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鹅山旧事 »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

    横镇,在一间临河沟的旧瓦屋里,陈有和正同厂子里的几个男人坐在门口当风的地方百无聊赖地玩着纸牌,四个男人支起一张折叠桌子,两个人坐在就近的床沿边,另外两人搬来小凳子分坐两边。旁边还有四五个男人围着看。男人们粗糙起茧的中指和食指间夹着一支燃着的烟头。他们的脸上并不见往日的兴致,个个面带忧色,稍有不顺就要发怒。

    “哎呀,你会不会起牌?起张牌都能掉!”

    “怎么理个牌半天了,还不出?”

    “你急什么?急去死?”

    就这样,大家闹起了脾气,带着情绪玩牌。

    墙上一台摇摇欲坠、沾满灰尘的壁扇无力地扇动着。

    谭家英同屋里的其他女人一起坐在下铺的位置上,唉声叹气。

    上个月,下洋村的一家制鞋厂起火。当时是半夜里,楼上睡觉的十三个人当场死了八个,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楼下堆满了皮革鞋料等易燃物,想跑也跑不掉。经过这件事,北江市开始严厉打击三小场所。横镇这一片几乎所有的制鞋作坊都关停了,谭家英他们所在的厂子也已经停工了大半个月。

    本身这两年北江就渐渐没落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讲究起了行头,尤其是年轻人。衣服要穿好的,鞋子也要穿牌子货,这样出门才不会掉面子,即使兜里没两块钱,底气也分外足。买东西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只讲便宜和样子好看了。北江的鞋子质量差是出了名的,容易开胶和臭脚。没人愿意买,当然就不会有批发商上门订做。本来还有一些外贸订单,今年连外贸订单都少了。年轻人也不愿意待在这里,只要稍微有点文化的,纷纷朝大城市去了。这里脏乱差的环境,以及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日子可不是他们想要的。留下的基本都是像谭家英一样上了一定年龄,且没有读过书的人。

    “唉……这埋人地方!不晓得什么时候才有事做。”桂花双手抱膝坐在床上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她屋里还有一个没成家的儿子,想着再挣几年的票子,等这个儿子成家了就不出来的,现在倒好,想做还没得做了。

    “哪个话不是。票子一年比一年难挣。你看看,今年来这里将近四五个月了,统共做了一个月的事!做几天事,停几天。唉呀,我估计以后怕是没工可打了。”

    坐在一起的女人垂头丧气地念叨:“恐怕真的会没工打……”

    “莫呕屎!没工打,大不了回去种田!”陈有和本来也没心情打牌了,他扭转头来,斜着眼睛,反驳几人的话。

    桂花听有和这样说,马上撇着嘴回击道:“回去种田?你还愿意回去栽秧、打谷?再说了,丢了十多年没做的活,怕是忘都忘了吧?真叫你捡起来可不容易。”

    陈有和被说得哑口无言。确实,现在真正叫他去死守着几亩田过活,他是不愿意的,累不说,还存不下票子。

    “哎……这可怎么好?”

    “不打工,回家种地?”

    一屋子的人你一言,他一嘴,担忧着以后的日子。

    这个世界已经抛弃了他们,尽管这是可以预见的,但快得让人难以接受。

    在北江没事做,干坐着没票子进不说,天天打开门来还得要生活费,买米、买菜,哪样不要票子?谭家英她们思来忖去,不晓得要多久才有事做,决定先回老家,过段时间有事做了再来。

    回到羊山的谭家英还没过几天消闲日子,就跟着屋前屋后的女人去河下摘烟叶了。

    因为荒废的田地多,一些外地的老板便以极低的价格从各村包下平坦的良田来种植经济作物。比如河下村,那村的田地刚好分布在县道的两旁,交通便利。于是外地的老板租下原来的老粮站,盖成了一栋四层的厂房,名为:芜丰卷烟厂。并且承包了附近河下村一大片田地来种植烟叶。这时节正是第一茬烟叶采摘的时候,附近各个村子里赋闲在家的女人纷纷选择出来摘烟叶,挣点零用钱。

    正午,谭家英和其他十几名妇女一起,顶着老虎太阳在河下村的地里摘烟叶。这烟叶最好的采摘时段就是正午到下午太阳最毒的这段时间。

    女人们戴着草帽,一只脚踩在田垅上,一只脚在田垅下,半蹲在烟叶地上,两只手快速地从烟叶苗上捋下成熟的叶子装进挂在身侧的竹篓子里。背因为弓太久而支撑不住的时候,她们便会用左手肘撑住左腿,来减轻上半身的压力。

    谭家英将草帽取下,拉下脖子上的毛巾抹了一把脸上的汗。

    “唉,屋里的票子也不好挣!”她感叹到。确实,这样摘一整个下午,也不过二来十块钱。这比外边做鞋还累,做鞋起码可以坐着,还不用晒太阳。

    正英和二嫂丛莲听了,扯开晒得通红的脸,笑着说,“这还算可以了。像我们平时在屋里帮人做手工,有时是剪衣服的线头,有时是组装学生们用的那种圆珠笔,一天到晚做,眼睛都看花,也只能做七八块钱。”

    “哎呀,工价那么低,要我就不做。”谭家英张大眼睛说到。

    正英无奈道:“反正也是没什么事,几个人坐在一块做,说说话,也好消磨时间。”

    “是,在屋里也没什么别的事。人家都做,也就跟着拿点做喽。”二嫂丛莲难得话多几句。

    “屋里是不好挣钱,在北江,不好不好嘛,也比这个稍微强点。”

    谭家英摘了七八天的烟叶,总共结了两百块。她烦心着,要是以后真的不打工了,在屋里哪来的票子生活?就算种有谷子和蔬菜,也养了鸡鸭,那万一生个病什么的,还有油盐这些,还是要花票子。

    这时候,村里在传:坪山将被县里征去建一个垃圾处理站。

    也不知真假,反正一传十,十传百,现在村里人都晓得了。

    陈有和同有山、有民等几个男人蹲在自家的马口里讨论着这事。

    “我是绝对不同意,不许他们这样搞!要是真建了,一天到晚烧垃圾,好大的烟下来。到时候,那地还有用?”陈有和重重地吐了一口烟圈,梗着脖颈说到。

    “是,我也这样说。”

    “我也不同意。”

    其他几个男人也人手一根烟,皱着眉头说。

    可是,这事可由不得他们几个。村里已经答应了下来,并通知新升大队的人去队里开了一回会议。会议的内容当然是征求大家关于坪山征收的问题。队员里绝大多数的人都举手赞同。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坪山这地荒着也是荒着,而且不晓得要荒多少年,还不如趁现在拿点现票子实在。

    坪山要建垃圾场的事情是板上钉钉了。没过几天,大队干部就通知队员一起去见证丈量方数,好给大家发补贴。

    方数很快量完了,县里的人早早走了。新升大队的队员们却站在这块草有人高的荒地上不舍得离开。

    “哎呀,以前这里栽满了红薯、花生;坡下那一片岭上长满了油茶……唉,现在茶油吃不起喽。”

    “谁说不是。”

    “听我那去世的老爹讲,这里边进去就是那断尾龙的藏身之地。还有炭坑。”

    “埋人鬼,不晓得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此刻,这一群当了半辈子农民的男人蹲在一个斜坡上,望着坡下的荒草地,回忆起这个地方原先的繁华景象。

    曾经他们在这里挥洒汗水,收获喜悦。以后,这里将不属于他们……

    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芜丰也在快速地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县城。

    这年的冬天,坪山往上一点的三层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开隧道工作。国家发布了《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文件。芜丰县所在的省市正是中部落后地区,国家要大力扶持的方向。城市要崛起,那必然要先通道路。芜丰以及附近的几个县都没有高速路途径,导致农产品很难运出去,经济也发展不上来。这次省里将高速公路规划到了芜丰,而且计划在坪山段建一个服务区。一是带动芜丰一条线的县市发展,二是缓解南北向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