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月照燕云 » 五十一 姚江风雨浪淘沙(四)

五十一 姚江风雨浪淘沙(四)

    五十一姚江风雨浪淘沙(四)

    “你逃亡时,语儿已有身孕,在艰苦的日子里,她一直对我们不离不弃,生下了孙儿王唐后,更是含辛茹苦的过日子”王父老泪纵横的述说着,“一个月前,知县把我们接到了这里,安顿的很好。还把唐儿安排进了最好的阳明书院读书”。王著重重的给父母磕了三个头,抱了抱妻子和儿子,转身走出了屋里来到周璋面前,噗通跪在地下以头碰地,额头很快出了血,嘶声对周璋说道:“我想活下去,我想报仇,请大人指点明路,此身将只为大人所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看着如此上路的王著,周璋想到果然书没白读,苦难没白受,瞬间就明白了事情的关键。周璋寒声说道:“以这些年你在海上所犯的罪行,杀几遍都够了。托你有一个忠贞的妻子,坚毅善良的父母还有一个年幼还没领略父爱的儿子,更托这些年海上有点良心的海盗不多,所以你这条命现在我留下了,但留多久要靠你的努力了,现在你从你的队伍中挑年轻,品行不坏的二十人出来,名单待会交给海岩,他是你的堂弟,是我们单独招募的,他为你做了很多,后面你自己去问他,你的父母也知道情况。你们这些人白天将去采石厂劳动改造,救赎自己的罪行,晚上进行学习,一年后根据表现情况另行安排,另外考虑你们的实际情况你们的家人都会接到余姚居住,并且允许你们每月团圆一天,为自己留个后啥的”。王著见不但能活下来,一年以后听大人的语气还能派上不小的用处,不然大人费这么大事干嘛,直接扔海里喂鱼不比这个省事多的多了。

    历史的长河在这里飘了一朵水花,一个将来比德雷克还有多八个郑芝龙的姓王的海盗王去采石场挖石头去了。

    护卫舰队的出海和返航没有激起一点浪花,秋收后建设的大热潮又开始了,这次没有很多全县统一的工程,围绕着干道和主航道,黎民百姓半自发的做起了修路造桥,疏浚河流,修塘筑坝的事情,开发司在这些事情上做了最大的支持,平价供应水泥,并派技术专业人员指导关键的工程,特别是桥梁的建造。陆路和水路的畅通无阻加快了物流的速度,节省了费用特别是山里的物产通过水陆联运终于便捷的运了出来,为山里的黎民百姓增加了好多收入。来年有望获得更多的收益,整个余姚以一种朝气蓬勃的面貌昂扬向上。

    冬天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杨晋和贾理略邀请周璋一起爬上了研究所边上的最高峰,乌丹山。站在峰巅,俯览脚下的姚江,披上银装的县城和大地,还有南边绵延不决的四明山,周璋忍住冲动没写一首满江红,雪。周璋在风中拈花微笑,(当然是雪花)望着二位说道:“说吧,有什么重大的突破,值得邀请我到雪山之巅来分享”。

    杨晋和贾理略相视一笑,杨晋到:“你太伟大了,在你的指引下,我们第一台蒸汽机原型机制造出来了,并且完美的连续运行了两百多小时了,乌丹山将记下这一幕,历史将记下这一幕。我们注定因为你的指引,在青史上刻下重重的名字”。周璋也很激动,蒸汽机的出现将是工业化进程巨大助推器,用任何华丽的词语形容其伟大都不为过,人类第一次有了非人力畜力的可控连续的能量。在烧了几千年的饭,喝了几千年的热水后终于想起烧水做点别的事情。

    眼界还是决定了想法,贾理略说道:“我和杨晋都知道这是里程碑的突破,可是我们没有想到能干什么用”。周璋不想和这些夏虫言冰,就说等看到你们的机器再和你们说如何运用。眼前大好江山当饮酒对歌,吟诗作赋,谈那个黑乎乎的机器多大煞风景啊。二人心痒难耐,无奈周璋再也不谈机器的事情,三人在峰巅好好的疯了一把。

    三人喜洋洋的把酒临风,纵横千古事,都付笑谈中。兴尽下山已是晚霞满天。穿过了三道警卫,来到研究所的地下室,满怀期待的周璋看到啼笑皆非的一幕。能装三碗水的铜茶壶,下面炭炉在烧着,茶壶嘴喷着热气,热气冲击着一个三个叶子的轮子,三叶轮安放在一个转轴上旋转着,速度时快时慢。好家伙,汽轮机都出来了。周璋哈哈笑道:“原理是这样的,现在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力量太小,二是均匀的转动。前者好解决,各个部件做的更大,但要注意安全,避免泄漏热气烫伤人。第二我大概给你们画个草图,周璋凭着记忆画出了飞轮机构和负反馈速度稳定系统,曲轴连杆机构,曲轴活塞机构,把原理讲个二人听,获得稳定转速的后能给干什么事情大致的告诉了他们,希望在此基础上尽快制成样机,我们将在船上试验,周璋想过以目前的基础工业水平,在船上使用最容易实现的。

    杨晋和贾理略又开启了零零七模式,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样机的组装,一个能装八百斤水的铁炉子,铜做的喷嘴,铜做的叶轮,以及一系列的传动,变速,稳定等机构。为了提高效率和防止烫伤,喷嘴和叶轮都加了罩子。不过现在的密封很不过关,漏气还是很厉害。这套机器装在了一艘两百斛的船上,没有去海面上试验。

    去年疏浚河流筑坝,有了水泥这个神器,很容易筑坝拦截山间的溪水,于是在四明山北麓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人工湖泊,四面环山,中间有小岛在湖中,单论山水风景比杭州西湖都要胜出一筹。而且蓄水抗旱的功能也非常显著,最终周璋没有意外的定名四明湖。

    冬日的四明湖水波不兴,四周的青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好一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名画。湖中船只很少,显得特别的安静。在湖中间,装着蒸汽轮机的船在湖中行进着。一路行过的地方,在空气中留下了白色的蒸汽痕迹。周璋差点以为时空又错乱了,出现了喷气式飞机了。周璋,杨晋还有贾理略三人兴奋的站在船头,不远处跟着一艘小船,护卫们预防大人落水准备的。

    贾理略自豪的对周璋和杨晋说道:“平时这么大的一艘船,在水流不动的情况下,至少的十几人才能划动,现在装了这个机器在湖中轻松的航行,人数一下少了一半。而且还轻松了很多,这么厉害真没想到”。周璋鄙视的看了一下贾理略,这才哪到哪啊。你要知道蒸汽轮机可以驱动比这个船大几百倍的巨轮,还不直接就傻啦。

    周璋看了看杨晋道:“怎么样,有没有很兴奋的成功感觉”。杨晋哈哈大笑:“太爽了,跟着你做事好像不会走弯路耶,这一点是我最佩服的地方,擒纵机格让我们设计制造出单摆计时器,量产的一百台。让我们获得巨额的利润,现在订单都排到明年六月份了。现在这个蒸汽轮机的应用,给水运带来多大的好处立马可见,这个进步太大了’。杨晋由衷的感叹道,“不过如此神器,被我等三人如此漫不经心的弄出来,是不是缺少了很多的仪式感”。

    三人没有太多的时间享受成功的喜悦,贾理略继续深入的研究下去。杨晋迅速进入蒸汽轮机制造厂的筹建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新建厂房。最终决定又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先在造船厂里面给出一些房子组建蒸汽轮机制造厂,待到条件成熟再重新选址建新厂。首批计划建造五台机器,配合造船厂的五条千斛的海船。当然鉴于蒸汽轮机还处于试验阶段,现在只作为船只的辅助动力,该有的风帆等等原先的都还保留,以免机器出问题船只变成一个不会动的岛屿。

    熙宁二年就要过去了,年二十八。开发司总部喜气洋洋,张灯结彩,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大会正在举行。大会由总经理杨晋主持,董事长孙霆正在向股东和中高层管理报告今年整个开发司的运营情况,孙霆洪亮的声音在会场上飘荡着“开发司两年来共建设完成混凝土海塘余姚境内一百里,上虞境内七十里,绍兴县境内八十里,合计完成二百五十里,修建混凝土路面道路三百六十多里,修建盘山道路四条,大大的改善了山里面外出的状况。疏浚了河流一百八十多里,使得姚江的航运能力增加了一倍,千斛船只可以从杭州湾直通余姚码头。这是我们完成的伟大的事业,我们是奇迹的参与者,开创者”孙董事长激动的说着“下面是我们取得的收获,开发司主营收入五百六十万两,获得滨海农场的五十年租赁权,并减免前十年的税收和租金。减去各种成本开发司二年来的总成本,我们共盈利一百三十九万两”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孙霆继续展望了明年的美好前景,肯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掌声中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