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赛博大明:从穿越历史书开始 » 第十五章 广渠门外

第十五章 广渠门外

    袁崇焕大军离开通州不久,就遇到了副总兵周文郁的军队。

    “袁督师,皇上发的是明旨。我记得旨意上说,袁督师你的任务是在京东阻击建奴。袁督师,你为何不呆在通州御敌,而是率兵向西呢?大兵宜趋敌,不宜入都。”副总兵周文郁做出一副阻拦的样子。

    “周总兵,我得确切军报。如今建奴已经绕过通州直驱京师。我率兵向西,是为了拱卫京师勤王救驾。”袁崇焕解释道。

    “袁督师,我一直守在通州到京师的官道上。皇太极的大军又不是几只蚂蚁,若是他们绕过通州向西进攻京师,我怎么会没发现呢?”周文郁问道。

    “周总兵,逆奴狡诈异常,行军时急时缓,不走官道也是常有的事。我恐怕守在通州,又如蓟州一般,建奴阴遁绕行,不与我战。我待在通州夙夜难寐。若是京师一旦动摇,其干系之大,我都不忍去想……”袁崇焕说到一半顿了顿道,“反正今天我就一句话,我一定要去京师,你若不让开,那就兵戎相见!”

    周文郁没想到同为明军,袁崇焕竟然用兵戎相见来要挟自己。但看见袁崇焕躬擐甲胄陈师鞠旅,其身后关宁铁军擐甲执兵,队伍之间扬起正正之旗。周文郁没有和袁崇焕硬碰硬的勇气。只好,让开一边放袁崇焕过去。

    待到袁崇焕路过周文郁身边时,周文郁还是忍不住出言提醒道:“袁督师,听我一句劝!大明律规定,未奉明旨,不宜入京!”

    袁崇焕停了一下,回首道:“多谢周总兵相劝。不过君父有急,何遑他恤?苟得济事,虽死无憾。周总兵,袁某先行一步。”

    说完甩了甩缰绳,加速离开了。披甲执缰的袁崇焕已经看不出一点文人的气质,连文官与身俱来的谨慎,现在都被他抛诸脑后,仿佛生来就是一个武将一般。周文郁叹息一声,叫来传令官:“我说你记。奏报:袁崇焕,未奉明旨,率军入京。周文郁阻拦无果,请悉知。”

    -----------------------------------------

    车驰马骤,日夜兼驰。

    袁崇焕率关宁铁军行间道急奔120里,终于在十一月十九日夜间抵达京师外城广渠门外。

    举目四望,没有皇太极的八旗军。袁崇焕舒了一口气:“这次总算是赶在皇太极之前了。”

    祖大寿前去广渠门叫门:“蓟辽督师袁崇焕率军勤王,请开门让我们进去!”

    广渠门城门上,有人伸出头来道:“哪个是袁督师,让袁督师来!”

    袁崇焕策马上前道:“我就是蓟辽督师袁崇焕,让广渠门校尉来。我的大军要入城修整。皇太极的八旗马上就要到了!”

    广渠门校尉其实早就站在城楼之上了,听到袁崇焕说皇太极的八旗马上就要到了,忙让人去皇宫和兵部禀报此事。

    夜晚的京师寒风萧瑟,袁崇焕的大军在京师外城广渠门外一直等着。

    部队里议论声渐起。

    “怎么过了这么久,还不让我们进城?”

    “是啊,冻也冻死,饿也饿死了!”

    “你们说,我们从宁远一路赶到京师脚下,袁督师‘背捍神京,面拒敌众’的策略是不是已经失败了?”

    “别胡说,皇太极都还没打呢。怎么能叫失败呢?!”

    “但我来的这一路,到处都是被建奴屠杀抢劫的残垣断壁……”

    “别说了,我家就在蓟州……”

    “怎么还不来开门,这都过了子时了!”

    “……”

    议论声也渐渐传到了,几位将领的耳中。几个将军心里也是犯嘀咕,不少人想起了不久之前,周文郁的警告。

    何可纲来到袁崇焕身边道:“袁督师,要不我再去叫门。不能让弟兄们一直饿着肚子吧。万一皇太极明天就到了呢……”

    “不得放肆!”袁崇焕厉声打断了何可纲的提议,“京师重地,最重法度,切不可胡来。没有皇命,我们就在广渠门外等着。传令下去,就地修整!”

    “是。”何可纲答应的颇为无奈。

    “和将军,怎么样?”祖大寿问道。

    “还能怎么样?死等!……哎……”何可纲道。

    “不要气馁。我听说大同总兵满桂正率军在德胜门外扎营。不如去满桂那里转转。”祖大寿道。

    “满桂也到了?……那抵御皇太极的力量就又壮大了一分。我先去安排扎营,过会儿一起去满桂那里看看。”何可纲道。

    -------------------------------------------------

    紫禁城谨身殿。

    上负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多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

    现在虽是子时,谨身殿依然灯火通明。威严的宝座之上,不见崇祯皇帝的踪影。原来这宝座直腰硬背坐着并不舒服。除了朝会,皇帝一般不爱坐在上面。现在,崇祯皇帝正在西厅端坐,手边放满了这几天的战报。

    崇祯的座下,文渊阁大学士钱龙锡、东阁大学士周延儒、礼部尚书温体仁几位当朝重臣正在整理奏章文疏,陪着崇祯皇帝一起熬夜。

    “皇上!”一个太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说吧。”皇帝的声音十分年轻。

    大明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崇祯皇帝,其实今年才18周岁。换作汤飞那个时候,不过是一个大一新生。可是在大明王朝他已经要挑起整个帝国的担子了。

    “皇上,袁崇焕率大军,今夜抵达广渠门外。他要求大军进城修整。”

    没等崇祯有所表态,温体仁伏跪着来到崇祯面前道:“皇上,此举不妥!外臣率兵趁夜入京……臣恐,臣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温体仁现任礼部尚书,还算不上阁臣。本来是不够资格参加御前会议的。不过他特别擅长迎合皇帝,又摸到了年轻的崇祯皇帝反感朋党的心理。一直努力弹劾各种重臣,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孤臣的形象。如今位列礼部尚书,这个位置是大明储相的位置,下一步就是入阁了。

    敏感多疑的崇祯,本来就不想让袁崇焕率兵进京,现在有人替他把话说了出来,正好借坡下驴道:“你去告诉袁督师,让他在广渠门外就地扎营修整。”

    “遵旨。”

    “等等……”崇祯叫住了太监,特别嘱咐道,“记得语气缓和一些,要让袁督师尽力死战。懂了吗?”

    “奴才,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