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魂荒记 » 第6章 秦国质子

第6章 秦国质子

    巫纪302年9月,青州,赵国国都,邯城

    世人熟知的“巫门五术”,是指“命、山、医、卜、相”这五门技艺,由于这些技艺最初都是由巫教这个教派传播出来的,所以被称为“巫门五术”。

    命术排在首位,是指计算一个人、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其能力高深者甚至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国运。这样的技艺实际上对普通人作用不大,农户的孩子基本还是农户,铁匠的孩子基本还是铁匠,计算或者改变命运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并不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命师常常不为外人得见,而是藏在深宫大内之中,只有各国公卿贵族这样的世俗之中最顶尖的一小部分人,才会想计算甚至改变自己或者国家的命运。

    山术排名第二,却是数量最大的群体。因为山术包含四个分支“拳法、丹鼎、符咒、养生”,由于各种山术的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人力所及的范畴,所以山术也被成为“仙术”。

    拳法,泛指武术,上至领兵大将那种大开大合的战场搏杀之术,下至江湖游侠那样飞檐走壁、辗转腾挪的街头技击之法,均属于拳法的范畴。其重在肉体的锤炼和身体在反映、速度、力量等方面的提升。拳法在民风彪悍的秦国和燕国比较常见。

    丹鼎和符咒是指修行法术之人修行到一定阶段的两个分支。法术修行不是很在意肉体锤炼,而是重在通过吐纳之术来吸收天地之间的元气,借以提高体内天地元气的存储之量和施法能力,使用时将体内天地元气变化成金木水火土等各种元素之力,通过不同施法技艺,实现各种匪夷所思的法术。

    丹鼎之术是指将各种天材地宝等富含天地元气的物品炼制成可以被人体快速吸收的丹药,进一步加快人体吸收天地元气的速度,借以提高本身的法术修为和体内的天地元气容量,属于强化修行人本身的一种行为。由于天地元气具有一定强化身体的作用,所以修行丹鼎之术的修行之人往往寿命都比较长。由于各种天材地宝多在在深山大川之中,故丹鼎之术在多山的秦国和楚国比较常见。

    符咒之术是指将一些特殊的符号利用各种富含天地元气的液体画在特殊的物体上,比如鲜血、朱砂、桃木等等,再配合相应的法术,借以调动周围的天地元气,施展超出修行人本身修为的法术,属于利用外物调用天地元气来实现“越级施法”的一种行为。符咒之术在楚国的修行之人中比较常见。

    养生之术已在南陆失传,据说在北陆尚有留存,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教派,北陆人称之为“萨满”。其主要是通过一些物品和法术,将天地元气直接灌输在人的身上,以达到祛病、疗伤等作用。甚至一些修为高深的萨满术士可以在战场上施展狂暴之术,使战士们在短时间内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和速度,但这种透支生命的行为在战后会使被施术的战士们虚弱得几天起不来床。

    医术,即利用各种药物和手段为人祛病、疗伤之法,分为“气、方、针”三门分支。其中“气”指的是利用各种手段调理身体,增强身体本身抗病疗伤的能力,比如艾灸、放血等。“方”指的是利用各种草药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提取出其中精华,通过内服外敷等方式解决一些伤病。“针”指的是利用针灸来刺激人体的不同穴位,借以调节普通人体内的少量天地元气的循环,通过加强特定身体部位的天地元气强度来治疗伤病。医术以国强民富的赵国最为出名。

    卜术是指根据时令、气候、位置、时间等条件的不同通过某种方式针对某件事进行的占卜、选吉、测局等活动,主要目标是事务和行为,比如根据气候和时令安排各种农事等。

    相术是指通过一些事物的外在条件对事物的结果进行深入的了解,分为“印、名、人、家、墓”等五个分支,比如起名、相面、摸骨、选房址、选墓址等。相术在地形最全面的夏州齐国比较常见。

    经过三百多年的广泛传播,巫门五术已经延伸出无数小型教派和宗门,在民间也有很多以宗族为单位的技艺家族,比如刘氏兄弟的家族就是医术世家。

    但最精湛最正宗的巫门五术还是在巫教总庙,为了使五术正统后继有人,巫教总庙每隔七年便在六国国都的分庙举行神女大选仪式,其目的是在各国选拔神女候选人一名,再将六名神女送到不周山总庙选出正式神女一名。

    神女选拔更多的是宗教意义,更让百姓在意的是在神女大选的同时,各国巫教分庙还会选拔十四周岁以下的少年少女百余名,这些都是巫教分庙认为适合继承巫门五术的好苗子。六国六百余名好苗子会被和六名候选神女一起送到不周山总庙,接受总庙的再次选拔。

    巫教总庙分为内宗和外宗,这六百余名少男少女中资质最优秀的数十人会被总庙内宗收入门下,接受为期十年的精心培养,十年期满后可以自愿留在总庙修行或出山,或行走江湖、或被各国朝廷聘用。现在世间流传的名臣良将或江湖游侠的传说,其中一大半是出山的内宗弟子们留下来的。

    没有被内宗选中的五百余名少男少女会留在外宗修行,会被根据资质不同而选择性的传授巫门五术。这些弟子就自由多了,可以定期回家,也可以随时离开外宗下山游历,其实真正让巫门五术广为世人接受的反而是这些资质一般但数量众多的外宗弟子们。

    这样的大事自然瞒不过刘氏兄弟和柳若,就连赢异这个秦国质子都听说过巫门的神女大选。据他说每次的神女大选最后选出来的都是年轻貌美的十四岁以下的少女,每次除了正式神女不知道留在不周山的总庙里做什么,其余五位落选的候选者也有很好的前途。

    她们会被巫教传授最神秘的命术,然后送回各国王宫成为各国国主供奉的命师,专门做一些祈福之类的庆典,平时大批宫女内侍伺候着,连国主见了都要恭恭敬敬的。“过得比我这个王子都好。”这是赢异的原话。

    “那你见过你们秦国或者赵国的命师吗?”一次四人在河边酒馆里喝酒的时候,柳若好奇的揪着赢异问,耳边一缕淘气的头发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小时候见过秦国的命师,但那时候太小,记不得了。这几年在赵王的几次庆典上见过赵国的命师,全身罩着黑袍子,神神秘秘的轻易看不到脸。”赢异一边皱着眉头回忆一边说。“赵国的命师好看倒是好看,但感觉人都比较木然,很少言笑,主持完庆典就回去了,从来不和我们一起进餐喝酒。”

    “怎么?柳若你要去选神女?听说选上之后就回不了家了,要住在不周山上的巫教总庙里。”刘歆着急的问。

    “当然要去选,当上神女多威风,国主见了也要施礼的。住在不周山上也可以啊,反正我在家里住着也不开心,再说巫教里面有那么多神奇的法术,整个南陆七年才能选出一个神女,估计在巫教总庙里地位肯定不低,肯定要学什么法术都行。等我当了神女,学会了各种法术就去周游各国,各国国主都要向我施礼,各种好吃好喝的招待我。”柳若已经在憧憬神女的风采了。

    “那么,我也去,说不定能够成为山师,最不济也能成为拳师,学成后就当一个游侠,保护你去周游各国。”刘歆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他一直向往着游侠的生活。

    “刘向你呢?要参加吗?”赢异用肩头碰了碰刘向。

    “我就不去了,我身体比较弱,估计第一关就选不上,反正我家世代行医,我觉得做个医师挺好的。”刘向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

    “哥哥去吧,和我一起去,听人说最精湛的医术都是巫教传下来的,我们家里最早的医术不也是从巫教学来的?就靠着阿爹教你的那几手医术,你学一辈子也是成不了名医的。”刘歆不遗余力的劝说哥哥,希望有人陪着他一起取参加巫教选拔。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我再想想吧。”刘向有些犹豫,他从小体弱,所以就对医术比较感兴趣,一直想成为一代名医。

    “好耶好耶,我们三个人都去参加,赢异你呢?也和我们一起参加吧?”柳若分明忽略掉了刘向说的“再想想”的意思,转头又看向赢异。

    “你听说过哪国的王子去参加巫教选拔?再说半年后我就过十四岁了,不能参加选拔了。”赢异翻了翻白眼,不客气的回绝了柳若。

    在赢异的心中,什么山术、医术都是小道,不是他这种国主之子应该学的。大概从小颠沛流离的质子生涯让他分外喜欢权力,他要学的是帝王之术,要让整个天下所有人臣服在他脚下。

    当赢异沉浸在自己对于宏图霸业的伟大臆想的时候,其余三人以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他,故意用能被赢异听到的声音窃窃私语着。

    “切,什么宏图霸业,年龄大就说年龄大,还找那么多借口。”

    “还什么秦国王子,分明就是不受国主待见的儿子,不然怎么会送出来做质子。”

    “就是,就是。”

    “......你们几个站住,不要跑,看我不扯烂你们的嘴。”赢异终于忍受不住身边几个损友如苍蝇一样在耳边持续不断的嘲讽,大叫一声,做出张牙舞爪状冲向他们,其余三人则哄笑着做鸟兽状散去。

    只留下小酒馆的主人,摇头笑着看这几个熟悉的少男少女笑闹而去,忽然想起他们还未付账,马上脸色大变的也追出门去。

    既然大家(其实是两人坚决、一人犹豫)都决定参加半年后巫教的选拔,自然要先了解详细的选拔流程,好做到心中有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赢异的原话,据说是秦国这些年战场上胜多败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其余损友三人组对此保留怀疑态度。

    经过几天周密的走访调查,街头四人组已经对巫教选拔的流程有了大概的了解。其实巫庙选拔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毕竟这种选拔七年就进行一次,而大部分参加的人是无法入选的,所以选拔的流程很多人都清楚,甚至不少就是当时落选者的亲身经历。而街头四人组所谓的周密走访调查其实就是在街头人多的地方溜进去听听大家的议论。

    每次的巫教选拔都是在六国同时举行的,每次选拔的时间都是在三月桃花盛开之时。不仅仅是在六国国都,实际上六国各个中大型城市都有巫庙的分庙,所以选拔是在六国所有中大型城市同时进行的,往往提前半年就会有巫教的人在市井之中散布消息,尽量让所有百姓都知晓此事,毕竟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鱼跃龙门的机会,而巫教也可以在尽量多的人选之中选拔适合的人才。

    选拔之期共计10日,所有参加者必须是十四岁以下的少年,一些谎报年龄的人会被巫教的人通过一种称为“观龄术”的法术剔除,然后所有的人按报名顺序每20人一批,依次参加测试。

    测试的时间并不长,每个城市的巫庙一天就可以完成数百人的测试,达到标准的少年会留在巫庙,等到十日的测试全部结束后被一起送到国都的总庙,总庙再进行最终测试,最后留下百人左右,其余的遣返回家。这期间一应食宿车马均由巫教安排。对不少出身于偏僻之地的少年们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此生唯一可以进入国都的机会。

    选拔内容很简单,一共三个测试,分别为“问心”、“窥智”、“观体”,与一般的测试均是由易到难不同,巫教选拔的三个测试是由难到易。

    第一关问心,会排除掉绝大多数的参与者,而所谓的问心其实就是参与者们坐在巫教大殿中面对巫神像一炷香的时间。

    如此简单的过程是如何排除绝大部分人的?巫教之人说此关结果并非由人力决定,而是巫神像亲自选出有巫缘的弟子。而何为巫缘,巫教之人从没有详细解释过,只说此乃天生,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强求不得。

    如此说法自然一开始很多人不信,以为只是敷衍之言,故常有家有余财者以金银财物贿赂巫教之人,但很少能如愿入选,即使在城市的分庙入围,到各国国都的巫庙选拔之时也往往会被淘汰,故而众人渐渐相信大概确实有巫缘此物,只是此物虚无缥缈,难为众生所得。

    第二关窥智,据说是考量众人的心智胸襟,这一关是由巫庙之人进行单人测试,或坐而对弈,或促膝而谈,此时巫庙之人对入选者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大概真的把这些拥有巫缘者看做自己同类之人。此关不会有淘汰之人,只是各人的心智水平会被记录在案。

    第三关观体,据说是考量众人的身体根骨,往往数名巫教之人对一名参与者或远望近观,或遣同性之人摸捏周身骨骼,或由巫教之人与之较技相搏,种种方式,不一而足。此关亦无淘汰之人,只是各人的身体根骨亦被记录在案。

    最后分庙之人会根据各人的测试情况,选出合格之人,基本上第一关的入选者,往往十人九中,极少会有第一关入选而因二三关被淘汰之人,且众人的二三关测试情况会同众人一道被送到各个国都的巫庙,据说国都巫庙选拔时会着重参考这些记录数据。

    而通过各个国都巫庙选拔的这百余名少年,就真的可以算是天子骄子了,从此不管之前出身如何,都会成为各国争相抢夺的人才,运气好者甚至封相拜将,最不济者学得巫门五术正宗之法,拥有一技傍身,亦可从此衣食无忧矣。

    “什么嘛,原来选拔最重要的是第一关,是那个与生俱来的什么巫缘。巫教到底在做什么?怎么能用这种虚无缥缈的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来选拔人才?这就是看运气嘛。”大概是一直对自己与生俱来的庶女身份比较嫌弃,所以柳若讨厌一切与生俱来、不能后天改变的东西。

    “大凡生于天地之间皆曰命,然诸命各有不同,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此乃天生,已是定数,更改不得。我等虽皆生而为人,但亦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此亦常理,并不奇怪。”刘向出生之时就身体羸弱,故而对此颇有感悟,听到柳若的抱怨之后,不禁有感而发。

    “哼,命为定数,但运乃变数,我就不信人的一生皆是天注定。自古以来,逆天改命的英雄豪杰不在少数,只要我们自己足够强大,人亦可胜天。”赢异虽贵为秦国国主之子,可惜母亲为秦国国主所不喜,故而他从小就不受待见,稍稍年长就被派往他国为质子。这些年来多受挫折,心中颇有苦楚,对于命运之说不免有些偏执。

    本来刘歆、柳若二人听到巫教选拔最重要的是巫缘这种虚无缥缈的天生之物,正有些忐忑,不知自己是否是那好命之人。此时听到赢异如此激昂强势之语,二人又都是少年心性,一时间热血上头,都在一旁笑闹助威。

    唯有刘向脑中灵光一闪,好似醍醐灌顶一般,低声喃喃自语:“命为定数,运乃变数...运乃变数...人真的可以逆天改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