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诸天大佬直播间 » 第104章 叶落(七)

第104章 叶落(七)

    一滴眼泪滴进了雪地里,而后是两滴三滴。

    小苏山上的雪又开始下了起来,这场雪下的很是应景,最是能衬托此刻山上的凄凉气氛。

    炽热的泪珠滑落眼眶,顺着脸颊流下,只是流落半空的时候就已经冷了。

    晶莹的泪水滴落在雪白色的地面上,并没有惊起任何波澜,哪怕一丝半毫的雪水都未曾消融,只是顺着雪面悄悄往下滑着,而后彻底融进雪里。

    就像此刻瘫坐在雪地里浑身是伤默默哭泣的孩童一样,人生中的道理也大抵多是如此,那些埋藏在生活里的伤啊痛的,无论你怎样嘶吼声嘶力竭,它都不会惊起任何的波澜。

    有的时候,所谓的成长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那些你曾经不明白的道理,总会有生活慢慢教会于你。

    人世间的复杂情感,尤其是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痛苦跟折磨,它永远是冰冷的,从来不曾滚烫。

    大人们眼中的孩子,其实要比他们想象中的成熟许多。

    尤其是对山里这个九岁的孩子来说,他这么多年来经历的人情冷暖,已经足够让他看清事实。

    所以这个擦干眼泪的孩子,没有哭也没有闹,更没有第一时间撒丫子往家里跑,往父亲的怀里钻。

    他只是从雪地里艰难地站了起来,而后弯着腰,开始在白茫茫的雪地中一片片搜寻着散落在地上的棉絮。

    ......

    ......

    小苏山并不高,与其说它是一座山,倒不如说这是个不过数十来米的低矮土坡,尤其是跟他承接着的连绵大山想必,这座土坡简直是矮的不能再矮了。

    时近晌午,山下已经扬长起几缕炊烟,没有风的时候,一缕缕炊烟冲天如柱,用不着多久便快要赶得上小苏山的高度了。

    这些烟柱当中,最高的还要数小苏山山腰上的那柱,因为占了地利的缘故,此刻这一柱炊烟,已经早早占领的头地,越过了小苏山最高的位置。

    这一柱炊烟升起的山腰地方,有一片竹林,连绵成片的竹林青翠生机,即便是大雪时节也依旧挺直,不曾被折压分毫。

    郁郁青青的竹林矗立在这座小苏山之上,给这隆冬的雪色添了几分青色,也增添了几分暖意。

    尤其是在竹林里升起来炊烟的时候,这份暖意愈发的旺盛起来,清冷的山林之上,一下子就多了许多人情味。

    拨开密集的竹林,视线豁然开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约莫足球场大小的空地。

    在空地中央,有一个用红砖搭建的小屋子扎根其上,藏身在这世俗之外,青翠之中。

    红砖搭建的屋子不是很大,看起来很是简陋,简陋到甚至连墙壁外边的水泥都没有堆砌,红褐色的砖块直接就这样裸露在外面,被山风吹蚀的千疮百孔。

    用绿漆漆成的大门已经有很多的年头了,上面的油漆已经有些脱落,没有脱落的地方也已经被曝晒的有些发白。

    一阵从山下田野里吹来的风,把“大门”吹的咣当一响,而后显然是很有没有上油的门轴在剧烈的撞击声中,承接起后续“吱——呀——”的声响,听起来很是膈应人。

    这样的声音一直持续了大概一分多钟,屋内这才传出不急不缓的脚步声。

    穿着缀满补丁的灰绿大衣的张守林伸手把大门抵住,而后用沾满泥土的胶鞋,勾住一个门前不远处的小板凳,把大门抵了起来。

    小苏山上的这对父子,似乎和山下的小镇有些格格不如,光是从他们居住的地方就可以看的出来。

    这片竹林虽说离山下并不远,但是怎么说也有一千多米的距离,即便是跟山下小镇上离山最近的那户人家,也隔着差不多有两千多米。

    屋子后面圈了一块篱笆,里面养了十几只老母鸡,虽说母鸡舍不得杀,但是每天的鸡蛋还是有的。

    屋子前面又一片开垦出来的小菜园,青椒,豆角,丝瓜.......各种各样的蔬果都有。

    除了必要的时候,张守林是不愿意下山的,因为山上的东西完全足够他们自给自足。

    不过两天前张守林刚刚去过一趟镇子,在镇子上买了一些东西。

    要过年了,几张大红的喜庆门帘自然是需要的,其余的诸如瓜子,糖果之类的也是有必要的,他这一次还特地称了几斤猪肉,切了一小块下来,其余的用吊篮吊起来放在水井里冷藏用作过年。

    不但如此,他给小宝买了套新衣裳,大红的棉袄,黑色的棉裤,用作新年礼物。

    至于他呢,他都多大了,还需要什么礼物,身上这件缝缝补补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军大衣,耐寒的很,已经陪他度过了许多寒冬。

    男人是这所山里的守林员,他们家世代都在小苏山上守山,看护着这片他们耐以生存的山林。

    一年里的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背着一个竹篓,绕着山林间的小路,一遍又一遍地行走。

    防火、防盗、防猎,这位山间的守林人,就像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守门人,日日夜夜巡视着山林,保护着这里的树木野兽。

    沿着山路走的时候,会碰见很多东西。

    偶尔碰见一些蹲在草地上吃草的兔子,男人会静站一旁,不打扰他们进食。行进路上遇到坍塌阻拦道路的山石,男人会小心翼翼的把它们移开。在林间,遇见一些容易点燃的松果枯枝,男人便捡起来放进身后背篓里,留着回家烧柴做饭。

    当然,有时候他身后背着的是一个孩子。

    而那个时候,男人更多的是在树下乘阴,又或者走在稍微平坦的山道上,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讲述着自己编造的山林野事,然后在孩子哇的一声配合声中扬长远去......

    竹杖芒鞋轻胜马。

    想来这是很多人眼中梦寐以求的田园生活,是惬意,是诗意,是所有写在美好向往里的故事跟远方。

    只是当你真正的过上这样的生活的时候,你便会明白,山里的日子可没有诗里写的那么惬意,尤其是这两个字读作生存的时候。

    切了几块肥肉下锅炼油,把油渣盛出来,再把今天刚去采摘的冬笋切丝煸炒,撒一小勺盐入味,再把油渣倒进去一起翻炒,中午的一道菜就这样出锅了。

    把炒冬笋放到大厅的四角方桌上面,这时候,男人刚好看见一个穿着红棉袄的孩子从门口进来,衣服上满是污泥,靠近腋下的地方被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他低着头,手指纠缠在一起,俨然一副做了亏心事的样子。

    “回来了?去后面洗洗手,一会吃午饭了。”

    男人轻声问了一声。

    “嗯。”

    孩子同样轻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