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月照燕云 » 九 学海茫茫引路人 (一)

九 学海茫茫引路人 (一)

    时间飞快,又过去了十多天。这些天周璋痛并快乐着,方先生博学多才,通古知今给周璋讲课时能把书上枯燥的文字讲的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精彩纷呈。多年的非凡经历使得方先生在洞察世情百态方面,也是功力深厚。结合实例讲解书中的内容,让周璋听得如痴如醉,很多困惑了前世今生的问题都得到了极大的开解。对老祖宗留下的学问也更是高山仰止敬佩不已,听得也很是快乐。

    当然,十年寒窗怎么能都是快乐的呢。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礼,暂时不教,还早;乐,想学啥,没人教,一边吹口哨去;御,骑马,别想了,回家骑牛去;射,边上和大山玩弹弓去;数,晚上自己去数星星,暂时不教大点再说。不过,周璋严重怀疑三位先生能不能搞得清鸡兔同笼的问题。有机会教教三位先生吧,咱好像在电子工程专业混过,学过一大堆高数啥的。虽说多数都还给老师了,估计搞定鸡兔同笼还是手到擒来的,周璋幻想了一会。

    五艺都不教,剩下的就是唯一重点了,不用划线一定会考的。书、书法每天写五百字,可不是硬笔随手写写很快的。毛笔啊,软绵绵的,一不小心就成了一团墨,要不就东倒西歪的散了架子。意在笔先、胸有成竹那是别人家的孩子,周璋每天认认真真的写完五百个字,感觉手都要断了。关键的关键是错了要打手心。想的太美了,手打疼了怎么写字啊,不打手心。只要把写错和写歪的字重写三十遍就行了。不过有个小小的福利稍许抚慰一下愤怒的心情。林芝和周苹会陪着他一起写,名义上先生叫她们帮着磨墨啥的。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结果完全反了过来。周璋也乐此不彼的磨更多的墨了。

    所有的辛苦都是有回报的,周璋的字也日新月异的端正起来,渐渐的有了毛笔字的些许韵味了。对经义的理解也逐渐深刻起来,三位先生聊天时候偶尔插上一两句,也让先生觉得甚为有理。

    霜重枫叶浓,外边的树叶在飘飘下落,重阳节要到了。看着外面秋高气爽的景象,三位先生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当把这个消息在学堂公布是得到了全体人员的衷心拥护,全校一致通过。甚至林姨带来在厨房里捉老鼠的一只大黄猫,也咪咪的叫了两声表示同意。

    周璋悄声对林芝说道:“重阳登高可是一个展示你的好机会,要好好准备哦”。一边又出谋划策道:“先生喜欢美食,有什么符合野外要求,好吃又不会被先生说奢侈铺张的美食呢”?周璋引导着林芝思考。结果小姑娘想了一会,然后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用极其无辜的眼神看着周璋,一句话不说。天啊,卖糕的!周璋乖乖的举手投降。碧云天,黄叶地,良辰美景奈何不烧烤。

    于是,二人去厨房找到了还在写字的周苹。三人一致请求林姨帮忙而且要保密。大黄猫在边上叫了三声,表示热烈的欢迎。这种事情怎么能少了方明小财主呢,岳毅、大山也需要的,他们可是干活的主力。五人聚到一起,开始分工协作。周璋和周苹姐弟二人负责准备烧烤的工具,必要时去募捐,寻求大姐的帮助,大姐夫家有个铁匠铺,正好可以帮忙做烧烤工具。周苹和周璋好久没去大姐家了,那个小外甥应该更可爱了吧。林芝和方明负责准备食材,谁叫他们家东西多呢。林姨负责帮这帮小家伙处理食材和调味料。大山嘛,高高大大的负责搬运呗。周璋也没参加过这个时代的户外活动,具体细节也不很清楚,几人只做了大致分工,各自忙活去了。

    放学后,周璋和周苹准备去大姐家。大姐家离学堂不远,也就一里多路,随便走走就到了。不过两个小孩还是不放心,周璋又叫上了岳四郎和大山,结果方明和林芝也跟着一道去。结果六个小孩成群结队的从学堂里呼啸而出,大呼小叫的向大姐家飞奔而去。一路上不免惊了几只晚归的鸡鸭,吓飞了几只树上的麻雀。

    大姐看见弟弟妹妹和他们的这帮同学很是开心,赶紧放下手中的孩子,马上拿出吃物招待这帮小客人。一个铁匠铺能让他们一家衣食无忧,却也只能衣食无忧了。家里也没有什么精美吃物,只是一些农家的瓜果零食。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一帮家伙们也饿了,一阵狼吞虎咽吃得特香。大姐在边上看的特别的开心,家里这些普通的吃食,能让这些小客人吃的开心,大姐特别的满足。

    周璋向大姐夫陈虎说明来意,大姐夫带着周璋来到了他们打铁的作坊里,这里能制作一些刀叉铁耙等等家用的器具。屋里有一个炉子,能把废铁烧成铁水,用砂模浇铸成一些粗糙的农具等等。铁匠铺现在是以陈虎的父亲陈大爷为主,敲打一个平板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于是陈大爷一口答应,说明天让陈虎送到学堂里。不用他们再跑一趟了,周璋好好的感谢了陈大爷一番,众人谢绝了大姐一家留下吃饭的邀请,一路狂奔会学堂吃晚饭。

    第二天放学后,林芝神气活现的站在了周璋面前,骄傲的说:“所有的食材我都安排下去了,到时候一定让你口水流下三千尺”。又神秘兮兮的拉着周璋到一边说:“林姨教了一个绝招给我,我现在无私的传授给你。重阳节那天我们一起把这个菜做出来,给先生品尝。我负责理论指导,你负责动手操作,就这么定了”。说完,林芝做了个得意的表情。周璋一听顿时觉得大有道理,太有道理了。原来大女子主义大宋就开始了。好吧谁叫俺曾经长在新中国生在红旗下,这点扶幼济困的觉悟还是有的。于是满口答应了林芝的要求。大不了还有大山和岳四郎嘛,该他们出场亮相了。周璋和林芝二人达成共识相视一笑,顿时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教室里的大山和岳四郎突然打了个寒颤,觉得一阵凉风吹过天暗了许多。

    转眼重阳节到了,是日也天高云淡,气爽风清。的确是登高远足的绝好时节。早早的吃过早饭,学堂全体人员在三位先生的带领下,兴高采烈的扑向了大自然的怀抱。晨光初起,草尖上的露珠在朝阳的照射下,折射出晶莹剔透的霞光。顽皮的同学特意用露水打湿自己的鞋子和衣服。更有甚者,那些捣蛋的同学摇落路边树上的露水,洒落在其他同学的身上,引起一阵惊呼和追逐嬉闹。

    他们选择的地方是距离学堂三里左右的一座叫落霞山的山顶。此处地形特点,决定了没有高山深谷。这座山已经是附近的最高峰了。斜斜的山路缓缓的上升,在山路上走着都不能用攀登来形容。山坡上长满了马尾松,在松树的间隙里长着一些枫树,此时正是枫叶最红的季节,灿烂的红叶仿佛一朵朵红霞落在山间,也许就是落霞山名称的由来吧。久困学堂的学生,特别是只能看到学堂矮墙四角天空的周璋,像一只只欢乐的野兔。东奔西跑大呼小叫的在山间放飞自我。

    一帮人放着平坦的道路不走,专门走草丛中的小路,还是不是拔棵草,摘个树枝啥的。大山和岳四郎都是久在山里玩耍,不时在路边摘下红澄澄的山果,酸酸甜甜的很是爽口,别有一番味道。

    周璋从一棵枫树上摘下一枝枝条,树枝上带着火红的树叶。周璋摇着枝条,仿佛轻摇鹅毛羽扇。陪着嘴里吟诵着‘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此刻比孔乙己还多了三个孔乙己。此番声情并茂的表演,逗得林芝和周苹咯咯直笑。周苹还不忘了大声提醒周璋注意脚下不要摔跤,真是为这个弟弟操碎了心。

    太阳渐渐的升高,众人一路来到山顶。山顶很平缓,有大片的草地。此时露珠已经干了,暖暖的日光洒在淡黄的草地上,显得那么的柔和和温馨。众人放下手中的各种食材和器具,准备开始干活。林姨此时显露出平时看不到的指挥能力。哪几个学生去捡柴,哪几个学生去搬石头,哪几个学生用搬来的石头砸自己的脚,哦,不是,用搬来的石头搭建土灶。哪几个学生去山涧里取水。众人哄然一声相应,各自散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山上不缺烧火的枯柴,更不缺搭建土灶的石头。一会儿功夫捡来了一大堆枯柴。搭建起三个土灶。土灶搭建也很简单,三块大小差不多的石头,等边三角间隔形放置。三块石头中间形成一个灶膛,用来烧火。锅就放在三块石头上面,一个简单迅速的锅灶就形成了。剩下生火做菜,制作处理食材就是林姨的事情了,别人只能添乱了。众人被林姨赶走,各自到山野里去玩耍,只能捡柴的周璋几人也不例外,被林姨赶开,到远远的地方去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