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秋风和明月 » 第十三章 暮年归来 1

第十三章 暮年归来 1

    林山县解放路的现代化硬化工程顺利进行,工程远比宋秋风想象的复杂。前期的挖路基,铺沙铺石算是简单的。最后的铺油工作让省城建筑局的李怀裕和徐世财也犯了难,沥青烧化炙热的人都难以靠近,没有合适的机械翻炒,只能人工翻炒。正好赶上夏天最热的时间,天上冒火地上烧火,没有人能在炒沥青的铁锅前呆两分钟。炒石子不跟炒菜一样,不是手上有劲就能翻,沥青比浆糊粘稠。李怀裕跟省城建筑局领导请示,请求借调一台搅拌机,领导说没有闲置的机子。吴学兵突发奇想用电焊机焊了两组和超锅一样大小的转动叶,用加长轴链接电动机。电动机倒挂金钟悬在空中。炒锅下面烧着火,沥青烧化倒入石子,启动发动机后搅拌叶不停的翻搅沥青和石子。吴学兵在设计搅拌叶的时候采用的三组组合原理,三片搅拌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沥青和石子才能反复混搅的均匀。吴学兵唯一没有设计到位的是在炒好沥青后,如何将搅拌叶抬起挖出沥青。没有想到的是,搅拌过程中电动机的稳定性。第一锅试验后,大家指出问题,吴学兵想的脑袋疼也没有想出将两个问题一并解决掉的办法。

    工程的进度完全卡在了沥青的搅拌上。宋秋风召开员工大会,承诺谁想办法能用最省事的办法解决掉,奖励五百块钱。一百多人,坐在食堂里外思考讨论了半天谁也没想出办法。宋秋风奖励涨到八百块钱,也没人站出来。谢存旭说与其死等,不如到南方买一辆搅拌机开回来。宋秋风问在哪里买?李怀裕说市面上没有卖的,企业采购都在排队,一年不一定等到。宋秋风说还是自己解决,远水解不了近渴。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第二天中午,一场阵雨过后县城外出现了一个穿着破烂,肩挎绿色军包背后背一锅一碗,头发蓬乱胡子拉碴的乞丐。乞丐在县城没要到吃的,闻着香味来到宋秋风的石料工地。正好赶上饭口,宋秋风让食堂师傅给乞丐打了饭。乞丐吃着饭听宋秋风和吴学兵给工人讲解,激发工人们想象力。工人们还是认认真真的听着,一本正经没想出办法。宋秋风说搅拌的问题解决不了,全部放假,人多养不起。工人说放假我们想不出办法,该回家还得回家。

    乞丐吃完饭,徘徊了很久,对宋秋风说什么问题难住了这么多人,我不要钱,管饭给个住处看看我行不行?宋秋风想也是,吃瓜的不一定比吃肉的笨,人老经验多见识广。宋秋风给乞丐讲了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把乞丐带到炒油锅现场去看。乞丐用棍子搅动了锅里烧化又凝结沥青,问宋秋风什么时候烧的?宋秋风说昨天中午。乞丐说烧开看看。宋秋风喊了工人点火烧开,等烧化后,让舀出凉着。乞丐问宋秋风什么标准?宋秋风指着一旁的石子说和石子搅拌均匀,压平了就行,就省城大城市的马路。乞丐说知道了首都天安门前的马路上走过,平的打滚都不会疼。宋秋风问乞丐怎么称呼您?乞丐说叫我大爷就行。

     乞丐和宋秋风聊着天,他时不时拿木棍在舀出的沥青里搅动。宋秋风问大爷您搅什么呢?还是找什么呢?乞丐问多长时间了?宋秋风说十分钟。乞丐说再等等。十分钟后沥青还是热的,乞丐说让宋秋风拿来一个铁盆在盆里放了石子,他将沥青浇在石子上让宋秋风搅拌,搅匀了倒在地上用脚踩。踩完沥青乞丐问宋秋风烫不烫脚?宋秋风说不烫,还软着。乞丐说就这么干去吧?宋秋风没有理解乞丐的意思,追问怎么干?乞丐说饭不一定热的才香,肉凉着也能吃,热豆腐难成型。宋秋风忽然茅塞顿开,找到吴学兵和徐世财召集大家开会,要求工人将石子率先装车拉到路基上。工人分烧油组、运油组、搅拌组和压路组。运油组是将烧化的沥青用盛水的原油桶装好,用架子车运或扁担运送到现场,有搅拌组像活泥一样摻石子拌匀,随和随倒,最后的压路组踩着木板将沥青踩平。宋秋风说落后是落后,主要是没经验没工具,干完这一遭我们就知道下一次该怎么干了。李怀裕惭愧说怪我脑子懵,没想清楚,简单的事情没简单办。徐世财说第一遍用脚踩,第二遍还用脚踩吗?宋秋风看李怀裕,李怀裕看徐世财,三个人面面相觑不置可否。李怀裕说没有压路机铺柏油路,我也是第一次干。最后三个人把目光都投降乞丐,宋秋风问大爷怎么才能把沥青铺的跟天安门前的马路一样平整?乞丐说打麦场上的石磙削掉棱子,毛驴拉着压。宋秋风说毛驴拉粪,扯着绳子铺沥青碍事。乞丐说从后面推着走,多做几个石磙,人多力量大。

    办法有了,再大的问题都是小事。林山县第一条柏油马路的铺设,在宋秋风的带领下,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方法进行着。林山县城里的人们没见过铺沥青马路,更不知道搅拌机和压路机的存在,在他们眼里宋秋风施工队的技术是先进的。但在林山县领导的眼里,宋秋风笨办法笨用,却是解决了现实的落后问题。说宋秋确实有能耐,把一步死棋走活了。

    宋秋风感叹说要是想到有今天,在深圳的时候该学学柏油马路是怎么铺的,摸着石头过河比造桥困难。王明月说当时你也没想过自己会回来铺路。宋秋风说这还多亏张志冒充我,不然我没机会发明手动压路机。王明月问宋秋风乞丐是谁?宋秋风说来路不明,人老了但脑子灵活,却有先进的活跃思想,很不一般。王明月说留着养老,给你当军师挺好,学点本事长点经验比自己浑水摸鱼强,少走弯路。宋秋风说明智,我看行。

    林山县解放路的新时代硬化工程,在宋秋风的带领下人扛手推,耗时三个月顺利完工。林山县的人民第一次看见如此平坦的马路,极为惊讶惊喜,他们走上马路以为自己不是在林山,是在BJ。林山县除了县领导去省城和BJ开会,县运输大队的司机们天南海北见过大城市的马路,剩下的只有宋秋风和王明月。但是没有一个人见过柏油马路是怎么铺建的,在林山县人的心中柏油马路的铺建和月亮一样神秘。

    解放路竣工通车仪式顺利举行,林山县城的人们全部围在解放路两旁。这一天是建国以来林山县最热闹,人们聚的最齐的一次。鞭炮铺通了整个解放路,足有上百万响。汽车大队的车全部在马路最南端排成两列,车厢里站着修建马路的工人。宋秋风的帕萨特是车队的头车,车后排坐着宋秋风和林山县高官万云生,吴学兵开车。后面是县政府的两辆车,坐着县政府主要领导。鞭炮想起花鼓先行,和花鼓队并排一起走在车队前面的还有生龙活虎的两只彩师。郭昌县长致完开幕词,花鼓队和狮子最先热闹的跑起来,走出五百米鞭炮响起来。最后是车队,在鞭炮炸起的纸屑和硝烟中前进。鞭炮爆的比花鼓队和狮子走的快,刚开始还有型,走了两公里为了超过鞭炮,狮子不顾节奏先跑了。花鼓队也在解放路上乱跑,冲在其中的还有县城的小孩。看热闹的人们在两边笑、鼓掌,整个解放路完全渲染在热闹的人海里。

    放路的竣工通车是林山县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也是最漂亮的马路。通车之前建设局按照国家标准对解放路进行检测验收,结果比现行标准还高。宋秋风也比之前预计的多赔了两万,总赔款八万。县委领导在报告会上听到建设局张明峰做完报告,大家都是赞许的笑。县长郭昌问张明峰你为什么只给人家二十万?张明峰说第一为了给县里省钱,第二考验宋秋风,没人没技术他完全可以不赔钱走人,但谁知道这年轻人拧上了,赔了八万,算是为咱们林山县做贡献。郭昌说你太狠,除了宋秋风没人敢接手。

    张明峰在为自己的功劳沾沾自喜的时候,林山县高官万云生接见了宋秋风。首先对宋秋风的精神和勇气给与了肯定,也对宋秋风赔钱铺路表示了同情和安慰。万云生问宋秋风心痛吗?宋秋风说痛,但最疼的时候过了就不疼了。万云生问宋秋风以后还修路吗?把整个县城的路都修了。宋秋风摇头说不修,把我陪了都不够。万云生说我听说了,你不光赔了钱还搭上了一条人命。宋秋风说是我二哥,算是我害死的。万云生说我说真的,你可以注册一家建筑公司,未来十年整个县城的马路,包括通往市里和省城的马路都归你干。宋秋风说饶了我吧,真赔不起。万云生说年轻人别怕,县里会找省相关单位重新评估,给你一个合适的价格,绝不会让你再赔钱。宋秋风反问真的?不会是在套我吧?万云生你保证,绝对不能亏待你这样有魄力有担当的年轻人,林山改革开放需要更多你这样年轻有为的人。

    这是宋秋风第二次见万云生,第一次见万云生还是县长,迎接从上海买回来的大功率变压器。宋秋风对万云生的承诺半信不信,信的是他的身份,不信的是下面的人。

    马路修好宋秋风便没事干,在家两眼看着王明月肚子越来越大。两个人成天讨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宋秋风说女儿好。王明月说儿子好,为你们宋家续香火,你爸或许高兴,冰释前嫌了。宋秋风说宋家香火不指望我续,我是入赘之人,女儿大了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不在操心。王明月说多生几个,计划生育无非就是交点罚款。宋秋风眼睛戳王明月说真能想。

    宋秋风和王明月不知道,远在省城的秀芳的肚子也有了小气球。

    工程竣工后石料厂还剩余着大量石料,工人们被遣散后就剩乞丐一个人。乞丐有心事,整天坐在阴凉下,抽着烟袋发呆看天长叹。有时候会问宋秋风要一两块钱买馒头吃,宋秋风不吝啬随意给个五块十块的。乞丐从来不说自己的姓,不讲自己的故事。宋秋风让乞丐去理发洗澡,乞丐说不洗,半辈子这样习惯了。宋秋风叫来谢存旭,两个人打算绑着去,结果不是乞丐一个人的对手。没得逞。乞丐自己做了一个棋盘,说宋秋风要是下赢了他就去洗。两个人下了五天,宋秋风没赢一盘。第六天宋秋风叫来吴学兵当参谋,并买了酒和肉,和乞丐摆局,输了喝酒赢了吃肉。十局之内乞丐没输,得意的忘了形,第十一局趁乞丐不注意,宋秋风偷偷在乞丐的当头炮前放了一个卒,挨到吴学兵走棋,他便用卒攻了当头炮。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乞丐输了棋喝了第一口酒,便没能忍住,赢了棋也喝酒。最后三个人只管喝酒,乞丐不小心喝醉了。宋秋风本来打算从嘴里问出点什么,但乞丐只打呼噜。吴学兵说与其请他去,不如趁机下手。宋秋风说坏人有时候还必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