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鹅山旧事 »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

    正月初二,中午十二点钟的样子,陈有财屋里热闹非凡。他的三个兄弟以及女儿女婿、侄女侄女婿几大家子,三十多口人正围在他的院里晒着太阳话事。阳光正是明媚,有财、有登、有和三兄弟手撑在半截的砖墙上,望着院外的田地,有一搭没一搭说着各自的生活。这几天天晴,气温有所回升,人们脱下厚重的棉衣,露出里边的毛线衫。田野里不知什么时候铺上了一层薄薄的新绿,鸟儿也叽叽喳喳闹腾了起来。

    有财屋里正对田地的厅门大开着。门里摆开两张八仙桌,桌上已经摆上了一桌子的菜。三个妯娌在厨房和厅堂里忙进忙出。二嫂丛莲坐在灶下烧火。

    谭家英在灶边用锅铲舀一点汤试咸淡。

    “大嫂,肉丸子盛起来就可以熄火了吧?”她放下锅铲,朝灶房外喊。

    在院里的水井边打水的大嫂香娇反转头应道:“哎,是。叫那些后生坐拢来吃饭。”

    吃饭。对的,这些人围拢在这里就是来吃饭。自从龙生被要走后,有财两口子开始注重起几兄弟间的往来。地里有吃不完的菜会送一些到老三屋里,他们没种到菜。谭家英年下回来,大嫂还不时会送些腌的茄子、萝卜、泡椒到屋里。还会坐在陈有和的厅堂里,跟弟媳说说今年地里的收成、屋前屋后的烂事。有登媳妇太闷,半天等不来两句话,香娇不怎么愿意同她打交道。

    不仅如此,从去年起,年初二,几个兄弟出嫁的女子都回来走娘家的那天,香娇又张罗让这些后生们到自己屋里吃一餐中饭,包括几个兄弟。意思是大家一年到头不在屋里,趁这时候聚一起吃餐饭。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惯例。一大早,几兄弟出嫁的女子携家带口到了羊山后,首先去大队门口买送礼的东西。一般是一家买一箱牛奶或者一桶吃油,价格在五六十元左右。大队门口的场地上,几家店子的店主将正月里热卖的牛奶、饮料、吃油等送礼佳品摆满一条路,供走亲戚的人来选购。

    买完东西,女子们给各叔伯家依次送了去。趁侄女来送礼的时候,谭家英张罗大家吃一餐酒。桌子上早早摆起了两盘在镇上超市买来的各式糖果糕点;还有从菜市场买来的新样水果,有龙眼、葡萄、香蕉等。她还早早煮上了茶叶蛋。只等几个侄女侄女婿到了羊山,她便喊他们来吃酒。

    酒还没吃完,有登屋里又来喊了:“去我屋里吃点,煮了鸡蛋粉丝和芋饼。”

    就这样,所有的小辈又乌拉拉朝有登屋里去。陈有登去年也搬进了新屋,他的新屋起了三层。虽然从往二楼去的楼梯口处开始就没刷白,一楼的厅堂里却安上了一盏客气的吸顶灯,据说光这一盏灯就花了五百元。陈有登为了金生好讲老婆,拼了命起的这栋屋。现在女子讲人家首先要看这家有没有起新屋。

    初二中午的这餐饭必定在有财屋里吃。

    “吃饭,吃饭。”谭家英朝院里的人喊到。

    “哦,好好好。”院子里坐着的人纷纷起身走进厅堂里,大家按长幼顺序坐好,添酒的添酒、分碗筷的分碗筷。等全部人都坐定吃上了饭,陈有丰才缩着背、双手插兜,从院外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又到哪里去了?请你吃餐饭都不来。”大哥有财揶揄到。

    陈有丰皱着鼻子笑了两声:“嘿嘿,就到大队那里玩了一下。”

    “莫总是想着去玩,一个锦生还这么小,要上点心!”有财拉下一张脸说到。

    有丰笑着说:“晓得。”便自顾自去倒酒。

    “你们吃菜,这花生米怎么样,还酥脆吧?”女主人香娇自己端着碗站在靠门边的桌子。

    “嗯,还好吃。”谭家英夹了一颗花生米放进嘴里,违心地说到。这花生米都回潮发绵了。

    “这呀,这是腊月初十,隔壁祥发娶媳妇时候的。有得多,他老婆就分了两碗给我屋里,一直放在米缸里没吃呢。”香娇自豪地告诉众人。

    有财四个女婿,有登一个女婿,加上有和的女婿张亮,这六个后生坐到了一块必然要没话拉话,没可能低着头吃完就算数。拉话,那肯定是说工作的事。

    “姐夫,你在哪里发财?”有财的小女婿首先问丹红老公。

    “哪里发财,在北江抓帮。”

    “哦,抓帮工资高呢。”

    “还行吧,好的时候,一个月搞万把块不是问题。”丹红老公悠哉地瞟了桌上的人一眼。随后问对方,“妹夫你又在哪里做事?听大伯娘说挣了大票子!”

    “还行吧,挣了一点,一个月也能搞个万把块。话说,现在一个月万把块很平常吧?”

    “嗯,是。要是一个月没有万把块,生活都难过。”桌上的人心虚地点点头,附和到。

    “死人鬼,我今年挣是挣了一些票子,就是打牌输了。输了好七八万!”有财的二女婿自豪地笑着告诉众人。

    “哎呀,那你是真有票子,打那么大的牌!”桌上的姐夫、妹夫张大眼睛望着有财二女婿说到。

    陈月红听着几个堂姐夫、堂妹夫的话,心里不是滋味。人家个个都月入上万了,自己还在死守着一个月只有两千来块钱的工作。话说,怎么他们个个工资那么高?

    看着几个堂姐妹露在高龄毛衣外边,金灿灿、明晃晃,如单车链子一样粗的金项链,她不自觉把衣领拉高。

    “月红,你结婚的时候没买三金?”大伯娘直直地盯着她问。

    “买了,挂毛线,就没戴。”陈月红尴尬地回到。她确实有,只不过是细细的一条,不能与大家的相提并论。其实说到好看,她还是觉得自己那条好看,显得脖颈长,而且上边的吊坠也洋气。

    金灿灿的黄金似乎与芜丰的红土地格外相称。芜丰一带的女人尤其爱戴黄金首饰,哪个结了婚的女人没有一件黄金首饰,那是多羞耻一件的事。其实这些女子在外边做事的时候并不会穿戴上,一个是不方便做事,二个带出去不安全。但是只要一踏入芜丰的地界,女人们便会将珍藏的金银首饰通通戴上。这里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婆婆,下到刚刚出嫁的小媳妇,没有一个女人不是穿金戴银。耳朵上的金耳环,手上的大金戒指,还有脖子上又粗又长的金项链,以及有意无意从层层叠叠的衣服袖口露出来的金手镯。没有金银首饰傍身是绝对不能出门的。金首饰的多少、粗细,象征着主人是否过得好。

    香娇没有得到她要的答案,脸上有点失望,转而指着小女子右手的无名指对她说到:“你看,这死女子的戒指,粗不粗?”

    “嗯,蛮粗。样子也好看。”陈月红称赞到。

    “哎呀,月凤,你这个戒指这么粗呢!得花不少票子吧?”谭家英大声地夸赞到,她晓得自己这个大嫂的目的,自从她“崽”走后,整日里到自己屋里来说自己几个女子过得如何如何好。她既然想听好话,那就满足她。

    果然,香娇听了这话,喜笑颜开地埋怨起女子来:“死女子,净会乱花大用。也不晓得节约点票子,马上建新房,用票子的地方多。”

    这时候桌上敬着酒的月凤男人斜着眼笑道:“那点票子还是有,她喜欢就买。”

    香娇见月红、张亮两人不出声,伸长脖颈问陈月红:

    “话起,你两口子一个月工资有几多?”

    “我们没多少工资。”陈月红假装认真地在夹一道菜,脸上的窘迫却不自觉流露了出来。

    “大嫂,你今年的腊肉做得好呢!香得很,咸淡也刚刚好。”谭家英夹起一块腊肉,咬一口,夸赞到。

    果然,香娇马上得意地与谭家英和丛莲两个妯娌分享起了做腊肉香的妙招,暂时忘了审问这回事,不然立生和金生是跑不掉的。

    吃完饭后,有财的大女婿和小女婿提议在院里打牌,还叫丹红老公留下一起,三人本来让张亮一块打的,张亮笑着推辞了。最后就他们三个打的。

    等有和一家走后,香娇悄悄在有财耳边戚戚嚓嚓:“我猜月红他们一定挣不到票子,你看,连二十块一把的牌都不敢玩!就算手背输一下午也就几百块钱的事。”

    开年上了一个月的班,陈月红和张亮就辞职了。一直死守在这里是存不下票子的。通过仔细观察过,他们发现经常去光顾的那家快餐店一个中午就能卖出去五六十饭,一个饭八到九块,一中午就有五六百元的毛收入,还没算晚上的一顿。这家是夫妻店,陈月红想,既然别人能做,那她和张亮也能做。自己是农村里长大的,什么脏活累活没做过?

    张亮也晓得自己文化不高,要想改善生活就得吃苦。

    于是两人商量,去陈月红之前上班的那个城市开一家快餐店。陈月红在油站上班的时候经常出去逛,知道那里的物价相对高,一个最基本的快餐是十块起步的,一般是十到十五块。而且那里人流也比这里要多。

    既然要做吃的,按他们两人的水平肯定不行。于是趁着还有一个多月的班上,张亮花两千元,利用下班和休息的时间到一家厨师培训机构学习炒菜。

    学成以后,陈月红和张亮两人来到她原先上班的那个城市,租下一间小单间作为落脚点。之后他们就开始到处找合适的店面。因为价格的原因,他们最终选了一间不起眼的小铺子。接着马不停蹄地跑遍附近的两个批发市场去买厨房用品。没多久,陈月红和张亮的快餐店就开张了。他们并没有什么开张活动,位置也不太显眼,因此生意也不好。连着半个月生意都很惨淡。看着卡里那点存款日渐减少,两人慌了起来。做生意最累的就是没生意上门,心累。有生意起码还有做事的动力,虽然累点,可心里开心。

    不远处有一个数码城,四栋大楼,里边应该有不少人,而且都是年轻人,不会自己煮饭。张亮想到去那里派送外卖单。他找人印了几百张小卡片,上边印着店里的菜品,还有外卖电话。次日,等数码城里的人上班以后,他和陈月红就一家家去塞小卡片。有的立在门把手,有的从门缝里塞进去,碰见人就派人手上。

    果然,这天中午,就接到四个外卖电话,总共二十七个饭。这一天,店里加上堂食一起卖了六百七十元。两个人晚上高兴得睡不着,规划着以后日子。

    从这天起,他们店里的生意就好起来了。每天早上八点多钟,张亮骑电动车去买菜,陈月红就在店里准备洗米煮饭。等张亮回来以后,两人又马不停蹄地洗菜切菜。中午饭点,张亮忙着炒菜,又利用空隙跑去送餐,陈月红就在灶房里给堂食的客人准备餐食,接听外卖电话和切菜备用。一直到下午一点过后,他们才能停下来吃一口没卖出去的菜。急急忙忙吃完饭,又该洗碗收拾了。

    不过,这样忙也值得。第二个月的月底,陈月红拿出每天的记数本一算,这个月竟然挣了一万四千块钱!照这样下去,到年底就能存下六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