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保卫村庄开始 » 第三十二章:玉米

第三十二章:玉米

    铳管两尺长的燧发枪也制作好了,经过测试,性能的下降虽然不是很大,但还是有一定影响。

    最终确定铳管长度为二尺三寸,这样长度的铳管,下降的性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这样消耗的钢材会减少很多。

    穷,没钱买铁,节省下来的钢铁就可以生产更多的枪了。

    只是这样遂发枪的整体长度就减少了一些。

    只不过这个时代主流的火枪枪托都比较短,可以适当加长一点,刺刀也可以加长一点点,长度就能达到使用需求了。

    武器小作坊继续生产燧发枪,缺少劳动力,王泽把之前俘虏的土匪叫回来充当苦力。

    另外两个村子的银钱也拿出来了。

    有钱了,可以继续购买铁料,有了铁料就可以继续生产武器了。

    王泽上次购买物资时,就托人去外地帮采购玉蜀黍,王泽带着人就去县城了,先购买好需要的物资。

    王泽就去找答应帮忙找玉蜀黍的铺子了,对此王泽也没报多大的希望,但毕竟还有可能得到玉蜀黍的,就还是去了,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来到这家卖杂货的店铺,掌柜就迎了出来,告诉王泽他们之前外出进货的人带回了叫做玉蜀黍的东西,(玉米在明末的叫法)。

    这店铺不是那种普通的杂货铺,是专门卖那种本地没有,从外地找来,比较稀奇的事物,当然也接受客人想要的特定物品。

    在很多地方都开有店铺。

    想着王泽之前要的玉蜀黍,掌柜报上去之后,就在一处县城寻到了这东西,说是云南那边产的东西,数量不多,只有两百多斤。

    虽然数量不多,但王泽很高兴,玉蜀黍也就是玉米,这可是个好东西啊,不光产量很高,而且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容易在山区和沙质土壤地带种植等特性。

    对于地理环境复杂,多山、多贫瘠土地的西南来讲,玉蜀黍的上述特征意味着它能解放很多原本不能使用的荒地,让更多的土地可以得到利用。

    刚好黔县地处武陵山腹地,耕地很少,田地基本地都在沿河流存在,山上能开垦的土地利用率很小。

    有了玉蜀黍完美了,不怕旱涝灾害,还可以开垦出更多的土地,在这些土地上面种上玉蜀黍,秋天收获更多的粮食了,大家都能吃饱饭了。

    就这两百多斤的玉蜀黍,除了上次付了五两银子的定金外,这次还要了十五两银子,王泽愉快的交了钱,十分高兴。

    掌柜的也十分高兴,这东西其实不值钱,就是运到黔县费了点力,但卖了二十两,还是赚得很多。

    大家都高兴,这就属于双赢。

    带着物资回到村子,王泽简单的安排了下,水都没喝,就带着一小袋玉蜀黍欢快的跑去找村长了。

    还没进门就大声的喊了起来:“村长,村长。”

    老村长听到喊声,就出来开了门,看着一脸激动的王泽,好奇的说道:“泽小子,慢点,有什么事情这么急,看你脸都累红了,快进来歇会,喝口水。”

    王泽进门坐下,就迫不及待的把小袋子里面的玉蜀黍拿出来给村长看:“村长,村长,这个东西叫玉蜀黍,是一种粮食,产量可高啦!”

    “产量高?能有多高!”村长看着王泽手里的几粒粮食,不以为然,“这东西叫做玉蜀黍,没听说过。”

    “村长,玉蜀黍种好了,一亩能产上千斤呢!”王泽一脸认真的说到,要是让那谁谁谁来钟,产个两千斤,人家还觉得丢人呢。

    听到能亩产千斤,村长的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能产千斤的粮食还没听说过呢,直接摇头道:

    “上千斤,那怎么可能!泽小子你可别忽悠我老人家,要是能有亩产千斤的粮食,大家还会挨饿吗?”

    村长不相信,在王泽的预料之中,看着村长继续说到:

    “村长,这是真的,当然要达到这样的产量也是有条件的,要选土地肥沃的地,种子也要精挑细选。

    要精耕细种,浇水施肥,还要天公作美,保证充足的阳光,降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亩产上千斤。

    当然以现在的情况,产出是达不到上千斤的,但我们仔细耕种,产量会比水稻,荞麦高出许多的。”

    听着王泽的分析,看着王泽一年认真的表情,想到王泽这段时间来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举动,说话做事都很有章法,不同以往了。

    村长有点相信了,看着王泽严肃的说到:

    “泽小子,你要保证你说的都是真的,以我们村现在的情况,这些年来不是水涝,就是旱灾,能有多少收成?还有你弄到了多少玉蜀黍?”

    王泽仔细的回想着脑海中玉米的产量,思索了一会后开口道:“村长,这次弄到的玉蜀黍不多,只有两百多斤,而且不一定全部适合做种子。

    至于水涝,旱灾,村长这你就可以放心了,玉蜀黍种农作物啊!

    适应性很强,耐旱、耐寒、耐贫瘠,在山区和沙质土壤地带也很容易存活,我们现在很多不出粮食的地都可以来种植它。

    只是地太贫瘠,产量也不会高。

    大家精耕细作之下,一般土地一亩产个三五百斤应该是和容易达到的。”

    王泽在说的过程中,还拿手指头沾水,在桌子上画了玉蜀黍的样子,指着桌子上的图案继续说道:

    “村长,整株玉蜀黍就是这个样子的,能食用的部分,也就是现在你看到的部分就是长在这里的,长在其中偏上的部位,像一个棒子,上面分布着一粒粒的粮食。

    一株玉蜀黍上可以结不止一个棒子,当然只有一个棒子长得最好。

    一株玉蜀黍除了收获的可以食用的粮食外,其他部位也是很有用处的,它的叶子,部分茎秆是可以用来喂牲口的。

    棒子剥下粮食过后,剩下的部分可以当作柴火的。

    当然最关键是玉蜀黍产量高,易种植。”

    村长听完后,一脸高兴,用手抚了几下他下巴稀疏的,开始斑白的一小撮胡须,不住的点头:

    “恩,玉蜀黍得到的数量不多,要给村民们种不要太现实,泽小子,你是怎么打算的?”

    对于玉蜀黍的种植计划,王泽早就想好了,边直接对着老村长讲了出来。

    “村长,就这点种子,分给大家种,也种不出多少粮食来,还有大家也不知道怎么种植才是最好的。

    我是这样计划的,我们找一片地,不能太差,种植玉蜀黍,要精耕细作。

    收获的玉蜀黍全部作为种子,这两百多斤玉蜀黍种下去,能收获数万斤,要是丰收能收获更多。

    到时候把这些作为种子,那么大家都能种上玉蜀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