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江北1890 » 第七章 李尚恕人生突变

第七章 李尚恕人生突变

    话说张沅芷在青龙帮折腾,他的身体虚弱到极点,直接“昏死”过去。在李尚恕、刘梦西、兰莹的努力下,终于将他抬回张府。看着消失七天后再现的儿子,张彭远留下心疼的泪水,他如百米赛跑一样,朝着门外飞奔而去。经过一番照顾,张沅芷的眼皮开始泛动,渐渐苏醒。刘梦西激动的叫了一声沅芷哥哥,她宛转悠扬的声音,如同水滴打在绿竹上,发出清脆嘹亮的动感,这使迷迷糊糊的张沅芷清醒许多。

    李尚恕道“咦,你不是哑巴吗?怎么会······”张沅芷一脸嫌弃道“傻瓜,那是装出来的。“李尚恕虽然淳朴简单,但脑子还是好用的,他秒懂其意。随后,张彭远接过话题道”儿呀,你要好好感谢这位姑娘,你昏迷了一天一夜,都是她伺候你的。“刘梦西羞涩道“叔叔说的是哪里话,要不是我,沅芷哥哥怎么会受伤呢,伺候他是应该的。”

    张沅芷道“现在你要履行之前的承诺了吧?”刘梦西道“我叫刘梦西,家在湖南长沙。”张沅芷道“你的名字很好听,跟你的声音一样。”说完,他的眼睛一动也不动,眼珠中全是这位姑娘。这也难怪,这位姑娘太美,美的清新脱俗,没得不可方物,如同仙女下凡一样。虽然穿着破旧的衣服,却丝毫挡不住她天生丽质的美。她的脸庞娇小妩媚,眼睛如同晶莹剔透的宝石一般,闪烁着光芒。两人对视几秒钟,气氛有些尴尬,刘梦西有些羞涩,张沅芷立刻岔开话题道“长沙离这里有几百里,你怎么会来牛首山这种地方呢?”刘梦西道“我去南京投奔亲戚,本可走大路,但为赶时间,绕到了山路,结果遇见强盗。“张沅芷道”这样一折腾比走大路要的时间还长,还差点变成压寨夫人呀。“刘梦西道“唉,是呀!”

    竟然要赶时间,张沅芷就不再强留,随后,安排朱彬蔚准备盘缠,帮刘梦西收拾行李。刘梦西和兰莹收过盘缠,跪地磕头,表示感谢后朝着南京出发。刘梦西和兰莹走后的一段时间里,天气晴朗,艳阳高照,店内像往常一样,人来人往。此时有两个穿着白马褂,戴着绅士帽的男人走进店内,工人见这幅装扮,应是贵客。在知道两人诉求后,工人立即引见大掌柜。张彭远接见两人,先是一阵寒暄。在谈吐中,张彭远感受道这两位男人有所隐藏,于是支开工人道“两位英雄好汉,有什么事可以直说。”两位男人这才放下戒备,表露此次前行的真实目的。原来他们是青龙帮大当家所派,一位是三部主事黄友直,是王多闻的二弟,另一位是左青海,是随从。他们是为成立镖局,组建镖师而来。

    面对主动找上门来的土匪,张彭远虽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有点不知所措,在调整好心情后,进入谈判状态。双方就镖局成立的地点、规模、业务、运营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会谈进行的比较顺利,双方对每项事项,基本保持一票通过。在就镖局事项讨论结束后,黄友直问询张沅芷近来的状况,并热情的邀请他也能前来参与镖局事物的管理。张彭远一口回绝。理由如下:一是张家纺厂规模不大不小,经受不起市场的波动。张沅芷若要在商界上有所发展,必须要离开家族,离开长辈的庇护,去新的领域独当一面,锤炼自我。二是张彭远希望张沅芷能在读书的年纪里学习更多的知识,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黄友直走后的几天里,张氏纺厂开始进入筹备镖局的状态,而张沅芷在家中静养。一天午后,张沅芷在张府后院享受暖阳带来的惬意,时而不时疏松筋骨。看着行云流水的动作,张彭远道“儿子啊,身体怎么样了?”这一阵声音打断了张沅芷,他回头见是爹,开心的回复道“我的身体好着呢,就那么一点小伤,没事。”说完,便比划几招。张彭远道“好!好!好!身体好了,我就放心了。爹有几句话想对你说”。张沅芷道“爹,我是您儿子,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呀!”张彭远道“你对读书感兴趣吗?”张沅芷道“我对读书很感兴趣,只是不喜欢四书五经。”

    张彭远道“那你喜欢什么书呢?”张沅芷道“我喜欢一些西方国家的书籍,比如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精神》等等。”张彭远道“你为何喜欢这些书呢?”张沅芷道“看完这些书后,我特别惊叹。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先进的国家,之前觉得大清才是最好的,但读了这些书,我才发现,大清跟这些国家差的太远,然后,心中涌动一股莫名的热血沸腾,想要改变现状。”张彭远道“我不妨碍你看这些书,但对你来说,科考才是正儿八经的。”张沅芷道“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中国的军队为何挡不住英国的枪炮和战舰,是因为中国缺少科学,而不是科举。”

    张彭远道“我也看过一些西方的书,它们的确代表现在最先进的知识,也主宰着世界潮流,很值得学习。但并不意味着要丢弃儒家。儒家是维护社会运转的规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食粮。古人云,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没有它,我们很难在中国社会立足,所以我让你学习儒家和四书五经,就是为了让你长大以后,在中国少走弯路。”张沅芷道“我懂爹的意思了,如果要干事,必须要了解规则,才能应用规则,最后在现有的规则上游刃有余的干事。“张彭远道“可以这样理解。“张沅芷道”爹,要不这样,以后在私塾学四书五经,在家里学科学,您看成吗?“张彭远道“嗯!可以。你以后想做什么呢?“张沅芷道“我想跟爹一样做买卖,要做很大很大,最好能开中国最大的工厂。“张彭远道”你的想法很好,但现在还差太远。“张沅芷疑问道”我会的东西可多了,您说的差距是什么呢?“

    张彭远为儿子仔细分析目前的问题。总而言之就是,张沅芷若是现在进入商场,一无政治资源,二无商业背景,三无经营管理才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官商合作的社会背景,往往做大买卖的人,都有很硬的政治后台,而老张家祖辈三代都没出过一个官。因此,对张沅芷而言,要想实现自我理想,还是得参加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只有如此,才能让社会资源会向他涌来,才能让张家的买卖做遍全国。在张彭远的劝说下,张沅芷终于理解父亲的用意,在以后的日子里,以科举为主,科学为辅。

    李尚恕自上次从牛首山回后,用生命换来的草药治好父亲的病,父子二人相依为命,过着平静的生活。但一个人的闯入,打破父子二人平淡的生活,也改变了李尚恕的生命轨迹和李氏家族家道中落的状况。一天晌午,阳光正好,一个身穿官府的男人带着公文来到李家,传来朝廷的命令。命令上写着“为开眼望世界,求富图强。朝廷决议,选派一批优秀留学生远赴西洋,学习先进的制度和科学技术。旨到之时,即刻收拾行李,前往两江书院报道,钦此。”李尚恕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吗?为何会被朝廷选中。原来大清末年,清政府为开眼望世界,选派一批公子哥去西洋留学,但一些从小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岂能吃得了这一份苦头。他们在家吃香的喝辣的,出门有人抬轿,回家有下人伺候,锦衣玉食,岂不美哉。但远赴西洋,则无人照顾,再加上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谁能堪其辛苦。这是一份苦的不能再苦的差事。其中有一位与李尚恕同音的同乡,为了不去西洋,花下重金,买通太监李莲英,私自将请示西太后的留洋名单上的名字改成李尚恕,而李尚恕也因祸得福,获得留学生身份,学习了理论知识,为后期报效朝廷,打下坚实基础。

    李尚恕进入两江学院,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开学第一天,一群平均年龄14岁左右的青年坐在书院内,静静等候。此时一个头戴顶戴花领,穿着官服的男子走上讲台。这个人叫吴次友,他是书院执事兼老师,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既知满又知汗,既精通孔孟老庄,又精通西方哲学。吴次友道“大家好,我叫吴次友,是咸丰十三年的进士,目前是两江总督书院执事,也是你们未来几个月的老师。韩愈说,是故无贵贱,无长幼,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我能当你们的老师,并不是因为我年长于你们,也不是我的官职比你们高,而是因为我知道的道理比你们多。当然,我非圣贤,我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我已形成固有思维模式,所以我的可塑性没有你们强。这样说,是说的好听,其实这就是固执、迂腐。

    大家听到这个话,倍感亲切,学堂里发出一片笑声。吴次友继续道“在大清,一些官员和老百姓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本该是鱼水关系,但可能演变成水火关系。老百姓在街上只要看见当官的,都恨的大家牙痒痒,只是敢怒而不敢言而已。所以啊,别看你们在这里听我垂询,说不定你们早就想把我从这儿轰出去。“学堂里又是一片笑声。吴次友道“跟大家开个玩笑。未来几天呢,我们要好好学习英法俄三国的语言。此次朝廷花重金派你们出去,目的是让你们学习他们先进的制度、技术、管理理念等等。你们不仅代表着我们大清朝廷的面子,更是肩负着民族兴亡的使命。乾坤八卦中第一卦就是乾卦,对于乾卦,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儒家主张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而朝若,还有一种是道家主张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但是无论那种解释都是一个意思,既——我们要奋斗,要自强。所以我们要发扬古人的这种精神,用刻苦的学习来回报皇恩,报效朝廷,来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番话铿锵有力,激起同学们报效祖国的热情。接着,同学们进入自我介绍的环节。第一位是李天佑,道”我叫李天佑,自从英国人来到中国,西方列强都来瓜分我们的土地,我爹希望天佑大清,就给我这个名字。“吴次友点评道”恩,这个名字取的好,天恩浩荡,佑我大清。“李尚恕站起来介绍道”我叫李尚恕“,还没等他进一步介绍,吴次友打趣道”这个名字有趣啊,还上树呢,咋不上天呢,去和太阳肩并肩啊。“同学们大笑起来。李尚恕一本正经的补充道”这个名字是我姥姥取的,出自于《论语》,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乎?孔子说其恕乎。尚和恕都是宽恕的意思。所以我姥姥希望我能推崇爱人,宽恕他人。“吴次友点评道“恩,挺好,名字里有为人处世得原则。”

    梁敦厚站起来介绍道”我叫梁敦厚。“吴次友道“敦厚,这名字听起来感觉挺老实厚道。但我看你长得一点都不老实嘛,以后不知道要伤害多少好姑娘呢。“梁敦厚摸摸后脑勺,羞涩的笑了,全班同学也笑了。李幂站起来介绍道“我叫李幂,因为我父亲姓李,我母亲也姓李,而我也姓李,总共是李的三次方,所以我叫李幂。”大家的名字经过解释,都有一番风味。在后续一年的预科学习里,他们也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年过后,这批留学生如期远赴西洋,开始他们真正的留学之旅。李尚恕远赴西洋学习,张沅芷和刘梦西在国内做什么呢?请看下一章生纱落地通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