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浪道行唐 » 第24章 房租谢仪又稻种 引动帝心意念定

第24章 房租谢仪又稻种 引动帝心意念定

    “孙卿确认是亩产一千五?未曾错听?!”

    李世民依然不敢置信,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产量的稻种!如今农夫精耕细作下风调雨顺的丰年也就两石五顶了天了,若是遇上荒年灾年,一年下来颗粒无收也是寻常。

    可陈三浪说有一千五百斤的稻种!十五石!这是甚稻种?仙家的灵谷不成?

    “这点臣确认再三,就是亩产一千五百斤。”

    “没有其他说法?”

    “陈三浪极为不耐,不愿多说。臣未能多探出些消息,实在有负圣恩。只是这陈三浪.....臣不知该不该对其动刑取供。”

    “不可!”李世民下意识地直接否决,又觉得如此武断似乎不是人君该有的城府便解释道,“那陈三浪前有献宝之功,后有....嗯,他的谢仪朕也极期待,如今这稻种事他说需得鸿儒历时数十年之功才能培育而成,此时用刑不妥,他若随意编个法子的话,朝廷岂非要白劳数十年功夫?到时白费功夫倒也是小事,可朝廷就成了天下笑柄!”

    李世民差点说秃噜了嘴把朱雀门血书喊冤的事给瓢了出去,如今这事深知详情的只有自己与房杜,连长孙无忌都瞒着,还不是为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操办?

    而且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是长安第一赌档银钩赌坊的东主,与其现在被长孙无忌知道了左右为难还不如干脆瞒着他好了,万一他真的抵不过舅甥的情谊泄了密,那以后为难的就是自己了,到时连皇后那边都难做。

    何况这次纸带十三折声势能如此浩大,他银钩赌坊可是功不可没,百骑司那边都已经大约括出银钩赌坊在这事上能赚上多少银子了。这数字连自己都心动!若只是挣钱也就罢了,暗中推波助澜也不说了居然还敢宴请官吏让那几个小的无比顺利地拿了批文!

    是可忍孰不可忍!

    更何况自己私心里有那连皇后都不能说的心思,有这心思在怎能动那陈三浪分毫?

    陈三浪前面的事已经能证明他身后有个大宗门,如今有这稻种兼松涛观宝寿那边的情报更加坐实了陈三浪的背景。那稻种事基本就可坐实而无须去证实,如今须想的无非是如何让陈三浪愿意说出法子。

    想到宝寿,李世民心肝忍不住一颤。

    这蠢道!恨不能杀之泄愤!

    化学之道加道医之道,融而合之是为生化长生之道!

    宝寿,你真的该死!知道了这等消息两年居然都没上报!朕白给了你正观的待遇!李世民忍不住瞄一眼前几日才从宝寿道人那得来的‘化学初阶浅解’。这可是生化长生道的根基之一啊~真假先不论,只看宝寿对化学之道的推崇,只恨自己认识陈三浪太晚的模样,那这化学一道便不简单。

    孙伏伽不知李二心里的诸多思绪,本也就是一问,好让李二觉得自己用心了而已,难道这点事他堂堂大理寺少卿想不到?如今得了准信当下便问,“还有一事需请陛下明示,陈三浪的话可需带给孔博士?”

    李世民听了心里顿时腻歪,你孔家已经身负千年文华之望,还想买这稻种培育法,你孔家到底想作甚?!已经有个五姓七望了,你孔家想成为第六姓?直娘贼的,朕贵为九五之尊想为太子求一五姓女居然不得!呵呵,你们且等着!

    “暂时不用带话,让那牢头守住嘴,泄了丝毫朕拿你是问!但今日情形须得查问清楚,你亲自去孔府问话。”

    “诺!臣遵旨!陛下若无其他吩咐,臣先行告退!”

    “去吧!用心做事!”李世民大袖一挥,从新埋首案牍。

    这几日事情实在有些多,还偏偏都事关陈三浪。

    马蹄铁、炒米粉、曲辕犁不但已经做了出来,且都已经经过了几番实验,功效毫无夸大,当得四字夸赞---‘便宜!好用!’;前些日子依着纸带十三折实验的风头做烟雾,顺利地施行了‘胸极大’搂银计,如今也到了关键时候---煽动民意鼓动舆情。这可要好好把握才行,一个不慎被人利用了......须得万分防备才妥当;还有百骑司那边汇拢的有关陈三浪的消息.....有些情报不能假手臣工啊~如今又多了个十五石的稻种!

    亩产十五石啊~~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有了曲辕犁这功绩,就足够洗刷掉身上的污点了!打击各家门阀都只是顺带了而已。若能再依法培育出十五石的稻种......自夸一句功盖始皇德压汉武,谁敢不服!

    父皇,您看好了!朕会做得比您能想到的更好!大兄,你也看好了!朕绝对比你更适合做皇帝!天下所有非议朕得位不正的酸儒腐朽们,你们都瞧好了!朕,才是真命天子!朕会用一桩桩功绩,砸死你们!砸掉你们满嘴的牙,再不能非议朕半个字!

    斑斑青史,朕为千古一帝谁敢言半个不字!

    李世民心头火热,仿佛有一块通红的火炭捂在了胸口,灼得火辣辣地烧心疼。但疼得是那么地痛快!

    眼前有大利,以后有更大利!钱!声望!功德!都有!

    陈三浪是个福星!

    这来历莫名的小道若是用好了,如勾践得范蠡刘邦得韩信一般的功效!虽有乱谶事,但如今看来未必就是坏事~~也许朕就是他口中的‘魔神殿下’呢?再过几日大理寺就要人满为患了,陈三浪便不适合再押在那了,该如何处置才妥当呢?如今宝寿等着他弄甚酸液提纯,言那二酸一碱乃是化学道的根基,他二人为炼制酸碱已经费了两年功夫了....莫不如干脆放了他,一切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道法自然.....既然不能对他动粗,那便放了!

    无为既是有为!

    偌大的太极殿里,只有天下至尊一人在暗暗地压抑自己的兴奋,无人知晓风从何处起日自几时出。

    六月的长安突然变得有些.....不同以往。

    每年三月的常科四月的开榜五月的庆贺六月的离别都是循环往复的,六月该是灞桥折柳送亲朋、城外十里别挚友的时节,这本该是一个忧伤而又温情的时节。

    只是今年因为一个纸带十三折的实验,让许多该回的该走的多留了半月的功夫,显得今年的六月甚是欢快。若仅仅到此也只当是看了场大戏过了个大节罢了,谁曾想这大戏后头还有压轴戏码,却实在是太叫人拍腿了,就算把腿拍得青了肿了,都依然叫人忍不住去猜想一番碎嘴几句。

    朱雀大街朱雀门,血衣女子血书冤~

    那女子当然不是身穿血衣的女鬼,只是架不住好事的书生实在太多,总会有那一二个瞧热闹不嫌事大的会编排个耸人听闻的情节出来。一两句打油诗也不知从何处便被传扬开来,偏偏让人一听便忍不住会想去打问清楚,待得听了个大概便会赶紧告知家人亲朋邻里街坊。

    如此,短短三两天便传遍了长安城,成了百姓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说,事情更是被传得越来越夸张。

    喊冤的女子由一身白衣变成被虐打得成了血衣,丝丝缕缕;家财被抵了赌债后,家里一个个又被逼卖身抵债,赌坊东主当着丈夫、父亲的面强要了家里的女子;最后女人们被卖入青楼与那男人同一个楼不算,每每还有恶毒的恩客会让男人亲自送到女人房里并守在门前;老鸨龟公更是拿这事当做噱头宣扬,只为挣钱!........

    这还不算,也不知是刑部的还是大理寺的抑或可能就是长安万年两县的某个公人,把以往的一些类似的事在酒后给捅了出来.......

    每件事都是一个字---‘惨’,叫人听了心里也只剩了一个字---‘恨’!

    原来青楼赌坊做下了这许多的恶事,人神共愤!短短几日,长安城里到处都在议论这些事,百姓心头似乎压了一股子邪火没处出。

    长安人爱瞧热闹爱凑热闹,更爱抱不平!

    听说这事与这家青楼赌坊有关联、那事是那家妓寨赌档做下的,就会血性汉子大吼一声:‘直娘贼!老子忍不住了,砸了他家去!哪个愿与我同行?!’。

    赳赳老秦血未冷,一有人起头便有人应和!往往三五人一伙七八人一队拿了耙锄提了木棒便要去打仗。导致长安这些日子里,各级衙门的衙役忙得后脚踢了前脚跟都不敢摔跤跌倒,到处飞奔过去灭火。

    好在总有识得大义的书生,在事情要闹大时会出头帮着游说那些莽撞汉子,说这些事该去衙门请愿,请官府出面惩治恶人,而不该动用私刑,不然不但帮不了人还会把自己陷进去。并表示愿意尽一尽读书人的本分、扬一扬儒家的正气,许诺带着大家去衙门请愿!

    一个读书人如此表态了,其他的读书人怎肯落在人后,纷纷效仿。不为名,只为人间正道!

    及到七月初七,前后居然有了二十六位书生拢合了大大小小的‘势力’,并商议了要在七月十五望朝那天去朱雀门请愿!

    一时间长安百姓无不为这二十六位书生的大义拍手道好,但凡知道这事的都愿意在那天去朱雀门前站上一站。谁知道哪天这人间惨事会不会发生在自个儿身上?那时若是也有人愿意搭把手,自家是不是也有沉冤得雪的机会?

    一时间二十六位书生风头无二,稳稳地压过了今科的中榜士子,被长安人尊称为‘长安二十六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