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是怎么炼成的之赵匡胤传奇 » 第十七章:后蜀末代“好”皇帝

第十七章:后蜀末代“好”皇帝

    赵匡胤趁着湖南节度使求援的时机,一次灭掉了荆南湖南两个割据政权,在南唐和后蜀之间撕开一个口子,切断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只能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后蜀被群山环抱、易守难攻,而且物产丰富、繁华安逸,秦灭巴蜀时就号称“天府之国”,后蜀的都城成都自古就有锦城之称。后蜀皇帝孟昶在很多史书上记载是一个大昏君,赵匡胤是怎么评价和对待孟昶的?

    为了区分五代十国前期王建组建的前蜀,我们把五代十国后期孟知祥建立的巴蜀称为后蜀,后蜀的地盘比前蜀要小,最鼎盛时期由现在的四川大部分、甘肃东南部、陕西西南部、湖北西部组成。

    在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孟知祥被封为蜀王。第二年孟知祥在成都建国称帝,孟知祥称帝之后当年就病故,孟知祥第三个儿子孟昶继位,其实孟昶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境内很少发生战争,是五代时期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给巴蜀带来了三十多年的安宁与和平。

    在孟知祥建立后蜀政权之前,后唐庄宗、明宗皇帝都觉得老孟是个好同志,打仗非常勇敢,后唐庄宗皇帝把自己的亲侄女许给了孟知祥,让他摇身一变成了皇亲国戚。当然了,这就是孟志祥后来能在后蜀成为割据政权的一个重要原因。好运降临在老孟头上还有职务上的变化,后唐庄宗提拔他担任了一个重要职务:中门使。这个职务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天天在皇帝身边。虽然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伴君如伴虎,但有时候不一样,历史上的赵高跟着秦二世胡亥,就把秦二世玩弄于股掌之中,还上演过“指鹿为马”的一幕,最后玩腻了就把秦二世给杀了。

    孟知祥知道自己不是个玩家,待在皇帝身边,早晚皇帝会变老虎之后把自己吃了,他想跑路,但是唐庄宗不答应孟知祥撂挑子,说:“你要撂挑子也行,给我推荐一个能干过来顶岗。”这一下子孟知祥犯了难,他考虑再三就推荐了自己的一个朋友郭崇韬。郭崇韬非常能干,到岗之后迅速得到唐庄宗的信任。

    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唐庄宗任命郭崇韬为招讨使,随同魏王李继岌一同去平定前蜀叛乱,郭崇韬临行前,向后唐庄宗推荐孟知祥作为平蜀后镇守西川的最佳人选。战斗力逆天的郭崇韬很快就平定了前蜀叛乱,后唐庄宗履行承诺任命孟知祥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孟知祥接到任命后,赶往洛阳陛辞。后唐庄宗李存勖设盛宴款待,酒足饭饱之后对孟知祥说:“听说郭崇韬有异心,你到成都后,直接给我杀了。”孟知祥听了冷汗遍体,说:“郭崇韬是国家有功之臣,不应该杀他。能不能等我到成都后观察一下,如果他没有异心就把他送回京城处置吧。”在孟知祥刚刚抵达成都的时候,一代名将郭崇韬已经被宦官冤杀。

    孟知祥做了西川节度使之后,在巴蜀干的兢兢业业有声有色,是个非常称职的封疆大帝。但是唐明宗去世以后,后唐的王室矛盾重重争权夺利互相欺诈,在这种情况下孟知祥断然在蜀地称帝,再一次在巴蜀建立新的割据政权。

    孟知祥优待各级官员,他的属下铁了心跟他。同时特别爱护百姓,还赦免了很多老百姓欠下的税赋。老百姓非常拥护他而且致富有方,把蜀地治理的井井有条。他还是很有能力的一个开国皇帝,特别遗憾的是:在位半年他就去世了。十六岁的老三孟昶继承了父亲的皇位。

    孟昶是一位在历史上特别有争议的一位皇帝,目前在历史上给学术界有两种看法。大多数文献说孟昌是个昏君,当然了这个看法是赵匡胤非常喜欢的观点,能够为大宋出兵巴蜀提供了正当的理由。

    实际上十六岁的孟昶从他父亲接过了皇位以后过得并不太平,主要是他父亲手下的一些老臣不服他,他很难驾驭这些老臣,这里边有三个人很厉害,一个是大将军李仁罕,一个是御林军首领张业(李仁罕是张业的舅舅),还有一位节度使李肇。

    李仁罕是这三个人中的刺儿头,用素有不臣之心都不为过。李仁罕、他的外甥张业请还没有去世的孟知祥喝酒,喝酒的时间定在二月初一。在军队中部将请他的领导吃饭喝酒是一件很正常、很轻松的事。有个禆将过来报信说李仁罕会在吃饭的时候干掉老孟!孟知祥火急火燎展开调查,结果什么证据都没有查到。到了二月初一孟知祥干脆连一个卫兵都没有带,一个人单刀赴宴,孟知祥的气势吓得李仁罕没敢动手。

    在孟知祥病危的当晚,传李仁罕进宫的枢密使王处回看见李仁罕家里面灯火通明,而且随从们全副武装做好准备。王处回知道大事不妙,就没有敢把皇帝孟知祥已经驾崩的消息告诉李仁罕,他赶快回到宫中把太子孟昶叫过来,飞快地在老皇帝的灵柩前举行了登基仪式。

    老皇帝孟知祥驾崩之后,李仁罕越来越专横跋扈,十六岁的孟昶内心极度不爽,一边秘密收集证据,一边趁李仁罕放松警惕的时候宣进宫里,让武士把李仁罕当场逮捕并处死,杀的非常果断、利索,可以看出来孟昶的手段还是很高明的,为了防止他的外甥张业反扑,立即加封他的外甥为宰相,孟昶这一招杀一儆百让张业的内心非常震撼。

    昭武节度使李肇觉得他是跟着孟知祥打天下的人,根本就没有把那个十六岁的孟昶放在眼里,新皇帝继位的时候李肇在进京朝贺的路上走走停停,一会儿游山玩水、一会儿访亲探友。好不容易上到朝堂,还说自己腿上有病,杵着拐杖不下拜。孟昶也不说话,让人端上李仁罕的首级。老爷子李肇吓的魂飞魄散,就像马上补了钙一样,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拐杖一扔飞奔上前就给皇帝孟昶下拜。不过钙补得太晚了,孟昶罢了他的官,流放到邛州。

    孟昶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通过一杀一罢的手段让所有老臣刮目相看。在快速巩固政权之后,孟昶组织老百姓发展农桑纺织事业,刻石经,兴学校。在其统治期间,四川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在五代十国处于非常领先的地位。

    张业担任宰相期间,对后蜀百姓横征暴敛,百姓对他非常痛恨。孟昶在三十一岁的时候用杀李仁罕的方法除掉了张业。杀了张业之后,另一位居功自傲的王处回吓坏了,主动请求办理内退手续,孟昶对王处回手下留情,罢了他的官让他回家养老。

    大家看到这里,还认为孟昶是个昏君吗?至少从前15年巩固政权的这些措施来看,他还是很有手腕的一个政治家。

    其实孟昶在治理国家上也有两把刷子。他创办了“官箴”,通过明文规定来告诉官员们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什么是光荣的、做什么是可耻的。还亲笔写了二十四句“官箴”,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戒石铭”就做了详细记录,宋太宗摘了十六个字刻在石头上勉励全国的官员:“尔俸尔䘵,民膏民脂,下民易压,上天难欺”,他告诉各地的官员,你们的俸禄从老百姓那么来,但是老百姓是弱势群体,很容易欺压,但是别忘了上天难欺,就是你欺负了老百姓,一定会遭老天的报应。我们从这十六个字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他对老百姓是非常爱护的,一个爱护老百姓的皇帝可能是一个昏君吗?

    另外,孟昶通过设置“匦函”接收臣民的书信通达下情。这个“匦函”实际上就是为了防止自己受到官员蒙蔽而设置的举报箱,只要老百姓有什么不满意的也可以写成文件投到这个里面,然后自己定期打开看,通过这个方式给官员和百姓一个举报、表达诉求的一个渠道。

    在孟昶的一系列措施下,巴蜀被治理的繁荣昌盛,老百姓非常富有,我们通过当时记载的物价可以看到,在孟昶的治理下三文钱可以买一斗米,比最富庶的贞观之治时期还低一两文。当时后蜀国家的财力也非常雄厚,灭蜀以后,赵匡胤用成都宫殿里的木头造了二百多艘战船,这些战船装了后蜀宫殿里的金银珠宝,北宋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运完!

    孟昶投降大宋以后,赵匡胤要他到京城开封来住,孟昶走的时候老百姓是自发跑到江边为他们的后蜀皇帝送行,沿途老百姓不断的聚集哭着送行。从老百姓的表现来看,孟昶不应当是个坏皇帝,真要是坏皇帝要走老百姓应当放炮欢送。

    赵匡胤要统一各地的割据政权,不论老百姓有多喜欢孟昶,也必须被消灭掉,这是历史发展的过程,没有谁能阻止,富庶的巴蜀为赵匡胤的大宋王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在平定各地叛乱中立下汗马功劳,那么财力这么雄厚的巴蜀之地到底是怎么平定的呢?我们下回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