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青默于兰 » 第四十二章:砍木头好累

第四十二章:砍木头好累

    保罗沃克是在13年年末去世的,家父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忠实粉丝,14年年初便知道了这个消息,说真讽刺,竟然是出车祸去世的。

    绝大多数人第一印象都以为是15年去世的,因为速度与激情7赶上了15年毕业季,看过的没看过的,老粉还是新粉,都学会了两句话,其中一句是seeyouagain

    可惜那会儿我一句都不知道,高中毕业后我异常缺钱,当然毕业之前和毕业之后也缺,一直是喂不饱,对一切都充满着世俗欲望的状态。

    那会儿我异常缺钱,想去上海转转,看看《小时代》里的纸醉金迷,也想顺路买一只蒙奇奇,那会儿我以为这种叫蒙奇奇的玩偶只有上海才有的卖,只有去上海才能出人头地。

    因为异常缺钱,所以还未满18岁的我去餐馆做服务生,那时的辉哥和孙毓鸿已经相恋了半年之久,也不知道他们是否一起看了速度与激情7。

    大多数人的那个暑假都会很难忘,我的暑假却很枯燥,枯燥到我记不清什么。一转眼就到了大学第一次班会,无非是介绍一下自己,多交些班费,以及竞选各种班干部。

    介绍一下自己是为了让未来4年里彼此不那么陌生,多交些班费是因为以后再想集资做活动就很困难了,可以说这两件事儿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了让因为高考分数走到一起的一群人看起来融洽些,志同道合些,即使未来不能彼此互称一声“同志”,论关系也可以大大方方地叫声同学,可后者也很奢侈。

    我的理解是,彼此介绍环节并未做到极致,就是走个过场,测试一下彼此的性格,挑出外向活泼的选做班干部,仿佛内向与不善言辞没法活了一样。

    草草急促地进行完很诗情画意、很有理想、真正能拉进彼此之间距离的互相介绍这项伟大事业后,没有任何缓冲直接进行到一人交400块班费的环节。就像一对情侣刚拉手,男方就将另一只手直接从领子后伸了进去,秀了一招“单手秒解”的操作,没有任何类似于十指相扣,摇头拥吻的过渡,属于天赋异禀一步到位了,比喜剧之王里柳飘飘的前任还天赋异禀。

    所以我一直觉得,互相介绍和征集班费促成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本质和初心却是彼此矛盾的。互相介绍是为了彼此能成为同志,成为志同道合的人,至少在大家只有17、8岁的年纪是这样的,属于理想主义。

    而多征集班费是为了未雨绸缪,为未来彼此不是同志却也可以因为一笔钱而看起来没那么难看。所以我说第一件事并未做到极致就已经想好了后路,就像士兵突击里的成才还没咋地呢,就联系好红三连当班副,属于现实主义。

    由此得出一个道理,当理想照进现实,现实必赢!

    班会结束后回到寝室,开始了杂七杂八的讨论。

    “这个刘毓讲话挺有气场!”

    “嗯,我也觉得,就是这名起的不好,她不说,我还以为叫刘敏呢!”

    “我也以为叫刘敏……”

    “哈哈……春林!你认识毓字不?”

    “啊?”我望向未来要朝夕相处4年的3个室友,考量着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好像回答“认识”显得不合群,回答“不认识”又属于违背初心,向大环境低头,被体制化了。回答口头禅“也许吧”又显得太装了,情急之下只好挤出一句“应该认识吧”应付了事。

    “我一猜你也不认识,哈哈,挺好!咱四个都是文盲!哈哈!挺好!”王德凯自顾自地说着,嘴里泯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我想反驳一下,心思却不在这上边儿,心里默默回了一句,我就是认识。

    那场班会团支书的结果是一个叫刘毓的姑娘最终夺魁,因为她自我介绍时中气十足地讲出了一句“wearefamily!”

    因为这句话,看过速度与激情的找到了同志,没看过的也被这句话折服。

    这些都是我后来才明白过来的,因为两年后我才开始因为速度与激情8上映开始补这个系列,也是后来才明白为什么一群没看过什么电影儿的人那会儿都看过速度与激情7,后来毕业季的千与千寻才解答了我的疑惑。

    所以“wearefamily!”注定像“不抛弃!不放弃!”一样,只能成为一句口号,而结局也早有预示。

    seeyouagain

    辗转腾挪之后,我们终于到了那家能喝东西的地儿,前台和灯光布置得像夜店一样,可惜前台并非粉红女郎或皮裤女郎,只是一个穿着比自己身体大上一半的半袖t恤、却依然掩盖不住自己的啤酒肚的中年大叔,长着一张圆滚滚的娃娃脸,颇有甜心大叔的感觉,我望着那大叔的穿着打扮,才相信这是一家奶茶店而非夜店。

    价格很亲民,我要了一份特色奶昔,希林点了份冰糕,出的速度很迅速,冰糕还好,放冰柜里冻着谁要吃挖出来就成,像电影院里的哈根达斯或者自助美食店的廉价冰糕都是装在冰柜的大桶里,虽然他手中的那份像是拿盘子接的冰淇淋。

    我姥姥家里也有一个冰柜,冰柜里也有一大桶像冰糕似的固体,我也以为那是一大桶冰糕,因为我姥爷酷爱吃雪糕,后来我姥姥告诉我,那是一桶荤油,我小时候也以为是冰糕,偷吃过一次难吃哭了。

    奇怪的是我的奶昔出的也很快,它的容器很有意思,是一个灯泡的形状,我甚至认为它真的是一个灯泡,杯身是透明状,杯口的部位是铁,螺旋纹状,每次喝的时候总有股金属的酸味儿,或许特色指的就是这个,可能会有一丝丝补铁的功效,可惜牛奶会阻断铁的吸收。

    因为奶昔同样出的很快,所以我有理由怀疑冰柜里应该有很多这种杯子装的奶昔,像展示柜一样摆满,谁要喝拿出来就行了,丝毫没有现场制作的痕迹。

    我们坐定后浅尝了一口,喝完第一口就不想再喝了,因为那股金属的酸味儿让人很焦虑,为了缓解这份焦虑,我向服务员要了根勺子,准备与希林共享那份冰糕。

    希林也同样盯着我,并没有想吃的欲望。

    “咋地?不好喝啊?”

    “怕你吃不了,帮你分担下。”

    “你要是想吃就再点一份呗!”

    “那不行,烤肉花你钱,咋地都成,这顿点名让我请,节俭些。”

    “你咋这么抠门儿啊!我记着你之前不这样啊!”

    “诶呦!那你可能对我有误解,你是太不了解你林少爷勤俭持家!艰苦奋斗!根红苗正的优秀品格了!”

    “你在兰州也这样么?”

    “你……在南昌,或者深圳,是不是经常与别人一起吃饭?”

    “上学的时候大多数吃食堂,也去外边吃,不过不频繁,深圳那会儿上班了,自己赚钱,虽然不多,也跟同事或者以前大学同学吃的多些。”

    “还有高中同学。”

    “嗯?”

    “谷芊芊。”

    “嗯呢,吃过几次。”

    “你俩吃饭谁花钱啊?”

    “你去肯德基泡师大政法妹子谁花钱?”

    “我只给我自己花钱,或者让别人给我花钱,所以你得珍惜这份冰糕,这是我人生中数的过来的请客。”

    “我跟她其实就吃过两顿,我先去的深圳,算半个东道主,所以我请她吃饭,之后她请我喝奶茶,然后一起逛深圳湾,再之后没过几天她又找我吃饭,她请客,完了再就没咋联系。”

    “挺好,含泪赚一杯奶茶。”

    “嗯,我和她本来也不熟,高中以前不认识,高中没接触,大学没联系,这件事的性质是还我一顿饭也好还是别的也好,我觉得还好,没别的想法。”

    “是,我去趟深圳你莹莹姐都不一定认识我,更别说请我吃饭了。”

    “我再回去也不能请我……”

    “再说高中以前,你不认识谷芊芊,她可认得你,我听她说初中那会儿她妈常提起你,说你学习好!”

    “拉倒吧!那会儿我在四中她在二中,基本上八竿子打不着,咋能认得我?”

    “诶呀!希林兄当年出名啊!小学就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了!她们娘俩知道不奇怪。”

    “可能吧。”

    “你刚不是说你大学偶尔一起聚餐么,我这四年几乎没怎么和别人一起吃过饭,就放假和你们一起吃饭,还不用花钱,所以,我抠门些挺正常的。”

    “兰州这么冷漠么?”

    “也不是,说不好,不说了,吃啊!我都快吃完了你还不吃!”

    “内个……你火儿借我用用,刚你才教会,还想来一根……”

    ……