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树么么 » 第八章 爱在路上(1)双阳福利院

第八章 爱在路上(1)双阳福利院

    双阳福利院变化很大,翻盖了新的房舍,前后院子有新建的运动场,变化最大的就是,这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养老院。

    教授看到的是几乎清一色的老年人,他们或倚或靠或卧在院墙上晒太阳。

    两个工作人员忙碌地走来走去,她们似乎没看见教授,也或许把他当成了探望某个老人的家属。

    教授拦下一个工作人员:“请问你们这儿的孩子……”

    工作人员似乎很忙,好象没空搭理教授,用快速的语言边走边说:“这里没有孩子了,都被领养了……”

    领养?教授一怔,他很敏感的词汇,他从没想过领养。

    他觉得他没办法全身心投入照顾一个领养的孩子。

    因为没有人可以代替小宇,痛就是痛,多个孩子,换个方式它也是痛。反而更加提醒了伤口的存在。

    在不能好好爱的时候就不能接受,他要对别的孩子负责。

    教授自言自语:“都被领养了……”

    “是啊,小孩子基本是这样,来一个就被领养了,这些年都很抢手,只剩下这些没人要的老人了。”

    工作人员在远处回。

    教授几步追上去:“那之前这里有个叫王十的孩子,你知道他……”

    工作人员摇摇头。

    教授又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道。

    教授怎能轻易离开,一个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孩子怎么能都不清楚,他带着怒气:“我要见院长。”

    “院长今天去县里开会了,不在。”

    “我在这儿等。”

    工作人员不再理会。

    教授混在一群老人堆里,胀着酱紫色的脸,象颗孤单的蘑菇。

    到了中午,老人们都去食堂吃饭了。

    教授肚子也饿了,他凑过去打饭,工作人员面露难色:“我们这里不对外……”

    教授说:“哪有不对外的餐厅?我付钱。”

    工作人员说:“你付钱,我们还没法收呢!你快走吧。”

    教授心里骂:“什么鬼地方,收钱卖饭有什么不可以的。”

    边上一位大娘看到了,把教授叫过去:“我打的饭菜多,吃不了,不嫌弃的话分你一个馍一些菜吧。”

    教授乐了:“不嫌弃,不嫌弃。”

    大娘告诉教授,院长平时几乎不在这里,叫他别浪费时间等了。

    教授一口饭噎住:“平时不在这里?那当什么院长呢?”

    教授觉得荒唐,一个单位的领导怎么可以如此不负责任,可以想象,这里的管理会好吗,他心疼王十是怎么在这个地方被忽略着长大的。

    大娘解释说:“这个院长是新调来的,听说还兼着别的职,大忙人,顾不来。”

    吃过午饭,教授去找工作人员要院长电话号,约个时间见面。

    他知道,想查阅福利院相关人员档案资料得经过领导批准。

    但见院长这个事儿,好象不那么容易。

    工作人员一口回决了他:“院长手机号我哪知道,我只是个干活的工人,平时接触不上领导,只有院长办公室的电话号。”

    院长办公室,没人接的电话号要它有什么用呢。

    教授生气:“这是什么道理?见你们领导就这么难吗?明摆着就是搪塞,我要去上级部门投诉。”

    教授的嗓门大了起来,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另一位工作人员赶紧过来安抚:“院长每周一会过来处理事务,要不您下周一再过来。”

    下周?今天才周二,还要过那么多天,教授等不了,他现在知道了王十是在怎样恶劣闭塞落后的环境里生存的,怜惜与愤怒夹杂,一时竟有些眩晕。

    他颤抖着声音说:“我一刻也等不了,我不过是想了解这里过去一个孩子的情况,至于这样推三阻四的吗?难不成你们做了什么亏心事?怕人发现不成?”

    围着的人越来越多。

    工作人员无奈,把一个穿篮大褂一直在菜园忙着的人叫到教授面前:“他是这里待得最久的人了,想知道什么问问他吧。”

    教授便把来意说明。

    蓝衣师傅搓着手上的泥巴,想了一会,缓缓说:“王十,我好象有印象,瘦高个儿,挺脾实,不过我来后没多久他就去县里读书了,与他几乎没什么接触。”

    “那你知道他的身世吗?这些年有亲人来看过他吗?”

    蓝衣师傅摇头,无奈说:“那孩子脾性挺怪,不太招人喜欢,比他来得晚的孩子都被领养了,只剩下他没人愿意要……”

    教授的心痛了一下,王十从小就是没人疼的孩子,不会刻意讨喜,不知受了多少委屈与磨难。

    蓝衣师傅又说:“不过他也有优点,脑子好使,去了县中学,听说还考上了好大学。”

    教授宽慰些了,在恶劣的环境中没有沉沦,反倒蓬勃发展,说明意志力很顽强,心性也很阳光。

    教授试探着问:“他刚来时候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那怎么可能知道,我来时他已经十多岁了。”蓝衣师傅甩掉了手上的干泥。

    “那你清楚福利院以前的工作人员都在哪里吗?”教授想打探出王十更多的事情,唯有找到当时收养王十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

    蓝衣师傅放下挽起的袖边:“那当然是老院长啊,她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肯定了解得最多了。”

    边上有老人附和:“对,对,去找老院长吧,新院长就算你见到了也不了解这里的过去啊。”

    教授问出了老院长现今的情况,得知她五年前已退休,头几年在城里带孙子,后来回乡下包了渔塘,开了垂钓中心,生意越来越好,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休闲景点了。

    '静心垂钓'会所,教授听说过。

    这些年身边的朋友总是邀他去那里度假,可惜教授一次都没有应邀。

    其实他心里就不曾清静,根本做不来钓鱼这件事,所以一次次应约又爽约,工作成了拒绝的最好借口。

    他何尝不想过清新淡雅的生活,何尝不羡慕那些轻松玩乐过日子的人,他也想松弛有度,可是经历过苦痛浸泡的人,对苦乐已经麻木,已经尝不出生活的酸甜苦辣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