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月照燕云 » 三十五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

三十五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

    写完了这首诗,考试也接近了尾声,还有最后一篇赋,坡哥对不起了,我向你保证你不会去干黄州团练副使,所以你也没机会见到赤壁了,万一见到赤壁你也不是那个心情了,所以你还是写不出赤壁赋的,文章千古事为了这千古文章能流传下来,我只好帮你写出来了。东望夏口,西望武昌又得改,唉,还得把刘禹锡先生的“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事情拿出来写写。我容易吗,不就是想考个进士吗?周璋心里愤愤不平的唠叨着。自此基本原封不动的赤壁赋高仿版的燕子矶赋横空出世,此赋一出后世再无赤壁赋。

    还是老套路,仔细校对有无犯忌之处,所有都得确认无误,抄作业也是一门学问啊,别把人家的名字也抄上去啊,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看看没有写成苏子,周璋放了一点心。仔仔细细看了几遍,确认抄袭成功,工工整整规规矩矩用一手漂亮的柳体把文章抄在了答题纸上,最后又检查了姓名,没有漏下和写在不该写的地方,一切无误。看看时间也所剩不多了,已经有考生陆续起身交卷,周璋也站起来示意交卷,完成了这三天三夜的人生最重要的考试。这次考试到的结果,很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周璋未来的路怎么走。

    京城贡院里,收上来的试卷由收卷官签名用印,又有负责糊名的官员把考生的姓名封住,送到誊录所由专门人誊写,再经过专人校对无误,原卷留档,誊写的试卷送到里面阅卷。

    至公堂里知贡举主考官司马光,十八房同考官,十八位内监官面对这“大圣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恭敬的行使三跪九拜的大礼。司马光代表诸位阅卷官进香盟誓:‘为国家社稷秉公取材,不徇私情,不受请托,不纳贿赂-----有负此心,神明共击之!!

    进行完整套仪式后,司马光起身转头对众人道:“诸位,千叮咛万嘱咐,其实一句话‘秉公’。今年的考题你们也都看了,自然知道皇帝多么重视,而且皇帝登基后的第一次出题。”停顿了一下,看了众人一眼,沉声说道:“阅卷时如果想忘了规矩时,就想一想家里的老婆孩子,开始吧!”

    十八房同考官分别抽签,每人分配到一卷试卷,回到座位上正襟危坐等待主考官讲解阅卷标准,等司马光把阅卷的要求和标准当众宣讲完毕,众人开始阅卷,若见中意的卷子就加以圈点,并写上评语,然后移交副主考官。副主考官如果也中意就会在卷上写一个‘取’字,然后送到主考官手里,最后主考官也满意写个‘中’字,那么恭喜这位考生,一辈子的功名前程就到手了。

    各位考官在主考官司马光的带领下,日复一日的阅卷,转眼快到三月底,离阅卷截止的日子还有三天了,终于选出了三百九十份试卷,这就是本科录取的三百九十位名额。接下来,就要为这三百九十名未来进士排定名次了-------对于这三百九十人来说这几乎是决定性的;后面虽然还有殿试,但就像一审判决后,没有重大变故二审判决很难改过来一样,所以殿试对排名的影响不会特别大。

    经过一番讨论和争辩最后排定座次,又选出其中的前十名,呈送皇帝陛下御览,最终由陛下亲自确定这十人的排名。大宋年轻的皇帝对着来汇报取中名单的司马光和副主考缓缓的沉声说道:“朕在问计,出这道题目就是在于寻找对策,谁的办法好,谁就是会元”。题目是皇帝出的,最终解释权也在皇帝这里。当然,皇帝只看前十名的卷子,都看的话,要那么多大臣干嘛,大宋的官有点多了,总要找点事给他们做做。

    大宋神宗皇帝拿起了司马光他们准备取作前两名的卷子,先看了那篇‘论国富民强之道’开篇写道:“盖太极初分,万物有序,天人感应授天子统黎庶之责任,圣天子垂拱而治,始分士农工商各安其所助天子安天下,此乃各负其责之分工也”。文章从分工开始,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当前土地兼并的正反影响和目前解决土地兼并的困难,以及陈述了没有土地的农民的正反作用。第一次提出了土地兼并对经济的正作用。最后写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农田森林,山川海洋,皆大宋所属也,天地所赋各有自然之利,当率民众收其之利,国之所属权不变,励民富有者共开发以富国强兵,收无土地者为工则民安矣”。

    农业社会大量的财富来源于土地,生产资料的聚集不动,也导致财富多数不再参与流通,变成了埋在地下的金银,流通才能产生税收,所以大宋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却不能转换为国力,商业高度的发达,却没有工业的支撑,结果只是生活用品的奢华,没有根基的繁华,一场狂风暴雨后只留下残垣断壁给后人洒泪凭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士农工商相互交替,货物川流不息,以富馀而补不足,此乃天道也,行至则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也”

    ‘开源节流’,神宗皇帝继位来耳朵都要听出老茧了,真正开源的方法却都是困难重重,麻烦一大堆做不到的那种,什么丈量土地,抑制兼并听听就头大了。今天第一次看到,只谈开源不谈节流的建议,

    而且还是看看很可行的建议,麻烦还不多,真是深得朕心啊。

    新鲜的会元就此产生,旁边有御前侍卫用小金刀拆开弥封,皇帝看了一下名字,递给了司马光,司马光接过一看名字,泗洲周璋。司马光倒是听过这个名字,泗洲的解元还是有些小名气的。

    神宗皇帝又和司马光排定了后面九名贡士的名次,第二名闽县许世安,第三名,洪州黄庭坚,一手好字。名次一一排好,司马光领旨出去,安排出榜事宜。

    再回到前边,刚刚考完试的周璋等人,精疲力尽的回到泗洲会馆。一个个都像重病一场。确实也是,吃不好睡不好高度精神集中的三天,当时还不觉得怎么样。一旦考试结束,人放松下来真是累得连一根手指的懒得动,直接躺平不亦乐乎。

    好在会馆在此方面已经很有经验,热水洗澡,热汤热饭的充足供应,甚至保护考生的肠胃都想的很周到,以菜蔬豆腐等等为主。此时天气还很冷,地里的蔬菜并不多,可见会馆还是花了一些心思的。

    睡了三天的众人,也恢复了精神,可是也无心读书,坐等放榜的日子到来。周璋也不例外,百无聊赖的等待更让人难熬。总得找点事做做吧,看着外面刚刚变绿的草地,周璋有主意了。荷尔蒙激射的地方除了真刀真枪的战场,还有就是黑白相间的小球在绿茵场上的飞舞了。

    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秉承这个思想的周璋,开始组织考生们走出书房向绿茵场出发。

    此时也有古老的足球运动,蹴鞠。这个肯定无法和现代足球的魅力相比,人类欢乐是相通的,足球的魅力很快征服了这些考生里的年轻人,三十岁以下的。这次来参考的人员中多数是,多数是年轻人,场地也是因地制宜,会馆不远处的空地上用木棍搭建两个球门,会馆里找了些是会划了线,因为场地不够大,所以每一队只有七人了,反正也没有别人知道应该是多少人,凑合着来吧。

    四十名考生加上会馆里的工作人员总共凑齐了四支球队,每天下午安排比赛,打一个小组单循环倒是玩的不亦乐乎,边上其他州府的会馆也有大把的无所事事的考生,见这边玩的热火朝天,便也忍禁不住的加入进来,七七八八的凑起了十几支队伍,周璋一看,呵呵,有点意思,于是把各州府的考生代表邀请过来商讨,进过激烈而友好的商谈,虽然节奏都是周璋带着的。最后决定以州为单位组队共凑齐了十六支队伍,举行第一届大宋鹿鸣杯足球锦标赛。每天热热闹闹的比赛自然引起了附近民众的兴趣,国人也充分发扬了把热闹看到底的精神,如此紧张刺激又好玩又没什么危险的游戏,还如此的平民化,让每位看官都有上去踢两脚的冲动,大有你咋能那么菜,我上我能行的绝对的普通人的自信。

    如此人群聚集把开封府的差役吓了一跳,赶紧禀报到推官曾步曾大人处。曾步倒也不敢怠慢,第二天下午,带着一个随从来到了比赛场,看到现场有带着红袖章的人在维持秩序,也就放下了点心。周璋今天没有比赛,这位组委会的主要成员,正带着人在巡查防止意外发生,此时看见曾步,赶紧快步迎了上去,躬身行礼道“学生泗洲周璋,见过曾大人,大人可以称呼我文玿”。

    曾步打量也一下眼前面目英武,体态矫健的年轻人,觉得有些眼熟,赶紧止步回礼问道”文玿,何以认识在下,我们见过面吗?”周璋连忙答道“学生是今年参加省试的解士,在进考场时见到大人,聆听过大人的训诫”。曾步这才明白,周璋又向他解释了球赛的前因后果,恭请曾大人安排一些力量,来维持比赛的秩序。

    曾步对这个年轻的学子,感觉不错,另外维持这里的秩序确实也是他的职责,于是答应了周璋的请求。并且告诉周璋他现在任职开封府推官,有事情可以直接去开封府衙找他,周璋连声道谢,声称有事一定报告大人,两人这才告别。周璋本来只想找点乐子,没想到惊动了官府,现在也好小心翼翼的把比赛快点办完了。比赛在三月二十六那天结束,最终泗洲队以不败的战绩获得了冠军,泗洲会馆赞助奖杯一座,铜做的。嘻嘻哈哈的颁奖仪式结束,第一届解士杯足球锦标赛取得圆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