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浪道行唐 » 第23章 依计而行谋舆势 帝国君臣共演戏

第23章 依计而行谋舆势 帝国君臣共演戏

    孙伏伽正在思索今日朱雀大街上发生的事情,千古奇闻啊,居然有人能跑到朱雀门前当着万人的面举了血书喊冤~那喊冤的女子被越王殿下带进了皇宫......

    这得掀起多大的舆情啊!说不定还会起民怨发民潮......

    呵~自己这大理寺要热闹了,这长安城有人要掉脑袋了~会是什么人呢?青楼、赌档、地痞恶霸.....这些人与今日事有甚关连呢?自己会不会被牵连进去?哎~风急浪恶看不真切,等陛下旨意吧。

    没等孙伏伽理出个头绪,心腹周福生安排的人急惶惶地来报:孔博士吐血!被陈三浪气得!

    孙伏伽差点摔了茶盏喷出一句汝母婢也!这陈三浪忒叫人不省心了吧!还不等他多问详情,周福生自己一脸焦惶地赶来,悄悄地在耳朵边说了句话,听得孙伏伽手里的茶盏真的‘啪’地一下摔得稀碎。

    “果真?”孙伏伽觉得自己的脖子涩得厉害,用了大力气才拧了过来看着自己的心腹。

    “回少卿,小人不敢多一字不敢少一字!那三郎道人特意交代的!”

    “孔博士醒了没?”

    “已醒了。医官说孔博士受了大刺激心神动荡,虽无大碍但依然需要静养,故小人没敢多言先来回禀少卿。”

    孙伏伽眉头紧锁来回踱步,片刻之后就拿了主意。这事容不得自己细细多想,当断则断。“走,随我去牢里。另再安排人送孔博士回府里。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在大朝日吵成那般模样,被陛下罚了自省还非要自请呆在我大理寺,如今这般模样真是活.....嗯哼!”孙伏伽及时地刹住话头,祸从口出的事见过太多了。

    “已经安排了人去赶马车了。”周福生的办事能力让孙伏伽心里很是熨帖,“只是...少卿不先去回禀陛下么?这事可不小。”

    “单一句话怎么回陛下?至少要把事情的因果弄清楚才行。”

    “喏!还是少卿想得周到。”周福生一句马屁奉上。

    “多做事少说话,你家小子的事我一直在心上,只要他自己不窜稀就成。”

    “喏!谢少卿记挂!”

    孙伏伽终究没从陈三浪嘴里问清详情,只问了个大概,再问,陈三浪就只回一句:山门有训,当面可责人过错,背后不议人是非,想知详情自去问孔博士。

    孙伏伽看看趴在地上用双臂撑着上身一起一卧的陈三浪心想莫不是这小子少年火盛才做这....嗯~略不可言的动作?前些日子不是有传这小子喜好胸怀伟岸之女子?算了,先回陛下要紧,甚稻种的培育之法能让孔博士破家舍业也愿买?娘地,麻烦!孙伏伽只能急匆匆地往皇城里赶。

    穿过承天门再过太极门,巍峨雄伟的太极殿耸立在偌大的广场正中。孙伏伽在承天门前就隐约察觉今日气氛格外凝重,越近太极殿这感觉越发明显,沉闷地叫人难以透气。来到太极殿后孙伏伽正了正衣冠静静地侯在殿外请旨陛见,殿中隐约传来陛下愤怒地怒吼声....不一会便有太监传话请了孙伏伽入殿。

    孙伏伽低着头悄悄一眼就看清了殿内的几位大佬,尚书左仆射兼户部尚书房玄龄、尚书右仆射兼兵部尚书杜如晦、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刑部尚书高士廉、秘书监丞魏徵及三五个侍郎齐齐地立在两旁,大殿内奏折笔墨凌乱地洒了一地,几个太监正忙不迭地收拾。显然陛下刚才怒气过盛摔东西了。

    “微臣大理寺少卿孙伏伽拜见陛下!”孙伏伽收拾心情上前陛见,反正自己没甚背景,抱紧陛下的大腿办好陛下的事就行。

    “孙卿来得正是时候,朕本也要宣你,你先看看这个再说。”李世民示意太监递给孙伏伽一份文书,“行了,都说说吧,此事当如何处置?!”

    孙伏伽只能先把自己的事暂时压上一压,走到一旁迅速地把文书看了一遍,看完后心里只有三字,“你娘的!”人间凄惨事只怕也莫过于此了吧~哎~人头滚滚啊!又扫一眼众大佬,一个个神情肃穆外甚也瞧不出来,也就高士廉眉头紧锁魏徵义愤难平的模样。

    “回陛下,此事当责成刑部速速查明事情真相缘由,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同时需得防备民间舆情汹涌导致更大的祸事发生。”每逢大事房玄龄必是第一个开口的,提议也往往中肯稳妥。

    “陛下,此事刑部责无旁贷。然其中必有官员涉及,当需大理寺共同参与才是。”高士廉急忙躬身回话,他是真急,出了这种烂事上动天听下又被万众所知,自己这刑部首当其冲不说,说不定自家产业也会有此类情形。这时候还是多拉一个劳力一起抗才是。

    “嗯,大理寺自当参与其中。孙卿回头与高卿好生交接具体事宜。”李世民点头,表情愤怒心里却想着别的事----这事一了能得多少钱财呢?

    “诺!如此人神共愤事微臣必查他一个透彻!”孙伏伽赶紧表态,既然赶巧来了就干脆主动一点,管他前些日陛下为何让自己查青楼赌档的烂事,自己只当不知就好。只要不牵连自己比甚都强。

    “陛下,臣以为不但要速速查办,还当从严从重处置才能震慑一众不法之徒。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不论地痞街霸还是朝堂官员都一律严办!且臣以为,朝廷应当对此案中牵涉的行当予以整顿约束,才可防备日后再生同样的事端。”杜如晦站了出来。

    “杜卿以为该日后该如何约束这些行当?”李世民皱着眉心情似乎极不爽利。

    “此案中牵扯的官员暂放一旁再议,但民间的色赌恶三业朝廷一直缺乏相对的律法去管束,致使朝廷想管却无任何依据,只能民不举官不究。故臣以为可于大唐律外特立一部特别法,专事规范管理此类行业。如此,日后对此等事情朝廷也师出有名有律可循,必能大大减少今日事的发生!”

    “众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房玄龄第一个出来为杜如晦站台。

    “臣附议!”魏徵紧随其后,有法可依那以后遇上同类的事自己说起话来就响亮许多。

    “臣...也附议!”高士廉心里苦,但不敢不同意。

    “臣附议!”孙伏伽与长孙无忌同时开口,只是两人心中所想各有不同。

    长孙无忌看看在场的众人,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古怪感觉,不是议事流程不对也不是议事速度过快,以往只要不是生死大事,三言两语议定一件事再寻常不过,他们几人只管大方向,细务自有手下人料理。可今日的感觉就是不对,但一时又不确定在哪里。心里想得多了嘴上也就慢了半分。

    而孙伏伽心里却是长舒口气,原来根子在这里,那前些日的忙活算是找到原因了,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明朗了,不用雾里看花瞎踅摸了。

    “那便如此定了!此事还需有劳房卿杜卿,二位卿家有梳理唐律的经验,朕便一事不烦二主了,尽快厘定特别法,若有其他所需可直接来寻朕!刑部会同大理寺速速查个水落石出,之后便公告天下,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且今日事发生在朱雀门,那到时还是在朱雀门前把这事给了断!朕!要给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李世民挥拳砸向书案,心中的坚决不容任何人质疑。

    “臣领旨!”众人躬身行礼,虽然每人心中各自所想不同,面上却都一样神情--大义凛然。

    “那便散了吧,各去忙自己的一摊子,十日之内朕要见到结果!”。

    “臣等告退~”

    除了孙伏伽其他几人齐齐告退,只有孙伏伽往前一步,“陛下,大理寺急务,臣请留奏。”

    其余人到也不惊讶,除了有数的几个大臣或一些特别命人办理的事务,大多数臣子的奏章都有定规,走先秘书监再中书后皇帝的流程,不然人人都能直接上奏,皇帝每日里除了看奏章什么事都不用做了。孙伏伽正是有资格的人之一。

    李世民刚刚舒展的眉头略略地皱了一下,大理寺急务?色赌黑三业整顿的事才拉开序幕,能有甚急务?难道是.....

    “陛下请看。”孙伏伽从袖笼里掏出急急忙赶就的奏折恭敬地呈在头顶,一位太监上前取了奏折转呈给李二。

    奏章很短,只有短短短短几句话,却让李世民心神震动。

    六月二十四未时三刻孔颖达呕血,性命无忧但需静养已送回孔府;孔颖达愿破家购买陈三浪山门新式稻种培育之法。孙伏伽见李世民已经看完奏章不等皇帝问询立刻把事情的始末详细地说了一遍。

    “.....禀陛下,今日情形就是如此。陈三浪原话如是:孔博士几次三番要收我做徒弟跟他学儒家学问,我被纠缠地不难烦便与他讨论何为学问,告诉他天下不仅仅儒学是学问。争论中无意透露了山门有位鸿儒历经数十年之功培育出了能亩产一千五的稻种,又说他孔博士一样身为鸿儒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就把他气得吐血了。

    其他具体情形,陈三浪不愿多言,只说‘人前可责人过错、人后不议人是非’,若要知道详情,自可去问孔博士。且还让牢头周福生带话给孔博士,目前还未把话带过去。

    微臣不知该如何处置,只能向陛下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