁有人耻笑自己,顿时羞愧难当,从那以后开始勤勤恳恳的发展家业。

    曾玉屏觉得自己读书已经来不及了,就让儿子曾麟书好好读书,曾麟书资质平庸,读了一辈子书,考了十七次童试,才在四十三岁这年勉强考上了个秀才。

    不过,曾麟书受父亲影响,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曾国藩六岁开始跟随父亲读书,他真的很笨,但是他的父亲曾麟书总是不厌其烦的教他,五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百遍。

    就这样,曾国藩站在爷爷和父亲的肩膀上,前后共参加了七次童试,终于在二十三岁这年考上了秀才,同一年参加乡试又中了举人。

    不过,他到BJ参加会试时,又不幸的名落孙山了。然而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再接再厉,即便又连续失败了两年,他也没有放弃,终于在第三次会试的时候勉强考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别人考中后,就再也不读书学习了。可是曾国藩不一样,他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依然孜孜不倦的精进学业,并且不忘钻研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经受住了无数次挫折和考验,最终获得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功业和成就。

    曾国藩的成功,是从他祖父到父亲,两代人悉心培养,三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十分生动的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曾国藩一生精进,他还孜孜不倦的教导家人儿女,心甘情愿的做他们的登天梯。在曾国藩耐心细致的教育下,在曾国藩榜样力量的作用下,他的后代们个个都很有出息。曾国藩的家书,也成了深受世人追捧的家训读物。

    覆辙之鉴:

    秦始皇是一位功绩彪炳千古的伟大帝王,他本人也非常富有才干。不过,秦始皇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做的并不好。

    作为皇帝,秦始皇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政务,根本没有时间亲自教导儿子。

    他让最小儿子胡亥师从赵高学习法律,让赵高来做胡亥的家庭教师,可悲的是,赵高是个心术不正的大奸臣。

    胡亥的德才就是站在赵高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赵高的暴力和阴毒深深的影响了胡亥,让胡亥变成了一个残暴的昏君,最终彻底葬送了秦朝的江山社稷。

    致家长:

    家庭是个大染缸,每一位家长,每一位亲友都是一桶染料,他们都在不停的侵染着我们的孩子。

    不论什么样的家庭,总会有一些素质不太高,趣味低级的亲友,他们常常以教孩子说脏话,诓骗孩子为乐。

    聪明的家长会运用智慧的头脑,让孩子脱离这些亲友的“关爱”,避免孩子在缺乏免疫力的时候,就被恶习侵染到他们纯洁的心灵。

    除了防别人,更要防自己。

    每一个家长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切一股脑的全部都教给孩子。

    我们会不会一不小心之下,教会了孩子【东郭先生】式的善良?

    我们会不会在不经意之间,教会了孩子【买椟还珠】式的愚蠢?

    教会了他说谎,教会了他推卸责任,教会了他得过且过?

    要想孩子将来登得高,我们现在就不能停止塑造自己人格美德和眼界格局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