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保卫村庄开始 » 第三十一章:联合

第三十一章:联合

    燧发枪在华夏大地上也早就制造出来了。

    崇祯八年(1635年),火器研究家毕懋康也制作了燧发枪。

    它的构造和性能与以前的鸟铳无大差异,主要是改进了发火装置。自生火铳的出现,将我国使用了两百多年的火绳点火法,改进为燧石发火。

    石师傅等人有了第一次制造铳管的经验,第二根铳管也很快就制作成功了,其他需要的零件,对着图纸也很快就制作出来了。

    各种零件组装好就是一把燧发枪了。

    一把手工锻打的枪管最重要的是不会炸膛,经过测试,没问题。

    这个时代不管火绳枪还是遂发枪,枪管的长度都比较长,一般都能达到三尺,王泽觉得长了。

    在理想的情况下推进剂燃烧释放出火药燃气,推动弹丸加速,直到枪管的尽头。此时,所有发射药恰好燃烧完毕,弹丸以最大初速射出。

    黑火药的燃烧速度是很快的,按照现在枪管的长度,发射药燃尽,弹丸还在枪管中。毕竟后世那些发射药燃速很慢,枪管也都短很多。

    王泽打算把铳管改短,改为两尺长度,看看对性能有多大影响。

    前装滑膛枪的有效射程都很近,只有三十余丈,也就一百米上下。

    射击时黑火药燃烧的白烟很影响视线,枪的精度也不高,战斗时是通过齐射,以密集的火力来弥补精度。

    就需要标准化生产,进行批量装备。

    吩咐石师傅制造一把枪管约两尺长的燧发枪,对比测试一下,还吩咐大家对制造火铳的事情注意保密。

    而王泽就拿着遂发枪去找村长了,给村长也报报喜。

    来找村长家,王泽把枪递给村长观看,村长接过遂发枪,拿在手里仔细的观看,很高兴,赞叹王泽是个人才,又弄出好东西了。

    而村长也正好有个事情要告诉王泽:“在新安里旁边的两个村子,听到我们保卫对能消灭土匪,想要与我们联合,这事我还没答应,你觉得该不该答应。”

    对于这件事情是王泽没想到的,但对王泽来说人口自然是越多越好,这个世道下壮大自身的实力是放在第一位的,实力的表现无非是人口、粮食、武器等。

    但这个时代不光世道不好,而且天时也不好,地里种不出粮食,大家手里都没有粮食啊!

    增长人口是好事,但前提是要能养活。

    一时间王泽也不知道该不该答应,就问村长那两个村子的具体情况。

    原来大家对于新安里灭了土匪的事情早有耳闻,但开始大家都是将信将疑的。

    后来王泽组织大家去打猎,给乡亲们分了一些肉,这些年来,村里的姑娘嫁出去,村外的姑娘嫁出去,大家都有几分亲戚关系。

    大家在走亲戚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带一些礼物的,分的肉就成了很好的礼物,走亲戚、回娘家,带个一斤两斤的。

    对于条件都不好的村民们,肉可是个稀罕物。

    自然会产生话题,新安里的村民现在提起保卫队,都是一脸的自豪,很得意的告诉自己亲戚,这是村里的保卫队去山里猎来的,给大伙分的。

    本就对保卫队比较好奇的人,听到这话就自己的打听保卫的事情。

    也都知道了保卫的战绩。

    这个乱世,流民、匪徒层出不穷,都希望能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能保护大家,而且力量强大了,面对官府的压迫,也会一定的底气。

    在这种情况下,与新安里挨着的两个村子就想与新安里结盟。

    有人来结盟,是好事情,人多力量大嘛,人自然是越多越好,只是大家都要为发展壮大贡献一份力量。

    王泽想了想便开口了:“村长,这是好事,人多力量大,大家联合起来我们的实力会变得更加强大。”

    “只是我们现在保卫队建立起来了,实力也开始壮大了,不能让他们白加入,只获得好处,什么都不付出。”

    “不然对我们村的乡亲们不公平。”

    老村长也点了点头,笑着开口道:“既然你同意他们加入,那我派人去通知他们吧,让他们明天过来,我们先来商量一下让他们加入的条件。”

    “恩,村长,那两个村子情况怎么样,有多少人口?”王泽想着要知道那两个村子的情况才好提条件。

    村长低头思索了下:“这两个村子人口比我们村子少一些,都是差不多五六百人口吧,村里情况呢,也不太好。”

    “这样啊!情况不好那我们少要点吧......”王泽还是狠不下心来。

    ......

    翌日,王泽来到村长家里,另外两个村的村长也到了,见王泽到了,老村长就给另外两人介绍:

    “这就我们新安里保卫队的队长,王泽。”

    “王泽这就是刘村长,赵村长。”

    两位村长年纪都不小了,是长辈,王泽上前一步见礼:“刘村长好,赵村长好。”

    两位村长也是一脸慈祥:“好,好,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各自落座后,几人就几村联合的事情进行商议。

    ......

    那两个村子的村长自然也明白,这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获取庇护,自然要有相应的付出。

    对于自己村子要付出的东西,心里也有着一些想法。

    最后决定那两个村子出价值五十两银子的物资或者银钱,铁料、粮食......各种物资都可以,还有每个村子出青壮二十五人。

    当然这二十五人不是谁都可以的,需要通过王泽的考验。

    当然两个村子付出了人力、物力也不能白付出,两个村子的方向或者村子里到时候要各自驻扎一小组侦察队员,与一小队武装人员。

    商量好后,两位村长一脸的心疼,王泽看他们的样子也明白,这年头谁家都没有余粮,两个村子一下子拿出这么多东西,谁都不舍得。

    于是王泽叫上老村长带刘、赵两位村长去基地转转,要他们看看保卫对成员的训练,去看看制造的火器。

    当然自己能生产火器还不能告诉他们,但可以让他们知道保卫队有获取火器的途径。

    他们回去之前,王泽还说了句:“乡亲们出钱出力,壮大实力,是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所以在这次物资与人员上面,大家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能适当照顾一下特别困难的家庭。”

    保卫队要新来五十人,王泽要制定考验他们的方法,还要考虑对他们的安排,要计划他们的训练任务。

    王泽打算把这批人员先进行集中训练,训练完成后在其中选两人带在身边,一队再补充九个人,三队暂时就加人了,余下的三十九人先全部加入二小队。

    二小队作为一线步兵就有四十八人,人数较多,后面根据需要再安排。

    人数多了后面肯定会有后勤、炊事之类的人员存在。

    还有要安排人员到另外两个村子值班,大家只有一边训练一边执行任务了,所有人员进行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