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侠魁 » 第二回 曲水江畔伏杀机,索命梵音显妖异

第二回 曲水江畔伏杀机,索命梵音显妖异

    夜色尽头,一驾马车北行而来。车辇驶过的隆隆声迅速靠近,在这沉寂的夜色中,显得如此突兀。

    驾车的是一位看上去二十岁上下的女子,身着一袭白衣,腰间配了一柄长剑,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和她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女子下巴微微抬起,杏子形状的眼睛中间,星河灿烂的璀璨。

    “在下移花宫宋宛容,奉命护送长公主殿下与小王爷出城。”女子勒住缰绳,马车在李云裳身前停下,女子开口道:“殿下,快上马车。”

    贺兰赋朝李云裳躬身道:“天快亮了,在守城官兵发觉前,请殿下尽快出城。”

    李云裳担忧地问道:“老将军你不和我们一起离开吗?”

    贺兰赋只是笑笑道:“没那么简单……这是贺兰家欠颜家的,如今便一并还了。”

    听完,李云裳心里一阵一阵酸楚,眼泪也含在眼眶。如今颜家落败,琅琊王从前的旧部多半被调离御龙军,留下来的一些将领害怕招惹事端,亦不再与母子二人往来。

    投井下石是人之常态,可从井救人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贺兰赋能顶着被朝廷灭门的风险,还愿意帮忙,这份情谊实属难得。

    见李云裳无动于衷,贺兰赋再次开口道:“嫂夫人,走吧。”

    当听到这个极奇亲切的称呼,李云裳脸上浮现出一抹极淡的笑意,权衡数息,终于是不再坚持,对贺兰赋深深地鞠了一躬:“李云裳替颜家谢过老将军。”话毕,带着嫡亲颜韵上了马车。

    “宋宛容,速速带殿下离京!”贺兰赋抬起头道。

    “贺兰老将军保重。”

    马车上那被唤作宋宛容的白衣女子不再迟疑,扬鞭一抽,马车向城门口驶去。

    见马车已经驶远,贺兰赋忽然想起一些心事,是当初他第一次跟随琅琊王出征北胡。他曾兴之所至作诗一首:银装素裹百刃山,寒风孤影独酒欢。震北雄关万年雪,胡蛮豺狼祭边关。

    半响后,贺兰赋缓过神来,转过头看着有些气急败坏的高长镜,缓缓道:“人活一世,无非名利,无非出世入世,或惊涛骇浪,或清水微澜。老夫这一辈子够本了,就只剩下我们俩了,请吧。”

    贺兰赋心如止水,握枪抬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东方天际,黎明渐至,长安城城门外,马车隆隆驶出,顺利出了城。

    离城三十里后,马车前,宋宛容勒住马车,回首看向车厢中曾经的当朝公主,轻声道:“殿下,再有五日咱们就到曲水江了。按计划,那里有御龙军的萧曲生在等候,他已经备好了一艘船,只要渡过了曲水江就到了密州地界,介时进入御龙军越骑校尉陆修远安排好的净瓶峰伽南寺便再无后顾之忧。”

    李云裳掀起帘子,看着前方的道路,有些恍惚。昨天之前她还是贵为一国的长公主,一夜之间却如丧家犬一般苟活着。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她该如何面对这虎狼环伺的世道?

    她朝宋宛容问道:“这次出逃计划,是陆修远安排的?”

    一直端详面前这位长公主面容的宋宛容缓过神,并不隐瞒,柔声道:“是的。御龙军是琅琊王的亲军,陆修远身为御龙军当中的一员,理应站在殿下这边。且颜大将军对陆修远又有知遇之恩与救命之恩,如今京城里头那位想对殿下与小王爷下杀手,陆修远自然不会置之不理。”

    李云裳好奇问道:“那为何移花宫也被牵扯其中?”

    虽然她常年久居深宫,但对一些江湖之事却也知晓一二,眼前这位自称来自移花宫的女子,自然是江湖中人。

    “殿下有所不知,颜将军在就藩之前与我家宫主乃是世交,帮忙自然在情理之中,可惜宫主正值闭关之际,又因身份原因,为了顾全移花宫大局,宫主不方便亲自出面,所以交由我来护送殿下。”

    李云裳平淡点头,并无异样。

    东方已透出最初的曙光,一轮红日从东方徐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大地。

    雪停了。

    京城,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枯坐在主干道上,下一夜的雪将他堆成了一个雪人。

    老人身旁立着一杆红缨枪。

    老人已无生命气象……

    曲水江,京州与密州交界处。

    天空像是一只大鸟的丰满的翅膀,全是白色羽毛般的浮云。

    此时曲水江畔烟波浩渺,四周山翠扑帘,烟柳万家。蓝玻璃般的江水静静地嵌入浓暗的绿草,在远远的大地上划出京州和密州的界限。

    江面泛起的水气,化作朵朵云气,沿着江面袅袅升腾,渐渐弥漫到远处的山峦,顺着山脚,沿着山谷,幻化出一片溟溟蒙蒙的景象,浓处似酒,淡处如梦。

    江岸边浮着一艘乌篷小船,船头上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负手而立。突然警觉转身,盯住一辆缓缓驶来的马车。

    马车在岸边停下,车上下来三个人。

    男子挪步上岸,单膝下跪,朝着马车上下来的其中一位,恭声道:“末将御龙军萧曲生,恭候长公主殿下。”

    来人正是大胤王朝的皇后李云裳,她快步上前,将卑躬屈膝的萧曲生扶起来,道:“不必行礼,我已不是什么长公主。萧将军能在我们母子危难之际不顾朝廷的态度出手相助,李云裳没齿难忘。”

    “殿下言重了。那日在朝堂之上未能给大将军洗刷冤屈,实乃形势所迫。萧某并非薄情寡义之人,大将军于我有恩,一直没有机会报答与他,如今大将军蒙冤而亡,我等断然不会让京城那边好过。”萧曲生恭敬地道。

    李云裳摇了摇头,不在这个话题上坚持:“萧将军,出逃一事如何安排?”

    萧曲生耐心解释道:“出逃一事事关重大,在朝廷眼皮子底下调兵遣将保护殿下与小王爷终究不易,一当被发现必定会被扣上‘造反’之名的帽子,如今的御龙军的军权已经大部分落在黎训山的手里,可牧州一战,大将军的三千亲军十不存一,不复已往之势,大将军的御龙十八骑也逐渐凋零,此时正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时候,此时若是起兵,定然会失败。所以陆修远做了最坏的打算,有意将殿下与小王爷安置在伽南寺内,伽南寺不受约束与朝廷,可保小王爷不被追杀,颜家也不会落得一个满门荒凉。”

    烈日当空,杂草抵不住太阳的曝晒,叶子都卷成个细条。

    忽然,数道黑衣身影快步袭来,健步如飞,急速靠近马车方向。

    “有人来了。”宋宛容开口提醒道。萧曲生闻言,神色微凝,专心听着四周传来的动静。

    远方,一个披着袈裟的和尚,一个身着飞鱼服的年轻人,其身后跟着不下三十个手持绣春刀的锦衣卫。

    身着飞鱼服的年轻人脚掌猛地重踏着地面,身形宛如鹰鹫一般飞跃而起,跃至萧曲生等人上空,身形在半空急落而下,竟然是突兀的悬浮在了半空之上。只听那年轻人感叹道:“萧曲生,你放着好好的卫戍千牛将军不做,跑这来送死。”

    数道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已赶至此,将马车团团围住。

    看清来人,萧曲生扬起下巴道:“裴俭,你这个南镇抚司,不在京城呆着,莫不是来这找我叙旧?”

    “想请你去京城一叙。”

    “改日吧,今日萧某有要事在身。”

    “今日我连护国法丈东渡禅师淳和这尊大佛都请过来了,你这也太不看僧面了吧。”

    萧曲生撇了一眼距离自己不远处的和尚,笑道:“好大的手笔,先有锦衣卫都指挥吏高长镜,这会又来一个实力不知深浅老秃驴,加上你这个南镇抚司,为了杀一个未及冠的小王爷,皇帝老儿这次可真是下血本啊。”

    身披大红袈裟的禅师淳和,肌肤胜雪,眉心处有一枚红印。禅师对于俩人的交谈置若罔闻,只是闭眼,双手合十,默默诵读经文。

    “高大人被贺兰赋伤得不轻,武道境界可能十年内停滞不前,但还好贺兰赋死了,不然这笔账可不好算。不过,我却是要给高大人找回些场子。那就是你们必须跟我回去,不然不好交差。”

    闻言,萧曲生顿时脸色铁青,沉声道:“我要是不从呢?”

    “由不得你!”

    语罢,这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南镇抚司,一指点出,嗤的一声劲响,一缕指风宛如无形的利箭,破空直射萧曲生胸膛。

    “闪开!”

    萧曲生左臂被宋宛容一扯,将他拉至身侧,眼见那一缕指风直逼面门而来,宋宛容杀气一起,拔剑出鞘,一抹飞虹如电,直劈那一缕指风。

    针尖对麦芒!

    数十名锦衣卫杀手蜂拥而上。

    一旁的萧曲生出身军伍,一身绝学是在战场上磨砺出来的,他的招式重杀伐,力求一击毙敌。至于其他的,便不再他考虑之内。只见萧曲生不避不让,大喝一声,双掌急速拍出,一道又一道无形的掌力惊涛骇浪般拍向对手,将一名锦衣卫碾得粉身碎骨。只是弹指的工夫,岸上就多出了六具尸体。众人对这位文士打扮的中年男人的胆量及武功都暗暗佩服,可是取其性命的念头更加强烈。

    一击未果,裴俭缓缓落地,体内气息流转如狂涛怒潮,振臂一挥,一股浩大雄厚的拳劲轰然击出。强大的破风劲气,携带着闷雷般的声响。

    面对袭来的一拳,宋宛容后掠向江边,一剑击拍江水,化水作剑,往裴俭涌去。

    剑气裹挟着江水而去,宛如一条青龙。

    江水顿时掀起大潮,大潮似千堆碎雪,万朵乱云,声如雷鸣狮吼。

    浪潮一道跟着一道,紧紧衔接,刚掀起峰面,就在顶尖翻花卷浪,咆哮着滚滚而来,迅猛有力地冲刷向裴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重重叠叠,白浪滔天,宛如青龙汲水,蔚为壮观的浪阵。

    “嘭!”拳劲与水剑相撞,如同碰碎了一面玻璃,拳劲轻易的粉碎开来。

    就在剑气低身时,裴俭抬手一挥,挡下一圈圈充沛的剑气,只见他衣袂飘荡,屹立不倒。剑气向四周散去,其周围的空气猛然爆开,数米内的杂草碎石都直接被震成了碎末。

    裴俭抽出佩在腰间的绣春刀,行动如同鬼魅,一刀挥出,空中出现数个刀影。

    “嗤嗤嗤嗤嗤嗤嗤”,杂乱的破风声过后,刀法绵密如同天罗地网。

    从不同方向呼啸而来的刀影扑向宋宛容。

    宋宛容偏偏一动不动,如同一尊雕塑。

    当刀气临近鼻尖时,宋宛容顿时气息外泄,只听其缓缓道:“游身剑甲。”

    旋即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提剑,吸气,凝神,挥剑。其身周围显现九道剑影,轻松破去裴俭的刀法,动作潇洒利落。

    见再击无果,裴俭深吸一口气,如同附骨之疽,欺身而去,使出一套诡谲的刀法。

    一招一式,行云流水般使出来,内力激荡下,如同雷霆闪电般劈落。

    他聚拢所有力量,挥舞绣春刀,向宋宛容猛扑过去。然而他才刚欺近宋宛容身体不到一丈,就发现迎面一股巨浪劈头盖脸打来,打在他身上。他如同一艘小舟般,被巨浪卷起,掀翻,撕碎。

    没有一个人能够看清宋宛容是何时出手的。

    这位锦衣卫南镇抚司倒在地上,口喷鲜血。

    宋宛容缓缓将长剑收入鞘中。

    此时,东渡禅师淳和睁开双眼,一字一句,诵读梵音。

    “南无阿弥陀…”

    “放下屠刀,立地成…”

    没有佛字?

    表面听似佛音,但是细听带着一股强烈的邪气。

    只见禅师淳和遍体金光四射。

    这一幕显得尤为诡谲。

    体内气息絮乱如沸水的宋宛容呕出一口鲜血,双手捂住心口,面无血色,忍住刺骨疼痛,惊愕道:“索命梵音?!竟然能牵引我的气机。”

    萧曲生眉头紧皱,浮显怒容:“音是煌煌正音,词是訇訇佛号,虔祈善颂之间却有遮掩不住的邪气四溢而出。什么护国法丈,分明是妖僧!”

    淳和喃喃自语:“我佛虽慈,亦有金刚怒目之时。

    “怒目金刚,只杀不度。”

    淳和禅师口诵真言,佛唱震荡。

    淳和禅师吐出一口肉眼可见的幽绿浊气,顿时身后佛光寂灭,旋即幽光乍现。

    萧曲生的身体被浊气萦绕,仿佛一条绿蛇缠绕住其身。

    只是眨眼之间,萧曲生体内气息翻涌如潮水,双腿不听使唤跪地,同样喷出一口鲜血。

    跪在地上的萧曲生吃力的抬起头,颤声道:“老秃驴,有本事等我再练个二三十年,咱俩再战一场。”

    秃头和尚目不斜视的盯着萧曲生,嗤笑道:“以你的根骨,这辈子无妄了,更何况你活不到老死那一天了。”

    语罢,剩下十数名锦衣卫一步一步,靠近马车。

    马车上,瞧见外面一幕的李云裳捂住颜韵的眼睛,自己也闭上了眼睛,脸上浮现出一抹安详的笑意,似乎是认命了。

    一名锦衣卫已靠近马车,伸手想要掀起车帘。

    手指刚一触碰到帘子,手掌却蓦然的被不见实物的利器削了去。

    半响后,这名锦衣卫捂住断臂发出撕心裂肺的衰嚎,冷汗浸透了后背。

    突如其来的变化,令在场所有人都一头雾水。

    此时,江面上的轻舟竟无缘无故的打了一个旋儿。

    所有人惊愕得举目四望。江面上一个男子浮在水面之上。

    一袭白衣,随风飘摇。

    裴俭站起身,朗声问道:“来者何人?!”

    立于水面上的男子身着一件玉白色银丝暗纹团花长袍,长发披肩,目若朗星,透露出一股说不出的风流味道,只听他郎声道:“天山瑶池,林逍。”

    裴俭厉声道:“瑶池?可是那北境第一大宗门,昆仑墟!在下与贵派从无恩怨,朝廷对于江湖门派的所作所为向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阁下为何与锦衣卫为敌?”

    白衣男子笑道:“锦衣卫?一群酒囊饭袋而已。”

    淳和禅师往前踏出一步,问道:“阁下到底想怎么样?”

    男子指向伏在地上的宋宛容,道:“带她走。”

    裴俭脱口而道:“虽然我不清楚她的身份,但如今已经列入我们锦衣卫的追杀名单,阁下想带她离开,也得待我们查清楚后。”

    白衣男子笑眯眯道:“她是我未过门的媳妇,你没资格查。”

    闻言,伏在地上的宋宛容,没好气地说道:“谁是你媳妇?!”

    宋宛容心中除了气愤就是无奈,这个没皮没脸的男人,自两旬前遇见时便对自己死缠烂打,虽然自己明确拒绝过他,也曾躲避他,但他就像一个甩不掉的跟屁虫,总是神出鬼没地出现在自己附近。要不是看他武功高,自己本事不济,必定会对他刀剑侍候。

    自称林逍的白衣男子一笑置之。

    裴俭深吸了一口气,狞笑道:“阁下插手锦衣卫私事,就不怕大胤王朝的铁骑马踏你们昆仑墟?”

    不想,林逍仰天大笑,半响才说道:“哈哈哈,大胤要是有这份魄力,别说是昆仑墟,旁边的西洲也就不会被邀月教独霸这么多年。”

    “阁下口气倒是硬气,就是不知道功力能否与嘴上功夫一样。”裴俭脸色阴沉下来。

    林逍不由失笑道:“大胤王朝,除了中原五魁五大高手,就没有人我能看得上。你,算什么东西?”

    旋即,林逍嘴角勾起一个幅度,只见他缓缓抬手,无数道粗大水柱冲天而起。

    以林逍为中心,脚下江面荡起一圈圈涟漪。

    接下来一幕,惊世骇俗。

    悬空而立的林逍手掌轻轻一挥,无数道水柱再度拔高数丈,水柱与水柱交汇在一起,腾空而起,水柱在空中聚成一个巨大漩涡,凭借着气机之足天下无双之势,猛然扑向岸上的裴俭。

    一时间,风起云涌,天生异象,蔚为壮观。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功势,裴俭在那一刻连逃跑的念头都没了。

    淳和禅师双目紧闭,双手合十,默念经文,其身后金光四溢,随即缓缓浮显一个巨大的虚幻菩萨法相,只见虚幻的菩萨法相身后有千手展开。

    淳和禅师蓦然睁大眼睛,递出一掌,身后的菩萨法相紧接着递出数千掌。

    两者相撞,炸出一朵绚烂水花。

    顿时,惊涛骇浪,地动山摇。

    一股无形的劲气激荡开来,淳和与裴俭同时吐出一口血,后者似乎伤势更重。

    劲气所及,那一尊菩萨法相轰然倒塌。

    其余的锦衣卫众人被一声震破耳膜的声响震得七窍流血,当场毕命。

    岸上观战的众人,叹为观止。如果世间有仙人,不过如此了吧。

    林逍负手而立,笑道:“以卵击石,不过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