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甘为利刃 » 004 小孤女初解身世迷

004 小孤女初解身世迷

    楚大娘子顿了顿,又道:“今年今上为西宫太后贺整寿,大敇天下,总算让朝庭撤了流放之令,准许全家回京。虽贬为庶民,好歹离开了流放之地。这里的东西,是肖夫人,如今称太太,也就是你祖母给的,还有朱家,你母家也一并送了好多东西。你看看?”

    娇娇震惊得脑袋一片浆糊,好半天说不出话。什么东西也顾不上看。

    楚大娘子怜惜地摸摸娇娇的头。

    娇娇半晌才回过神。不是,怎么自己就成了将门之后?还有母亲……

    娇娇醒过神,一蹦三尺高:“我还有娘?”

    楚大娘子一愣,抓过药杵敲了娇娇的头一下:“你这女娃怎么说话呢?你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娇娇被敲得“呦”一声,摸摸头,委屈地说:“我又没见过她,她也没来看过我。”

    楚大娘子心一酸,声音不由放软了:“不是她不来看你,以前是来不了,现在是不能来。虽说回了京城,可上上下下多少眼睛看着,当初隐瞒了你的身份,可是欺君之罪。如今……”也不能让你明面上成肖家子孙。楚大娘子心酸极了。

    她将一封信从怀里掏出,递给她,道:“自已看去!”

    娇娇不情不愿地接过来,却半天不打开。

    楚大娘子只得叹口气,开门出去。

    楚大娘子知道,这孩子是心里别扭。从小跟着她长大,除了师傅和自己这个干娘,没什么亲人,常被人骂野种,对家人生她却不养她,嘴上不说,肯定心里憋屈。这忽一下知道有家人,一时半会也接受不了。

    娇娇一个人坐了半晌,脸上的喜色早已消失。她翻来覆去地看着手里的信封,嘴里嘀嘀咕咕:“写啥信嘛,我算什么!要想我,找个机会就溜达来了,什么嘛!”

    末了,闭闭眼,还是将信抽出来。

    信封里有两封信,是她祖母,还有外祖母的。她揉揉眼睛,又去信皮里找找,为何没有娘的?

    她迟疑地展开信纸,只见信上有些字都模糊了,好像是泪痕。娇娇心里又甜又酸,陌生的感觉将心胀得满满的。

    天色暗了下来,楚大娘子一手端着灯,一手抬着一碗饭菜,开门进来。

    娇娇闷闷地喊了声:“干娘……”

    楚大娘子把手中的东西放在八仙桌上,摸摸娇娇的头,叹道:“看了?”

    娇娇低头应道:“看了。”

    “信上让我们回汴都去。我们真的要走么?”娇娇低声问。

    楚大娘子道:“今天朱府来了一位嬷嬷,她是你母亲的奶娘,王将军亲自送来的。他们怕你不自在,现回了王将军山里。去不去你拿主意,王将军和我商量了,你在那,我们就在那。不过我们的意思是,你本是将门之后,虽说现在还不能将你的身世公之于众,但回汴都却也妥当。那里条件比这好多了,你该有更好的生活。况你祖父也想亲自指导你。只是要换个身份。”

    娇娇想了想,道:“看我……祖母的意思,我爹当年惨死另有隐情?”

    楚大娘子肯定地点头道:“是。当年太子和肖小将军一行,行踪是隐了的。盐枭是从何得知太子路线?盐枭敢杀太子,这是多大的事?他们不知后果吗?果然,先皇震怒之下,将他们九族屠了个干净。这事透着蹊跷,”

    她叹口气,又道:“当年,先太子武有你父亲,文有汝安公世子李尧,查盐税一案,李尧也是跟去了的。遇险时,李尧因手无缚鸡之力,被你父亲将他打晕藏在芦苇荡里逃过一劫,按理,太子也可藏在一处。可太子却死了。所以,你祖父觉得此事有疑。后来,汝安公府也被降成伯府,但李尧却活得好好的。”

    娇娇点点头,恨恨道:“好。那我们就回去。那些人位高权重,我在这边陲也鞭长莫及。好歹,自己站高些,也好帮我肖家出份力!”

    楚大娘子欣慰地笑了。说:“好,明儿干娘就去找王将军,咱们尽快启程!”

    ……

    高云谏与陶勇别了娇娇,去买了几个馒头,就往城外走去。

    不多时,就寻人问了道上了山。

    寒冷的风裹着枯枝败叶满天飞舞,入目处一片萧瑟。高云谏越走脸色越沉。即是军营,怎么一路上连个警戒的哨兵也没有。

    急赶慢赶,好歹在天黑前赶到了祈山大营。

    陶勇掏出印信,交给辕门外的一个小头目,让他去报吴将军吴仁宝。

    吴仁宝坐在大营帐中心事重重,一看亲兵送来的印信,吓得语无伦次:“快,开辕门,请进来……啊,不用,本将军亲自去接!”

    吴仁宝连滚带爬冲到辕门,拳打脚踢让兵丁大开辕门,冲高云谏扑头就拜:“下官,呃,下臣拜见……!”“太子”二字倘未出口,陶勇一把捞起他,喝道:“你找死!”

    吴仁宝一个机灵,顿时会意,冷汗都下来了。

    高云谏,真名萧云谏,是当今圣上嫡子,中宫高皇后所出。外祖为现在权倾朝野的高丞相。

    十年前,太子还是先帝嫡长子萧敬轩。自幼封为太子,文韬武略,为天下人所爱戴。

    在查盐税一案时,被盐枭袭击身亡,靖安将军独子太子侍卫长肖阳峰为护先太子力竭而亡。这关口,肖阳峰之父肖令臣又莫名其妙放弃三州,退兵回祁远山,先皇疼失爱子,又闻此噩耗,只来得及下旨将肖令臣锁拿至京,就中风而崩。

    今上萧靖轲,是先帝第二子。当时先帝崩了,太子薨了,高相便扶持堂妹高妃的儿子萧靖轲仓促就位。萧靖轲的嫡妻却是高相义女,被封为皇后。

    萧靖轲是个只喜音律诗文的享乐皇帝,登位后,当年却就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尊先帝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为“神宗”,封先太子为太子贤。

    第二件,封先帝皇后为东宫皇太后,封自己的母妃高妃为西宫皇太后,封自己的正妃为皇后。

    第三件,力排众议,将被判斩刑的肖令臣改为流放。

    第四件,封先太子嫡子萧云谦为睿王,立自己的嫡子萧云谏为太子。

    然后,将诸国大事甩给丞相高贵贤,每日或斗鸡走狗,或醉心书画,或在后宫与伶人编排歌舞,无心也无力收复三州。

    今年太子萧云谏已是束发礼成,因不满朝庭上下轻武重文,秘密请命前往军中效力。

    那天,御书房里只有今上仁通帝与高相。今上一反登基以来几不理政之常态,驳回高相“君子不立危墙”的奏请,强硬应允萧云谏之奏请,只对外宣称太子病重,前往别院休养。

    当然,这事是瞒不住太子母妃高皇后的。

    萧云谏一得皆意,立刻与亲卫陶勇甩开大部侍卫,秘密前往祈远。只是缺乏远行经验,绕了很多弯路,马也被人偷了,银子也用尽了才到祁远县。

    吴仁宝早就收到了萧相和皇后的八百里加急,这几天哪也不敢去,天天在大帐中等候。先后派了好几拨人去打探,均无功而返。正忧心忡忡,谁想太子竟自来了。

    萧云谏一看吴仁宝一副熊样,心生不悦,冷冷地往大帐走去。

    吴仁宝跟在其后,心里七上八下。

    这祖宗要历练,哪里不好去,偏偏挑了这么个地方。这山戎素来凶悍,要不是祈远山阻隔,怕是还会失几座城池。如果知道大夏太子在他营中,焉知不会拼死来捉?

    而且,历练,怎么个历练?当祖宗供起来还差不多。但就怕这祖宗不知轻重,非要亲自军中“历练”,万一出点什么,他三族的脑袋都不够砍的。

    他心中诽谤,面上却一片恭敬。

    萧云谏自去坐了上首。

    “太……”

    “叫我高云谏即可。”萧云谏开口打断他。

    “我非莽撞之人,不会置自已与将军于险地。这是我的授命印信。你允我四处转转即可。至于我的安全,我的亲卫不日就到,将他们安置在我身边,你派个机灵点的军士,在我身边参详。”

    高云谏淡淡道。虽口称“我”,但皇族贵胄与身俱来的威压扑面而来。

    吴仁宝接过印信,上面是“和戎护军”的授信,正六品。他连连躬身答是。

    高云谏一看吴仁宝的作派,气笑了。道:“吴将军休要在我面前唯唯诺诺,你需记住,我只是一个六品闲职。将军如此谦让,在有心人眼里,我的身份会引起麻烦。”

    吴仁宝刚要躬身,又迟疑地直起腰,小心翼翼地问:“那,臣,不,本将军就得罪了?”

    高云谏点头。见吴仁宝不住地拿眼睃视他的身后,一拍额,哦对,自已口中说是个闲职,哪有一军之长立在下边,闲职居首位的?

    他哑然失笑,绕下来,伸手对吴仁宝道:“将军请!”

    吴仁宝咳嗽一声,心里发虚,躬身一下又挺直腰,继而又躬身,怪模怪样地走向主位。

    陶勇大笑,高云谏一瞪眼,赶紧忍住,吴仁宝尴尬不已。咳嗽几声,随即唤了副将进来如此安排一番不提。

    随后几天,高云谏与陶勇倒也没为难吴仁宝,每天在吴仁宝安排的一个叫张兴的军中参事陪同下,只在大帐附近转转。

    不几日,他的亲卫到了,虽只有几十余人,却个个身手矫健,目光炯炯,令张兴心里啧啧称奇。

    安顿下来后,高云谏就让陶勇去打听娇娇家住哪里。

    陶勇回来禀道,娇娇是田家庄人,没有爹娘,自小随她干娘楚大娘子过活。楚大娘子医术高明,在祁远很有名气。只自己没去田家村,先赶回来禀报。

    高云谏迫不及待,带上陶勇和几个侍卫,在张兴的指点下来到田家村,却见小院人去屋空。

    村正早已得信颠颠来了,见高云谏问起楚大娘子,禀道:“楚大娘子与她干女儿每年此时均要出去游医两月,正月方回。”

    高云谏一想到要好几个月见不到那个机灵促狭,有一双扑闪闪大眼睛的小姑娘,心里郁闷不已。

    他抬头看看阴暗的天,一言不发翻身上马,往祁远县奔去。陶勇忙唤亲卫跟上。

    进了城,径直找到老黄皮记。

    那妇人一见身着红狐大氅的高云谏,便认出了他,绕出柜台,迎上前来。

    高云谏开口就问:“店家可见到娇娇姑娘?”

    妇人手一拍,纳闷道:“没有。老妇也奇了。按理那金锁是姑娘貼身之物,也该来赎了。谁知几天了,竟影儿也不见!”

    高云谏听闻金锁还在,就索道:“要不店家拿给我,我自去交还于她。氅子反正在我身上。”

    转头示意跟着的陶勇掏钱。

    陶勇忙掏出两绽银子置于柜上。

    妇人一想也对,寻了金锁出来递给高云谏。高云谏伸手接过藏于怀中,告辞而去。

    妇人回头看见两绽银子,抓在手上追在后头叫:“哎,哎,这位小哥,银子给多了!”

    高云谏一行早已走远。

    ……

    娇娇此时,已随大家出了祁远郡,进入陕州。

    他们和娇娇的师父,就是肖将军原来的王统制,如今叫王贵,与几个亲信扮成护院,楚大娘子与娇娇母女相称,带着朱奶奶的奶娘,扮作进内地投亲的大户人家妇孺,一路上昼伏日行,往娇娇外祖家,位于陕州路的洛城而去。按朱肖两家的安排,娇娇先去外祖家,看看外祖母和舅舅舅妈们,由朱家给娇娇换个新身份,再到汴都肖家,再不会引人怀疑。

    车上,楚大娘子坐着假寐,娇娇母亲的奶娘王嬷嬷一直在温言细语给娇娇讲肖家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