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小蜉蝣 » 第三章 回城(14)

第三章 回城(14)

    “这下你倒是帮他家把香火续上了,可是你呢?眼看着这一次的知青大回城政策,你就要眼睁睁地错过!”

    “大姐,你说,这样的政策,以后还会不会有?”

    “谁晓得呢?这年头,今天一个运动,明天一个运动,今天一个政策,明天又是一个政策。抓住机会的就占便宜了,没抓住的就完了。”胡舸帆沮丧道:“看来,这是你的命!”

    胡报春不说话。

    胡舸帆又说:“早晓得你是这个样子,我何必费不完的力请假来这一趟呢。”

    “那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等啊,看下次还有没有机会。”

    胡报春可怜巴巴地看着胡舸帆,越发显得瘦弱。

    入夜,胡舸帆被一个梦胶着着,任凭怎么挣扎,都醒不过来。突然,她摸到一手水。

    “下雨了!房子漏雨了!快拿盆来接——”胡舸帆从床上弹起来。原来是一个梦。

    胡舸帆平息着激烈的心跳。这么久了,赵家沟的那些日子还时常出现在她的梦里。那些走过的泥泞艰难如鬼魅一般,如影随行地纠缠着她。

    可是,她的手指,确实触到了水。她举起手来,蚊帐里伸手不见五指。她捻了捻,的确是水。

    “报春,你醒醒!怎么床上有水?”胡舸帆喊。

    床的那一头,是死一般的沉寂。

    “报春!你醒醒,二十多岁的人,难不成还流尿啊?”胡舸帆蹬了蹬旁边胡报春的脚。

    仍然没有半点声息。

    胡舸帆突然害怕起来。她大声喊“来人呐——”

    代大娘举着一盏昏暗的油灯进来。“大姐,你是做恶梦了吧?哎呀,怎么弄个重的农药气气?”

    胡舸帆举起手,手指上,一股黑乎乎的东西正顺着手指缓缓往下流。

    “报春,报春——”

    代大娘一把掀开帐子,床那头,胡报春侧躺着,一张苍白的脸掩映在散乱的长发里。

    再一次,胡舸帆闻到了黑夜里的死亡气息。红色的棉袄又在眼前颠簸起来,伴随着抬滑杆人粗重的呼吸声。

    天亮的时候,胡报春生下一个满脸乌青的女婴。因为不足月,女婴十分瘦弱,脖子无力地搭在小棉被里,呼吸若有若无。

    代大娘果然是住过地区大坝子的女人,不像别的农村人重男轻女。她抱着长孙女,欢喜地左亲右亲。

    “大人呢?还活着不?”胡舸帆问医生。她感觉呼吸快要窒息。

    医生一边洗手,一边说:“活是活着,可是今后怕是不能生育了。”

    “为什么?”

    医生扬了扬下巴:“你们不是说保娃娃吗?为了保娃娃,我们实施的手术,她可能受伤会比较重。”

    胡舸帆手脚冰凉。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大人娃娃都保住了。诶,我说她也真是的,娃娃都那么大了,有啥子想不开要喝农药呢。幸好喝得不多。”

    旁边的代邦富哭丧着脸说:“还怕喝得不多!大半瓶都喝完了。要不是我图节约,买的掺假农药,她早没命了。”

    醒来后的胡报春悲喜交加。她欢喜的是孩子没有死,难过的是,自己这辈子不能再生育。没人的时候,她悄悄问胡舸帆:“我还能赶上大回城的政策吗?”

    胡舸帆强颜笑道:“能了,一定能了。就算是不能,你也不能寻短见呐!”说着,泪珠又不由自主滚下来。

    “我没想寻短见。我以为喝了农药,就可以把孩子打掉。我听你说上次你引产,医生都是喊你先喝的药。”

    “你怎么那么傻啊……”

    胡报春侧过头,看着身边的小肉粉团,轻声说:“老天待我还是不薄。”

    胡舸帆抹了眼泪,弯下腰去看孩子。“是啊,多么漂亮的女儿!她婆婆喜欢得很呢。”

    胡报春认真地说道:“不但得到一个漂亮的女儿,还抓住了回城的机会。”

    胡舸帆心里一顿。机会总是让人等得望眼欲穿,却又稍纵即逝。谁知道这一次能不能抓住呢?

    “是啊是啊,老天对我们一家人,都不薄。”

    “大姐,你说,这次回城都要安排工作吗?”

    “张叔叔是这样说的。他可是知青安置办的干部,他说了会安排就一定会安排。”

    “大姐,你说,他们会给我安排什么样的工作呢?”

    “不管什么样的工作,只要能回城,都行……”

    窗外,太阳升起来。一片金色的阳光照进窗棂,映在胡报春不足月的女儿粉嫩的脸上,映得小生命脸上的绒毛,像一片灿烂的金草地。

    命运从来就不是公平的。所谓公平,只是人们心里的愿望达成值。在赵家沟和王家坪的人看来,身材弱小的胡报春居然能进城做工,而牛高马大有着一身力气的农民却只能眼巴巴,这不公平。然而,胡报春也同样觉得命运对她不公平。同样是引产走险,大姐进了县办企业工厂,而她却只能进几十个人的社办企业,做一个对人摇头乞尾的盐糖商店售货员。而代家人却又是另一番心情。他们为报春能挣到高于工分的收入而开心和感到虚荣,同时又暗暗地担心,担心日后胡报春变心看不起农民代邦富。正因为如此,胡报春的不育反而成了代家人的安定剂。

    最失意的是胡月静。家里最辛苦的是她,而命最不好的也是她。在她看来,这次的知青大回城政策,制定者仿佛是专门要把她拦在门外。明明她已经初中毕业,可偏偏又要规定一个十六周岁的年龄限定,连虚岁都不可以。早晓得是这样,当初上赵家沟的户口时,为什么不把年龄改大一年呢。改个名字,屁用没得。

    人算总是不如天算。

    过春节的时候,胡舸帆回了一趟赵家沟。

    “这点钱,你拿去给思梅和胡五交学费。剩下的,你和妈买身衣裳。”胡舸帆把一小卷钱放到柜子上。“春节过后,我们就要把雪雪带回城里了。这几个月来,辛苦你和妈了。”

    胡月静对桌上的钱无动于衷。“思梅不会去读书了。我和妈也不需要新衣裳。妈整天跟猪打交道,我整天也蜷在这穷沟沟里,穿给谁看呢?”

    胡舸帆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